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册学习目标。
一. 识字、写字。
1. 精读、略读课文都安排要认识的字,写的只在精读中有。
2.学生自学、自查、独立识字为主,教师可做适当点播。
3.生字、词及学过的字构成的新词可以在文中找一找,抄一抄。
二. 阅读。
1.练习朗读和默读。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3.领悟课文中的表达方法。
4.积累语言。
5.向课外扩展延伸。
三. 口语交际。
要在听与说的双向交流中培养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四. 习作。
1.在习作的类型上兼顾了写实和想象。
2.注意激发兴趣,让学生不拘形式的自由表达。
3.重视习作以后的交流和展示。
4.注意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但要求不要过高。
五.综合性学习。
第一单元。1.观潮2课时。
2*.雅鲁藏布大峡谷1课时。
3.鸟的天堂2课时。
4* 火烧云1课时。
语文园地一4课时。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揣摩、品位语言,从字里行间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
1 观潮。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认识7各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
1.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2、理解作者听其声、观其形、思其序的观察方法,从而掌握观察事物必须有顺序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认识塘江大潮的壮观情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听其声、观其形、思其序的观察方法,掌握观察事物必须有顺序的规律。
三.教具准备。
1.课文相关资料。
2.课件。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初读课文。
教学难点: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
(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
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第22课就写了一次钱塘江大潮的过程。
.新授。1.检查预习情况。
.检查生字。
.出示“潮、浩、沸、涨”卡片,指名读,说说共同点。(偏旁相同,都是形声字。)组词:观潮、浩浩荡荡、沸腾、涨潮……
.出示“犹、据、踮、恢”指名读。组词:犹如、根据、踮脚、恢复……
.出示“罩、薄、崩、霎”,说说特点:上下结构的形声字。组词:笼罩、薄雾、山崩地裂、霎时……
.出示“闷”:里外结构。组词:闷雷。读音:mèn
.说说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
如“罩”字,口诀:“桌”子缺两腿,上边变“四”盖。
.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
2.理清叙述顺序。
.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
.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附:板书。观潮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时间顺序)
.课堂小结。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再读一读。
.布置作业。
1. 生字、生词。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重点:认识塘江大潮的壮观情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听其声、观其形、思其序的观察方法,掌握观察事物必须有顺序的规律。
㈠.激趣引入。
1.放映观潮时“人山人海”的镜头。师述:同学们,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都要到我们浙江省海宁市的盐官镇观赏“壮观天下无”的钱江潮(板书:观潮)
2.提问。(为什么吸引了那么多的游客?)
3.这节课我们要重点领略钱江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新授。1. 重点学习课文第二段(第自然段)。
.请同学们打开书,找一找描写潮来时景象的段落(第自然段)。
.大家打算用怎样的方法来学习这两个自然段呢?(指名学生说说方法,如果学生不会说,就用提建议的方式提出要求,如果学生能说,就引导到用“读”的方法)我有一个建议,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两个自然段,然后把自已特别喜欢的语句反复读几遍,努力把它读得有气势些,再读给大家听,并且说说理由,怎么样?
⑶.学生自学后指名读,师生共同评价后再齐读。
在交流中随机抽出3个句子进行重点指导:(指名读后,让学生评价是否读得有气势,改进并提建议后再读,教师相机指导)
“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教师指导:闷雷的响声是怎么样的?(低沉的),“轰隆隆”这个响声,作者用哪个词来形容?(闷雷滚动)指导读好这句话。
“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理解“水天相接”的意思(看**指出位置)。看到白线出现时,人群有什么反应?这个场面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人声鼎沸)指导朗读。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理解“齐头并进”、“浩浩荡荡”的意思。想象一下“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是怎样一种壮观的场面!再想想加上“山崩地裂”的声音,大潮是怎样的一种气势!(再看录像感受)
指导朗读:个人准备后指名读,评价后小组赛读,最后齐读。
⑷.指导背诵。
教师引入:作者把钱塘江大潮写得雄伟、壮观,有声有色,让人如身临其境,难怪你们喜欢这些句子。可是,我们刚才读句子的时候,把顺序给打乱了。
作者写观潮的顺序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来完成一个听的练习。我读一段话,请大家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几处描写连接起来的,并把它记下来。
(学生每人一张填空练习纸)
投影出示句子(括号内的词供参考,不出示):
(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教师读句子(包括括号里的词语),学生听后记下词,填在括号里。(指名板书)
投影句子(出示括号内的词语,校对)。现在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潮水的。(作者由远及近地观察,随时间的推移和潮水位置的改变来描写潮水的变化。)
引读这段话(教师读括号里面的词,学生读后面的句子)。
划线的部分留下括号里的词,再请学生背诵后面的内容。(机动:学生看书试背)
现在我们一边看录像,一边有感情的背诵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感受钱江潮的气势。(如果不会背,可以看看书,会背的站起来背)
2.词语的积累和运用。
教师启发:刚才学的这两个自然段中很多词语用得十分精彩,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老师投影出示词义,学生知道的就站起来说该词语。
①.形容人声喧闹、嘈杂,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人声鼎沸)
