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慧。教学设想:第五单元的教学任务是“认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并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少年闰土》作为本单元第一课,肩负着完成教学目标开路先锋的使命。
对于通过给文本理清思路,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具体到这一课,我认为就是感受鲁迅先生的“新国人梦”,认识闰土这个人物形象的可爱之处;而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具体到这一课,有两个特点需要让那个学生意识到,一是感受鲁迅先生“白话中夹杂文言”的语言特点,二是抓住人物最有特色的地方刻画闰土这个人物形象的方法,对于这一点因为本学期第二单元已经初步学习过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本单元再学,就应该遵循单元导读提出的“继续学习”的要求,将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提高一个层级——学的更深入更细致些,因此,我设计以引导学生学习描写闰土的外貌作为一个重点,引导学生学习鲁迅先生描写人物注重抓最有特点的地方进行刻画,无特色部分忽略不写的方法,学习抓住特色刻画人物形象,并总结出学习方法;再把方法应用到学习语言描写部分,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学习,汇报学习成果。这样的设计思路就既落实了整体教学理念,教师的支援作用,又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第一课时,我的主要教学思路就是通过出示单元导读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主要学习任务,落实整体教学思想;然后简介鲁迅的思想变化情况,引出鲁迅的改造国人梦,引导学生在一接触课的时候就开始思考,鲁迅欣赏的国人是什么样子,对少年闰土的形象产生阅读期待;再在检查预习环节出示本课一些有鲁迅鲜明语言特点的语句检查学生的朗读理解情况,在教师与学生共同处理难理解词语的过程中,认识鲁迅“白话中夹杂文言”的语言特点及其形成原因,使学生认识到这种表达法是鲁迅身处文章语言处在白话文和文言文交替的特定时代的产物,富有鲜明的时代性;在理解语句的基础上,让学生以排序的方式理清文章思路,明白文章写了什么内容,对文章有一个整体写作思路认识,在此基础上抽出回忆的部分,初步认识闰土,通过感情朗读对闰土产生喜爱之情,并引出第一次见到闰土时闰土留给“我”的深刻印象——外貌描写部分,让学生在朗读中发现作者描写了闰土的哪些地方——脸和项圈(从这两个地方感受到什么),除此再无其他,再通过读鲁迅的其他人物形象,总结出鲁迅刻画人物外貌的特点——抓住人物最有特点的地方用极俭省的文字进行刻画的特点,然后利用“猜猜他(她)是谁”的游戏进行刻画人物的练习,实现学以致用,将读迁移到写上,实现叶圣陶先生说的“语文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借助这个例子让学生形成熟练的阅读和表达技能”,也就是体现“语用观”。
第二课时则将学习描写人物外貌这一部分的学法总结出来,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学习讨论交流,发现作者在描写闰土的语言、动作、神态时又有什么特色,让学生品尝到合作互助共渡难关的喜悦,并指导自己的读和写,丰富对鲁迅的认识。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
2. 通过朗读理解文白夹杂的语句,感受鲁迅“白话文中夹杂着文言”的语言特点及其时代原因。
3.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课文的写作思路,知道课文讲了哪几件事,初步认识闰土这个人物形象。
4.通过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语句,感受鲁迅抓住人物外貌中最有特点的地方用极俭省的文字进行刻画的特点。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自进入学校学习以来第一次接触鲁迅,可以说对鲁迅及其作品一无所知,因此,课前布置搜集鲁迅的资料预先了解鲁迅显得相当重要。往年曾布置学生读鲁迅作品,但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反应读不懂,这与鲁迅的语言和所处的时代与学生距离太远有关,更与鲁迅在其作品中所给予的深厚内涵与学生的理解认识水平不相称有关,因此,今天的学习就应把学习难度降低,减少学习内容,加强支援力度,让学生自己学到更多东西,更好的认识鲁迅。
教学重点难点:
一是文白相杂的语句。
二是鲁迅在刻划人物时抓住有特点的部分用极简省的文字刻画人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教师:一是详细了解鲁迅生平经历,二是大量阅读鲁迅的文章,三是深入钻研教材,解读文本,四是设计好预习单。
学生:利用网络或书籍等渠道搜集鲁迅资料,阅读语文园地的趣味语文,了解鲁迅。尝试学习文本。尝试完成预习单。
教学过程:一、阅读单元导读,初识鲁迅。
师:今天,我们开始进入第五单元的学习,请同学们阅读单元导读,看看导读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课件出示文字)
师:这一单元我们将围绕鲁迅展开学习(课件出示鲁迅头像),你对鲁迅有哪些了解呢?
