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发布 2020-03-24 22:51:28 阅读 1076

第二单元目标要求。

1、认识本组生字,会写26个生字。

2、读写“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住宅、隐蔽、隐藏、选择、住址、洞穴、柔弱、搜索、倾斜、平坦、扒土、宽敞、引人注意、毫不可惜、随遇而安”等词语。(要求准确听写)

3、能正确读出“豚、浑、空、蛟、钳、蟋、蟀”等字在课文中的读音。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题西林壁》、《游山西村》、《爬山虎的脚》和《语文园地二》中的“日积月累”的内容。

5、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6、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生活习惯并且在学习生活中得以实践。

7、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并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8、通过学习课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9、基本了解“细心观察”的重要性。尝试“留心观察身边的某一事物”,并用生动地写作方式表达出来。

5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莫、腊、浑、疑”等生字,并学会组词。

2)读懂诗句意思,体会作者诗中的哲理。

3)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体会诗人的心境。

4)背诵古诗,并学会默写。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拼读、练习、口头组词等达到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的目的。

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背诵古诗的目的。

3)通过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音韵美。

4)通过各种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教育学生理解诗中包含的哲理,有所启发,体会作者细心观察,用心思考的观察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有感情地诵读诗词,并理解每句诗词的意思。

2、体会作者在诗词中表达的人生哲理。

难点:体会作者在诗词中表达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感悟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设疑引入。

同学们,你们了解苏轼么?(让学生举手回答)

总结: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并且擅长行书课楷书,东坡肉的创始人)知道苏轼写了哪些有名诗词么?(《石钟山记》《范增论》《记承天寺夜游记》等)这些都是我们不如初中后要学习的文章,可能大家现在都比较生疏。

但是我们一定知道这样一个成语“河东狮吼”。这个词语就是出自于苏轼,用来表达说话的人的声调很高,而现今则被用来形容说话者的粗鲁和野蛮。而今天我们要学习苏轼的另一名篇《题西林壁》。

(板书:《题西林壁》)

二、初读古诗,检查预习情况。

1、让学生朗读古诗词,勾画出理解困难的诗句。

2、对“题”“缘”两字进行解释和讲解。

4、 老师范读。(有感情地朗读)

三、感悟古诗。

1、出示小组自学要求分组合作学习,在组内各自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理解诗句时,既要借助注释,又要联系上下文,既要联系课文插图, 又要补充诗中没有的一些词句,才能正确理解诗句意思,这是理解诗句的一般方法,让学生明确方法后各自试着理解诗句大意,然后与组内同学互相**。

2、全班交流在全班交流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拔,启发,小结等,并与朗读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情感。

3、品读悟意境 (1)启发谈话悟意境:作者浏览了庐山,不只是看,而是细心观察庐山的特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用心思考,为什么同样是庐山,却有不同的面目呢?

经过思考,作者发现其中的奥秘: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写了庐山的千姿百态,身处山中也难以看清它的真实面目,你从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板书: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4、品读诗名,读书读意

四、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

1、教育学生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确认识这个事物。

2、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诵读诗词并默写下来。

3、对一些笔画较为复杂的字,比如“题”“壁”“缘”要提醒一下笔画顺序。

板书设计】横看——成岭。

写景侧看——成峰变幻莫测。

远近高低——不同。

题西林壁。不识——真面目。

明理寄意深远。

只缘——此山中。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

一、设疑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北宋的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大家还记得么?能不能背一背给老师听?(让学生齐声诵读一遍,并且让学生默写出来)今天我们就会又认识一位南宋的著名诗人陆游。

有谁能帮老师介绍一下陆游?(南宋的著名诗人,因陆游生性豪放,**不羁自称为“放翁”,著名诗篇有《关山月》《十一月风雨大作》《游山西村》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陆游的这一佳作《游山西村》。(板书《游山西村》)

二、 初读古诗、检查预习情况。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注意平翘舌,读到生字的地方多读几遍,要读准字音。

2、纠正字音,老师范读。(第一遍读正确,第二遍带有感**彩,让学生来评价)

3、全班齐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美。

三、感悟古诗。

1、在朗读过程中,勾画出很难理解的词句。

2、出示小组自学要求分组合作学习,在组内各自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理解诗句时,既要借助注释,又要联系上下文,既要联系课文插图, 又要补充诗中没有的一些词句,才能正确理解诗句意思,这是理解诗句的一般方法,让学生明确方法后各自试着理解诗句大意,然后与组内同学互相**。

3、全班交流。在全班交流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启发,小结等,并与朗读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情感。

4、提出你觉得作者写得好的句子?并说出原因。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板书,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四、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