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风平浪静)
③.形容声音很响。(山崩地裂)
④.面与天际会合,指地平线。(水天相接)
⑤.从这岸到那岸在江面上横着接通。(横贯)
⑥.分先后地一起前进或同时前进。(齐头并进)
⑦.形容水势很大。(浩浩荡荡)
(用投影出示一段话)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然后联系整篇课文,用上课文中的词语,把它说完整,说清楚。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风平浪静)。潮来时(浩浩荡荡),潮水声犹如(山崩地裂),海堤上尽管(人声鼎沸),但是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
渐渐地,潮过去了,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
前后讨论后交流,出示答案后再把这一段话连起来说一遍。
㈢.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观潮》,你有什么想法?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阅读有关课外书,进一步了解大自然。
㈣.布置作业。
1. 一课一练。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板书设计。
从远处闷雷滚动。
过了一会儿水天相接。
1、观潮 (潮来时) 再近些白浪翻滚。
越来越近浩浩荡荡。
2* 雅鲁藏布大峡谷。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认识7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 边读边想象,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
2. 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边读边想象,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2.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教具准备。
1.雅鲁藏布大峡谷相关资料。
2.课件。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
.新授。1.学习生字、新词。
.读准课文中标有音节的词语。
. 学习生字。
穆玛涓滔脉卉罕。
2.边读边思考,理解文章大意。
我国的青藏高原被称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世界屋脊”。这块高原上还有两个世界之最: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思考:.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说明的?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哪些景观使你感到特别神奇?为什么?
3.学习词语、句子,感受文章写作特点。
.丰富的语言。
例:“高峰与深谷咫尺为邻,近万米的强烈地形反差,构成了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
例:“堪称”“号称”“美誉”
例:“世界屋脊”“植物类型博物馆”“动物王国”
.特定作用的句子。
例:“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
“大峡谷的奇异景观还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
.课堂小结。
课文为我们描绘的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雅鲁藏布大峡谷。
开始介绍地理位置→接着列举数字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然后写大峡谷的雪山冰川、原始林海,从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描绘峡谷的奇异景观。
.资料袋的学习。
相关链接。雅鲁藏布大峡谷不仅以其深度、宽度名列世界峡谷之首,更以其丰富的科学内涵及宝贵资源而引起世界科学家的注意。
世界最大降水带分布在布拉马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流域;世界最北的热带气候带和自然带分布在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上濒临绝种的古老物种生息繁衍在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上最丰富的水能资源、稀有生物资源分布在雅鲁藏布大峡谷。
大峡谷地区是**自治区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方。其中有利用价值的经济植物不下千种,具体可分为:药用植物、油料植物、纤维植物等。
大峡谷地区茂密的森林及高山灌丛草甸栖息着种类繁多的动物,其中不少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如云豹等。由于遭到长期大量捕杀,许多已濒于灭绝。
大峡谷地区有不同类型的自然带,除海拔4200米林线以上为雪原冰漠和草甸灌丛外,几乎都被森林覆盖着,天然林区面积广、森林资源丰富,仅次于中国东北和西南两个林区,居全国第二位。
大峡谷有两个基本特点:奇特的大拐弯和青藏高原最大的水汽通道,这两大特点本身构成世界上珍奇的自然奇观,构成最有特点的生态旅游资源。壮观、奇特、雄伟、秀美、原始、自然、洁净、环境独特、资源丰富无与伦比。
前者最好从空中来立体观赏它,特别在空中能一睹它那全景的壮观和秀丽,后者的水汽和热量为大峡谷地区生态旅游带来山地齐全的垂直自然带,生物的多样性和季风型海洋性温性冰川、高山湖泊的无穷魅力和神奇壮秀以及变化无穷独特壮丽的万千气象。
雅鲁藏布江遇南迦巴瓦峰阻挡,改向南流,以南迦巴瓦峰为中心,形成世界上极为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峡谷。
四年级地校第一学期教案 1
2010 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校。学科地校 班级四年级 教师。四年级地校教学计划。一 全册教学目标 通过对地方与学校课程的学习,了解我们当地和所在市的地理环境 人文环境等 学习文明礼仪,加强学生的文明意识,争做文明小学生 通脱具体事例,讲解公共安全的重要性,要学生们学会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二 ...
四1语文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2015 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备课教案。学科 语文科组。班级 四 1 班。备课老师 课堂教学量化评分表。吉隆第二小学。第一课古诗词三首教案。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1,独坐敬亭山。2,望洞庭。知识目标 1,理解诗中词语意思,能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两首诗,默写 独坐敬亭山 望洞庭 2,搜集 背诵...
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案
第五单元备课。教学内容 本单元由四篇课文和 语文百花园五 组成。精读课文三篇 小草之歌 争吵 小泽征尔的判断 皮巧根桥 是略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学习目标 1 识字写字 能够认识汉字21个,会写30个。2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认识实际,通过对比 联想 想象等方法读懂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