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第三单元教案

发布 2024-03-22 09:35:16 阅读 7751

科目数学 教材版本人教版

班别。任课教师。

2012至20 13学年度第二学期。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计划

主备人:姜佩伶。

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包括以下教学内容:

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容积和容积单位。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dmcm3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结合实际图形,灵活解决生活问题,并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培养空间观念。

单元教材分析:

1、体现人文性,突出重点。

1)长方体、正方体的引出,直接从实物中抽象出相应的图形,不再从与平面图形的对比中引出。

2)直观地、直接地给出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概念。

3)突出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来学习的。。

不再安排对体积和表面积进行对比的例题。

2、注重联系生活实际,以及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概念的理解,真正体现了数学的真正价值意义。

单元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根据需要计算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

单元教学难点。

看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建立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

课时安排:12课时。

课题:长方体。

教学目标:1、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 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点、棱、面的特征。

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正确区分长方体每个面中的长、宽与长方体长、宽、高之间的联系。

教学用具:长方体实物。

教学过程:一、 学生针对自学情况,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质疑,梳理出今天要解决的问题。

侧重于: (1)长方体有哪些特征?有没有完全相同的面?

(2)用细木条做成一个长方体框架,细木条要满足什么条件?

(3)怎样确定长方体的长、宽、高的?

(4)怎样求长方体的棱长总和?

(5)长方体的长、宽、高每两个会出现相等情况吗?

二、学生分小组讨论昨天的预习提纲。

三、学生的汇报环节,教师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点拨与提炼突出以下几点:

(1)长方体相对的面是完全相同的。

2)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是长方体的长、宽、高。

(3)长方体棱长总和就是4条长与4条宽和4条高的总和。

四、教师小结:

1)特征 (2)计算

五、练习设计。

1、p29做一做。

(这题的练习是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长方体的特征,并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补充练习:

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针对长方体的特征)

1)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2)长方体相对面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3)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物体形状都是长方体。 (

4)如果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则其余四个面的面积相等。 (

(针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分析能力)

填空。(1)长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形,也可能有两个( )的面是( )形,相对的面的面积( )针对长方体的特征)

(2)一个长方体长6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之和是( )厘米,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厘米。

针对空间想象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板书设计:作业布置:

教学后记:课题: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3、 掌握正方体的特征,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4、 了解正方体和长方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认识正方体点、棱、面的特征。

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用具: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

教学过程:一、学生针对自学情况,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质疑,梳理出今天要解决的问题。

侧重于:(1)正方体有哪些特征?

(2)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7)你能说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吗?

二、学生分小组讨论昨天的预习提纲。

三、学生的汇报环节,教师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点拨与提炼突出以下几点:

(1)正方体是由6个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有12条棱、8个顶点、6个面,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2)通过学习整理出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正方体可以看成是特殊的长方体。

四、教师小结:

1)特征 (2)包含关系。

五、练习设计。

1、p30做一做。

这题的练习是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正方体的特征,并能理解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包含关系)

2、补充练习:

1)正方体的有( )条棱长,它的每条棱长是( )

巩固特征的认识)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8厘米,它的棱长总和是( )厘米;它的一个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针对理解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2、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棱长是5分米的正方体,棱长总和是( )分米。

2)用一根60厘米长的铁丝,正好可以焊成长7厘米、宽5厘米、高( )厘米的长方体模型。

板书设计:正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正方体可以看成是特殊的长方体,(包含关系)

作业布置:教学后记:

课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目标:1、 通过动手操作,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由此建立表面积的概念;

2、 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计算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发表面积;

3、 在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建立表面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用具:长方体和正方体各一个。

教学过程:一、学生针对自学情况,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质疑,梳理出今天要解决的问题。

侧重于:1、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指的是**?

2、 会用语言概括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知道长方体展开图每个面的长、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关系。

4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并理解其方法。

5、 会用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学生分小组讨论昨天的预习提纲。

三、学生的汇报环节,教师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点拨与提炼突出以下几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指的是它的所有面的面积总和。

2、要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就是要算出它们每个面的面积。

长方体的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3求纸箱需要多少纸板就是求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4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各要注意什么?

四、教师小结。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3、看清题目中要求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到底要求哪几个面。

五、练习设计。

1、p34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计再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列式和题中的直观图具体说明思考的过程,针对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

2、p35 做一做:一个无盖玻璃鱼缸的形状是正方体,棱长为3分米,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玻璃?(先让学生根据题中的数据进行判断,说明需要计算几个面的理由,再让学生独立计算, 针对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

3、学校要粉刷新教室。已知教师的长是8m,宽是6m,高是3m,扣除扣除门窗的面积是11.4㎡。

如果每平方米需要花4元涂料费,粉刷这个教室需要花费多少元?(针对学生的空间及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并体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作业布置:

教学后记:课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练习课。

教学目标: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联系实际灵活解决问题,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 复习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基础练习。

1、书本p36的第1题。

此题是针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书本p36第3题。

三、实际应用练习。

1、书本p36第4题。

2和3题主要是针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

2、书本p36第5和6题。

这两题主要是针对运用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提高练习。

1、书本p37第10题。

这题是把一个长方体从中间截断,分成两个正方体,让学生分别计算出长方体和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再比较它们的表面积,看有什么变化。通过比较,学生会了解到: 截完后,增加了两个截面,所以2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和大于原来的长方体)

2、书本p37第11题。

主要是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①没有涂到颜色的小正方体只有中间层的中间的1个;②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共有6个,即大正方体6个面上最中间的小正方体;③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12个;④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比较好找,就是大正方体8个角上的小正方体,共有8个。

五年级下第三单元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0 杨氏之子。砂子塘天华寄宿制学校马倩。教学目标 1 流利地朗读课文,参考课文下面的注释,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2 理解课文,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和他的回答的巧妙之处。3 认识3个生字,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师 我说一句话,看谁能说说是什么意思。知之为知之,不...

五年级下第三单元教案

第一课时。一 教学课题 时间在流逝。二 教学目标 能说出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1 引导学生能根据各种自然现象估计时间。2 经历各种活动,感知 体验 1 分钟时间的长短,进而合理估计 10 分钟 1 小时能做到的一些事。3 关注每天流逝的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4 意识到时间的长短不以人的意志...

五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教案

10 杨氏之子。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明机智。教学过程 一 板题示标。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0课。板书课题 生看目标 1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明机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