通过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描绘了山水复杂纡曲的美丽风光,表现了游者的惊喜和豪兴)。这两句写的是眼前景,述的是真实感受。重重叠叠的山岭,弯弯曲曲的流水,远远望去好象前面已经无路可通了,可是,走到近前,在垂柳掩映、山花烂漫的地方,突然又出现了一带村庄。

悟出人生哲理。(形容陷入困境,而突然出现一个开阔、明朗、优美的崭新天地,绝处逢生的情境)鼓励学生面对困难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乐观的态度。

板书设计】叙事——盛情待客。

游山西村写景——景色迷人。

明理——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教学反思】6爬山虎的脚。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会认和写本课“虎、占、铺”等11个字,并掌握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3)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拼读、练习、口头组词等达到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的目的。

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背诵课文的目的。

3)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4)通过各种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教育学生感受作者对大自然无限热爱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难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启发**交流。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见过爬山虎吗?知道为什么把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吗?(会爬墙)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爬山虎的脚。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课文。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爬山虎的脚,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2.检查预习。

(1)字词正音:

投影出示生字让学生认读,“漾”(yàng)“柄”(bǐng)是后鼻音,要注意读准确,“隙”(xì)不要读成(xī);拂(fú)不要读成(fó)。

(2)识别字型。

(3)联系上文理解“舒服”、“均匀”的意思并造句。

3.默读课文,并用铅笔圈划出描写爬山虎脚的特点的句子。

三、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分小组讨论分段。

提示:生长的地方。

爬山虎叶子。

脚。2.检查讨论结果并说出各段段意。

四、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这段主要讲什么?

2.小组讨论:

(1)这一段可以看出爬山虎在生长中具有哪些特点?

明确:会爬墙、占一大片地方。

(2)你是通过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五、讲读第二段。

1.出示绘有爬山虎叶子的挂图,指名读第二段。

2.思考:爬山虎的叶子是什么样儿的?长大了的叶子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知道的?

3.齐读第二段,体会“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4.指导朗读第二段。

六、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6 爬山虎的脚。

颜色。叶子排列。

动态。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1.爬山虎的叶子是什么样儿的?

2.出示学习要求:爬山虎的脚又是什么样的呢?

二、感悟爬山虎的脚。

**课件让学生观察,指导从脚的样子,形状,色三个方面去观察。

1.交流观察的结果。(只要学生认真观察,这个结果是很容易就能得到的,因为实物具有很强的直观性)

2.书上又是怎样描写它的脚的呢?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划出有关的句子。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3.自己读这些句子,读懂了用笔画一画爬山虎的脚。(教师巡视指导,并选择一份画得较好的用实物展示台展示出来)

4.爬山虎的脚如此细小,而且还藏在叶子的下面,为什么作者还是描写得如此细致呢?

因为作者对爬山虎的脚进行了十分仔细的观察)哪个词说明了作者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呢?(注意)教给学生平常也要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三、了解爬山虎是怎样一步一步向上爬的。

爬山虎既然有脚,那它一定有自己独特的爬的本领,那它究竟是怎样爬的呢?

1.分小组学习4自然段,自学要求为:

找出爬山虎向上爬的句子来;

找出表示向上爬的动作的词;

在小组里演示一下它是怎样向上爬的。

2.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爬山虎向上爬的句子: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表示向上爬的动作的词:触、巴、拉、贴 (板书)

抽小组演示爬的过程,师生共同评价,纠正。(要让学生明白爬山虎并不像动物那样用**替着往上爬,而是长一只脚,巴住墙,再长出另一只脚,再巴住墙,它要不停的向上爬,就要不断的长出新脚来,所以叶圣陶爷爷说,“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教材简析 本单元围绕 观察与发现 这一主题编排了 古诗两首 爬山虎的脚 蟋蟀的住宅 和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这四篇课文。选择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语文园地二 中 口语交际 要求观察三幅图,然后交流图上所见,培养从多角度来看问题的思维方式。习作 要求学生写...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赏花教案

赏花 教学设计。教材简介。一群双目失明的残疾人,在孤独与沉默中开始了他们的旅程,但行不。多久,他们不光听到了小河哗哗的流水声,嗅到了淡淡的花香,而且,看到 了盛开着的梅林,飞舞着的蝴蝶,他们用心体会到了春光的明媚 而这一切,于售票员秀子和司机的善良与热情,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互助以及乐观的生活态度。...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二 繁忙的工地。线和角。单元备课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射线和直线,并了解直线 射线和线段之间的区别。2 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定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3 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4 进一步认识角,知道周角 平角及周角 平角 钝角 直角和锐角的大小关系,会比较角的大小。5 通过比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