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 “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
“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
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
诗强调源流之高远。在如此山长水远天高地阔的浩翰背景中,一片孤城形只影单,兀然独立于万仞群山之中,而那条黄河则如丝如带,把蓝天白云、孤城、群山系结在一起。这是一幅泼墨写意的边塞图画。
诗人把一座城说成一片城,以一片对万仞,突出孤独之感,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2、三四句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
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
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
3、这首诗表现出怎样的精神?
这首诗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
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第五单元总结
9课 敕勒歌 1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答 天高地阔 草原 辽阔无边 地之四边与天之四垂相接,天空像巨大的蒙古包。这比喻包含了草原牧民热爱自己的家园的情感。2诗中为什么不写人?是否无人?答 突出表现草原的浩瀚苍茫的自然特征。见牛羊 句暗示了人的存在。详...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凉州词》教案
凉州词1教学目标 1 读正确,读通,读有节奏,即字正腔圆的读好古诗。2 了解古诗的大意,提出不懂的问题,想象画面,体会戍边战士的思乡但不能回乡的情感以及戍边将士豁达的情怀。读出诗意境,唱出感受,达到自然成诵。2重点难点 感受王之涣的 凉州词 的古诗意境,读出自己对这首古诗蕴涵的情感 感受诗悲中不失其...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使至塞上》教案
使至塞上。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诗中多音字 骑 燕 的两个读音,明白 单车 征蓬 候骑 等词语的意思。2 了解此诗的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理解这首诗的意思。3 能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读诗,让学生在读中加深对诗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歌的意境,明白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