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22猴子种果树

发布 2024-04-03 15:40:05 阅读 3946

22猴子种果树。

教学要求: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5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让学生体会猴子做事急于求成,没有主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重点难点:

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求: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谈话导入1、板书课题:猴子种果树。

提问: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过渡:是啊,猴子怎么会种果树,他种了哪些果树?结果会怎样?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感受乐趣。

1、请小朋友用你喜欢的读书方式,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2、给课文标上自然段的序号。3、请同桌的同学互相听听,相互检查一下,生字读音有没有错误,如果有帮他纠正一下。

4、(出示生字词)

浇水施肥哇哇叫耐心拔掉改种想喜鹊樱桃树着急谚语喳喳5、学生自由练读6、教师检查反馈(1)指名读。

2)教师纠正:施:是翘舌音,耐:是鼻音。樱:是后鼻音。(3)自由练读,小组比赛读,去掉拼音读。7、再读课文。

1)读你喜欢的自然段,要求读通顺。(2)由练读,同桌互评。

3)指名分自然段读,师生共同评价(出示)你能把这些问句读好吗?“你有这个耐心吗?”“你能等得及吗?”“你不着急吗?”8、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初步理解课文1、猴子种果树,遇到了哪些朋友?他先种(),后来种(),又改种(),最后种()。

、猴子种果树结果怎样?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种、浇、施、肥、想、拔、改、喜2、指名认读。

3、对照田字格,自己看看,想想,说说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4、全班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5、教师范写并指出注意点“浇”:右上没有点。“拔”:

右边是“友”上加一点,不是“发”。“猴”:中间没有一竖。

6、学生在书上练习描红7、在练习本上练写。六、作业。

1、练习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

精讲课文,理解课文。通过朗读课文,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猴子种果树遇到的三位朋友还记得吗?他们来了,出示动物,乌鸦怎么叫?喜鹊怎么叫?布谷怎么叫?

二、新授。1、打开书默读课文,轻声读故事,等会老师要考你们(生自由读)2、出示猴子先种(),后来种(),又改种(),最后种()

3、指名填写。

4、贴问题(为什么猴子什么也没干成?)

5、我们看看猴子是怎么种果树的?出示猴子种果树的画面,从书上找找句子,出示“猴子天天……”猴子怎么样?齐读。

6、正当梨树成活时,谁飞来了,他对猴子说了写什么?出示“猴哥,猴哥……”谁来读读。理解“梨五杏四”

7、到文中找找还有这样的话吗?这些话我们把他叫住“农谚”。指导朗读。

8、听乌鸦一说猴子想“对,……指名读,从这句话你能看出猴子有耐心吗?齐读。

9、分角色朗读。

-5是谁和谁的对话?6-7是谁和谁的对话?同桌两人分角色读读。学生自由练读。

11、指名读,齐读。

12、最后两节我们一起读,猴子为什么什么树也没有种成?你知道原因了吗?我们是他的好朋友,想一句话来劝劝他。

三、小结。四、演一演这个童话故事。

五、作业(1)比一比,再组词。

候()浇()拔()猴()晓()泼()二、用直线将可以搭配的词语连起来。

乌鸦咕咕梨树四年结果。

喜鹊哇哇杏树三年结果。

杜鹃喳喳桃树五年结果。

三、照样子,写句子。例:你有这个耐心吗?你没有这个耐心。1.你不着急吗?2.你能等得及吗?

四、请你把想对小猴说的话写下来。

二年级语文下册《22 猴子种果树》

三 大胆创新 情感交流阶段。本阶段主要以练习说话为主,通过说话练习,让学生在表演 讨论 质疑 中,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鼓励学生大胆直言,想什么就说什么。为此主要设计以下几个开放性的问题 a 你最想对谁说些什么?b 你最喜欢谁?你想告诉它什么?c 你最不喜欢谁?你想告诉她该怎么办?学生在...

小学语文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22 猴子种果树》

22.猴子种果树 说课稿。本课是一篇寓言故事,在小学语文教材里入选了不少的寓言,集中编排在。二 三 四年级的六册课本中,这些寓言无论是选自伊索寓言 克雷洛夫寓言,还是中国古代寓言,都有着 寓体的生动形象,寓意的抽象概括,手法的讽刺夸张,语言的简明准确 的共同特点。针对寓言的特点在教学策略与方法的选择...

小学语文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22 猴子种果树》

22.猴子种果树 说课稿。本课是一篇寓言故事,在小学语文教材里入选了不少的寓言,集中编排在。二 三 四年级的六册课本中,这些寓言无论是选自伊索寓言 克雷洛夫寓言,还是中国古代寓言,都有着 寓体的生动形象,寓意的抽象概括,手法的讽刺夸张,语言的简明准确 的共同特点。针对寓言的特点在教学策略与方法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