三年级上《蒲公英》教案

发布 2020-05-24 17:31:28 阅读 8285

三年级上《蒲公英》教案。

教材分析:本篇课文是篇童话,文章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蒲公英的种子生根发芽的故事,其中两颗种子不听太阳公公的劝告,执意要落到沙漠和湖面,导致了干死和淹死的结果,教育学生要听别人的劝告,不要一意孤行,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文章对话多,语言富有个性,适合小学生分角色朗读和表演。

设计理念:1、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自学方法,引导自学。2、以读为主,在读中识字词,感知课文,细悟道理。

3、抓住心理,采用分角表演、读、录音**、故事会等策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欲望。

教学目标:1、认识一类、二类生字,会用生字组词,会用“嘱咐”说一句话,会写“绒、球……”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3、让学生明白:做事不要一意孤行,要听从别人的劝告,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符合实际。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明白做任何事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符合实际。教学准备:

第1页/共4页。

多**课件,生字卡片等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初读感知课文,理清脉络。2、认识生字词。一、谈话导入认识蒲公英。

1、(**歌曲《蒲公英》,幻灯演示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师:认识它吗?(生认,师板书:蒲公英,提示:pú,不能写成“莆”)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词。

1、师配乐范读课文,你都听懂了什么?(生交流)2、生自读,明要求。(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挑出生字词,将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3)蒲公英的种子都到哪些地方去旅行?结果分别怎样?3、检查自读效果。(1)认识生字词a、出示生字词。

róngqiújiàngzhǔfubiǎomò绒球降落伞嘱咐表面沙漠。

第2页/共4页。

huònífùwēngpōjìng迷惑泥土富翁湖泊竞相开放nícànqiáoyǒulín

泥巴金灿灿瞧黑黝黝波光粼粼。

b、指名认读、重点提示:“翁”不能读成“wōng”,“竞”是后鼻音,“泊”是多音字,会组词,“嘱咐”的“咐”在词中读轻声。

c、认生字(不带拼音)(2)检查读课文指名读、正音、评议(3)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a、风儿一吹,蒲公英的种子要去旅行了?你是从课文哪个自然段知道的?(第一自然段)指导学,表演读。

b、蒲公英的种子都到哪些地方去旅行了?(板书:沙漠,湖泊,泥土,)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旅行的过程?

c、结果如何?(板书:干死、淹死、茁壮成长),指导读第四自然段,理解:茁壮成长、竞相开放)

4、读文质疑(机动)三、总结拓展激发**期待。

1、如果你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你想落到哪儿?为什么?板书:8、蒲公英沙漠干死。

第3页/共4页。

湖泊淹死泥土茁壮成长作业:

一、看拼音写词语。

róngqiújiàngluòsǎnzhǔfumíhu

fùjìngxiāngkāifàngnítǔqīnqiè( 翁( )二、读课文填空。

第二年的春天,落在里的蒲公英种子早已;落在。

里的种子早已;只有落在里的种子起来,他们在金灿灿的阳光下,把大地装点得更加美丽。

第4页/共4页。

小学语文 《蒲公英》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

蒲公英。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则童话故事,通过蒲公英种子选择不同环境生长的故事,告诫孩子们要学会听从长辈的忠告,不能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语。2.有感情地读好人物对话,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3.学会抓住重点词语复述课文。4.通过对课文的学习,理解不要被表象所迷惑,学会抵制 教学重...

三年级语文教案 蒲公英教案

蒲公英教案。三年级语文教案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 上册 第三单元第8课 蒲公英 作者及工作单位。王丽萍 省 市 区 县 畅好学校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作者借用蒲公英这一不起眼的植物,采用拟人手法,介绍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蒲公英小种子,由于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它们的命运各...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蒲公英》教学设计

蒲公英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使学生能较深刻地理解太阳公公的话,明白不仅要尊重长辈,听从有经验的人的教导,还要在生活中学会善于选择合适自己的处所。2 学会用 嘱咐 造句。3 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说话,进一步内化自己所学的词句。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说话。教学准备。自制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