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备课

发布 2020-05-23 19:27:28 阅读 1434

1.我们的民族小学。

教材分析。第一组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本篇课文是一篇抒情散文,描写了西南边陲的一所民族小学。

希望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学校生活的美好,并感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

学习目标。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团结友爱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策略。教学时按课文的叙述顺序进行,将作者所抒发的自豪与赞美之情作为线索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词语卡片。

2.学生预习课文。

第一课时。课时任务。

1.分段读议,理解课文。

2.进**感教育。

教学过程。一、导入。

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我们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四、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朗读第。

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3.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

五、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板书设计。1. 我们的民族小学。

上学 上课学习美丽。

下课活动自豪赞美。

难以忘怀。第二课时。

课时任务。1.诵读课文,加深理解感悟。

2.学习生字词。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继续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二、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三、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四、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示范。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五、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教后札记。2.金色的草地。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语言平实,内容也比较简单。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目标。1.理解词语和句子,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2.结合课文理解,学习四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教学难点。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提前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学会生字词。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读题质疑。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外国文学《金色的草地》,齐读。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或想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自己的想法和疑问自由读一读课文。(读之前让学生相互提提初读课文的要求。)

2.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易读错的字词或自己进行指导。

3.再读一读课文,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或是你想说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了解蒲公英:出示蒲公英的花和种子图,说说你看到过哪种蒲公英,谈谈自己的认识,教师补充,在认识蒲公英种子时相机学习生字“绒”。)

三) 学习字词。

1.会认2个生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盛开、一本正经、使劲、假装、这些、引人注目等词语。

2.注意多音字如:假、朝;“耍“的上面是“西”,并注意和“要”分开。

3、合作学习想办法记住生字。

板书设计。金色的草地。

玩耍细心观察发现秘密。

第二课时。教学任务:

仔细研读课文,进一步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一)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研读课文,体会情感。

第一自然段。

1.为什么草地会是金黄色的?

1)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2)看满地盛开蒲公英花的图理解草地是金黄色的,结合感受读一读句子。

第二自然段。

1.同桌齐读,感受文中的哥弟俩是怎么玩的。

2.指名两位学生上台像他们这样玩一玩,一名学生上台帮忙读一读文本。想象蒲公英四处飘散的样子。

3.师生评一评,相机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几个词语。

4.再指导读第二自然段,请两位学生上台演一演,一生帮忙读。

5.一起来玩一玩,体会玩蒲公英带来的乐趣。

6.一起在读一读本段最后一句,理解“引人注目”一词。

第三自然段。

1.指名一生朗读,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自由说。

2.出示填空题:

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

早晨,花朵---是---草地是。

中午,花朵---是---草地是。

傍晚,花朵是---草地是。

1)同桌互相说一说。

2)指名说一说,加上动作说一说,不看提示说一说。

3.齐读本段。

第四自然段。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又发现了什么或新的想法?

理解最后一句话,为什么一起起床,一起睡觉?)

四)小结:学了这篇课文,你能说说你理解的这是一片怎样的草地啊?

五)机动:摘抄好句子。

教后反思 3.爬天都峰。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在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我们”相互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登上了天都峰。

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课文中的许多儿童语言,内涵丰富,细细咀嚼,令人回味。课文运用了大量对话,反映了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须细细品味。

课文最后以爸爸的话结尾,发人深思。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却能相互鼓励,相互学习。这就是“真有意思”的“意思”。

这句话也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会认6个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的问题。

4.教育学生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他们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重点: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读懂爸爸说的“你们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这句话。

教学策略:1.通过**展示,让学生对天都峰有感官印象,扫除障碍。

2.鼓励学生利用字典和已有知识自学字词。

3.让学生利用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教学准备:1.字典、练习本、生字卡片、绳子、**。

2.教师、学生分别搜集关于天都峰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会认6个字。

2.理解课文中的难懂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生交流有关天都峰的所查找资料。

(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大约有1.5公里长。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背。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出示天都峰**给学生看。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3.检查自学情况。

(1)用生字卡片检查读音:陡、攀、辫、决、勇。

(2)字形难点:颤:左右结构。第十三笔是“—”

学生在练习本上学写生字。

(3)理解词语:(学生使用字典理解词语意思,然后教师帮助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具体意思。)

三年级语文备课

课题1 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时安排。2课时。1 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字。学习目标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体会课文中各民族相互团结的情感。3 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重点难点体会课文中自豪和赞美之情,体会文中各民族相互团结的情感。基本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三年级语文备课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品读课文,想象画面,感受老屋善良仁爱同情的美好品质。2 边读边 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明白 要有依据,懂得一些基本的 方法。教学过程 一 质疑课题,猜测内容。这是一座什么样的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二 整体感知,释疑。带着问题读课...

三年级语文备课 2

1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会认 坝 汉 等生字,会写 晨 绒 等生字。2.过程与方法。正确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情感与价值。了解小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感和对学习生活的喜爱 赞美之情,感受各民族的大团结。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