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发布 2024-03-26 13:25:04 阅读 3802

1、导语:上课之前先请同学们欣赏一位9岁的小女孩刘倩倩写的诗歌《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听后教师引入:同学们,想知道她是谁吗?

(出示诗歌最后一节)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去安徒生爷爷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去寻找答案吧!(板书书写课题:14卖火柴的小女孩,全班齐读课题)

2、安徒生的许多童话故事都有他自己生活的影子。1848年,他到国外旅行,在途中收到三张**。其中一张**画的是一个穷苦的小女孩,黄黄的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

他手里拿着很多火柴,瞪大了一双可怜的眼睛,好像在想些什么。安徒生看着看着,想起了他自己要饭的妈妈,想起了他相依为命的奶奶,还有千千万万的穷苦儿童。于是,提笔就写下了这篇《卖火柴的小女孩》。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童话故事中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朗读中体会小女孩的可怜。

),一个( )的小女孩在最后( )

时间人物地点干什么结果怎样。

教师指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3、提问:认识了课文,你了解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

4.出示:这是一个的小女孩。

5.生交流 ( 板书:可怜)

三、研读“可怜”、揣摩写法。

小女孩有多么可怜?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4自然段,找出能够体现小女孩可怜的语句,用横线划下来,仔细读一读,认真地体会。

一)环境描写体会“可怜”

1.出示: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

2.读了这几句话,你仿佛看到怎样的画面?

3.指导朗读。个别读,齐读,读出字里行间情感起伏变化。

4.小结:语言是有温度的,寥寥几笔的环境描写,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入到这个又黑又冷的大年夜。让我们近距离地走近这一个可怜的小女孩。

二)人物描写体会“可怜”

1.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

1)理解“哆哆嗦嗦”,指导朗读:注意读出情感起伏的曲线来!

2)小结:通过直接的人物描写体现出了小女孩的可怜。

还有哪些句子也直接描写小女孩的冷、可怜?我们把它找出来。

2.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3.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

1)“蜷”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2)引导学生观察字形,书写“蜷”字,这每一笔﹑每一画写出你怎样的心情?带着这份心情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4.她觉得冷,家里也是这样冷啊——

再说家里……风还是可以灌进来。

这是一个贫穷的家庭。

5.小结写法:作者就是抓住“冷”,从自然环境和人物形象两方面进行描写,把我们带进了这个寒冷的冬夜,走近这个一个挨饿受冻的可怜小女孩!

四、品读幻想中的“幸福”

1、同学们,就是这样一个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她在大年夜忍受着寒冷、饥饿在街上卖火柴。没有欢乐,没有人关爱的她痛苦地坐在墙角里。

她觉得很冷很冷。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于是,她擦燃了火柴。那么小女孩擦燃了几次火柴?

小女孩每次擦火柴都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幻像?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并交流。

出示**,互动交流。

2、 小女孩曾经看到的美丽是现实么?那是什么?(幻想)小女孩的幻想怎么样?(美好)。

美好的幻想)这种描写幻想或想象的景象的表达方法叫做(虚写)。童话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神奇的想象,所以虚写是童话故事常用的表达方法。

3、火柴是小女孩一家的生活**,一天没卖掉火柴,都足以让她内疚和恐惧,可小女孩为什么还接连不断地燃烧火柴,又为什么会还想到这些美丽的东西呢?我们先同桌讨论一下,再来交流。

4、先来交流第一次擦燃一根火柴。为什么擦燃?从中体会小女孩怎样的心情?

她鼓起全身的勇气,才终于擦燃了一根火柴来温暖自己。)这个“终于”经历了怎一番斗争,需要鼓起多大的勇气啊!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出勇气来。

5、小女孩开始产生怎样的幻想,谁来读读这个句子?

看到大火炉时,小女孩是什么心情?

小女孩为什么会看到大火炉?

在幻想中,小女孩的感受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幸福)谁来读一读这句话,把女孩的快乐、幸福的心情读出来,欢快一点。

6、幻想中,小女孩是多么幸福!可是突然——指名读。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是从美好的幻想回到了现实中)。

回到了怎样的现实中?(没有火柴、没有火炉,只有一根烧过的火柴梗的现实中)用一个词来形容。(残酷、冷酷、悲惨)。

没有火炉,只有一根烧过的火柴梗,小女孩又回到了冰冷、残酷的现实中,小女孩此时的心情又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失望、痛苦)把小女孩内心的痛苦读出来。

7、幻想很美好,现实太——残酷了。

8、过渡:如果说小女孩第一次斗胆“终于”抽出一根火柴,是她实在太冷了的缘故,那么后面几次,就跟寒冷没有任何关系了。可她几次接连不断地擦燃火柴又是为什么呢?

(她还想继续幻想美好的东西,不想回到残酷的现实)。

9、就是这样,所以小女孩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请同学们拿起书,我们一次合作朗读6-10自然段。她又擦燃一根。

火柴燃起来了,发出光亮来了。美好的幻象又开始出现了。读——美好的幻想破灭了,冷酷的现实又重现了,读——出示填空:

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幻想越来越美好了,读——现实越来越残酷了,读——创设情境朗读小女孩对奶奶的呼喊!

奶奶!啊!请带我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温暖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

指导理解“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五、深化课文主题。

尽管她不惜擦燃一大把火柴,来留住那美好的幻想,可幻想最终还是破灭了,破灭得那样干净,那样彻底,因为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1、质疑:小女孩死了,为什么她嘴上还带着微笑?

小女孩悲惨地冻死街头,是那么的不幸,作者却为什么说她是幸福的呢?

2、出示句子: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3、对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你是怎样理解的?

4、教师引导。

前一个“幸福”是因为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是幸福;后一个“幸福”是说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就彻底幸福了。)

5、在当时的社会,对一个穷苦的孩子来说,死就等于幸福。这告诉我们什么呢?(社会的冷酷,人们的无情。)

6、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六、回顾全文,总结写法。

安徒生爷爷含着辛酸的泪写下了这个故事,他是通过残酷的现实和美丽的幻象对比,这种表达方法是虚实结合,看,幻象越美好,现实就越痛苦,这样的表达方法有什么好处?(更能突出小女孩的生活悲惨。)特定的环境描写,详细的刻画,女孩的外貌、衣着和动作,深刻地写出了女孩的可怜;合理的想象,种种的“美好”,实际是那样平常与普通,对女孩来说却可望而不可及;悲剧的结局。

七、拓展延伸,课后作业。

1.读完这个感人的童话,我们一定有许多话想对那个可怜的小女孩说。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2.课外阅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安徒生是世界著名的丹麦童话作家,一生为孩子们撰写了168篇童话,他的作品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100多年过去了,仍在世界各国流行。《坚定的锡兵》《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装》《人鱼公主》等,你读过了吗?

板书】卖火柴的小女孩。可怜。

《卖火柴的小女孩》拓展 《卖火柴的小女孩》引发的思考

卖火柴的小女孩 引发的思考。10月26日,有幸在东南大学的大礼堂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的一堂 卖火柴的小女孩 真不愧是特级教师,教学设计,教师的教学智慧处处都闪耀着灵动。让我感受非常深刻,也受益匪浅。卖火柴的小女孩 是一篇非常经典的安徒生童话,从1963年起就被编入了人教版教材中,一直学到现在...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案。一 对比导入。课件出示学生平时快乐场景的 师 同学们,看看这是谁?你们幸福吗?师 是呀,同学们的童年是多么美好呀,但是有这样一个小女孩,她的命运和我们的很不相同,她就是 卖火柴的小女孩 板书课题。二 了解作者。师 同学们课前都进行了预习,你能简单介绍安徒生吗?课件 安徒生 三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课题 卖火柴的小女孩授课时间 2011.04.26 授课人 单海功授课类型 新授。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学习课文第1 4自然段,体会小女孩悲惨的命运。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主要途径,让学生在读中质疑 释疑 理解内容 体会情感 引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