师(补充):同学们了解的真不少,下面老师还要再给大家补充一点。鲁迅小时候因为父亲患上肝癌,这种病到现在也是不治之症,家里就请当地有名的中医给父亲治病,但这些庸医除了要钱根本治不了病,在经历父亲37岁早逝的痛苦后,鲁迅立志做一名西医。
但在日本仙台学习期间,有一次看电影竟让他发现许多中国人看到同袍被日本侵略者杀害不但不愤怒,反而看热闹一样鼓掌喊好,这次经历让鲁迅非常痛苦,他认识到,中国人就像一些木头,没有心,没有情,愚昧、麻木、自私、无知,可怜可恨,这样的中国人身体再强壮也没用,他们需要的是精神的充实,他们需要被叫醒,需要变个样子。于是鲁迅弃医从文,走上文学救人的道路,写了很多文章,唤醒和激励中国人,不再做麻木愚昧无知自私、被人瞧不起的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少年闰土》就选自他所写的**《故乡》。
文章中写了一个怎样的人呢?下面就让我们进入课文去学习。请同学们看老师板书,大家齐读课题。
二、朗读重点语句,感受语言特点。
师:课前布置同学们预习课文,并做了预习单,检查发现同学们对生字掌握的不错,书写工整准确,课堂上咱们就不再做这一项任务。多音字掌握的怎样呢,(出示)同学们能否读正确呢,试一下。
非常棒,让我们齐读一遍。
师:课前还布置了朗读,大家读的怎样,我们一起看一下。
出示)①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他正在厨房里,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师:谁来读第一句。
师:真好!果然正确又流利。知道“其间”是什么意思吗?
生:在这片西瓜地中间。
师:当我第一次读这个句子时,发现一个字与现在的写法不一样,你发现了吗?
师:为什么鲁迅先生写这个带呢?
生:……师:因为这个“戴”在古时候是指“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的意思,也就是得在头顶上的东西才用这个“戴”字,而“带”是古人衣着的装饰品,附属于衣物上,在古汉语中是佩带携带的意思,也就是说在头顶往下的部分就用这个带,如带在耳垂、脖子、腰间、手腕等处。
《少年闰土》属于鲁迅的早期作品,所以戴和带接近原义,所以是项带,头戴。这就告诉我们读文章一定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文章中的词语意思。
师:第二句谁来读?
师:什么是“值年”?
生: 师:你怎么弄明白这个词语的意思的?
师:没错。就这样用我们明白的行为去置换理解。
继续朗读第③④⑤句,指导理解“所谓”“无端”“素不知道”“如许”,明确“希”现在写成“稀”,问:看着这个稀奇的写法你有什么疑问吗?
为什么明明是稀少的稀还要写作希望的希?)
师:是为保留名著的时代特色,保留原著的韵味。鲁迅以及同时期的许多名家的许多优秀作品,有大量的“不规范词语”,如果按现在的规范修改了,原著的时代特色就会消失,味道也没有了。
师:请大家再轻轻地读这些句子。
生自由朗读)
师:这些难理解的词语大多是文言词语,因为鲁迅先生读书时(出示)前六年读的是私塾,学的是四书五经,六年时间让他打下了坚实的文言基础,虽然后来上了新式学堂,改学白话文,但处于这样一个文言文和现代白话文交替的时代,鲁迅先生的文章就出现了 “白话中夹杂文言”的语言特点。(板书:
白话中夹杂文言)与他同时代的作家们的作品也都有这样的特点,随着同学们阅读量的加大,阅读内容的丰富,会遇到越来越多的这样的情况,但只要我们用上恰当的方法,像联系上下文、用现代词汇代替、找近义词、借助工具书等,就能读懂它们。
三、沉醉美好的想象,初识闰土。
师:句子读通顺了,接下来我们开始读文章。下面请你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琢磨一下文章的写作顺序,完成课堂练习纸的第一题。
仔细朗读课文,按照课文写作顺序进行排序,并在下面的括号中标明每个内容的起止段落。
相识离别回忆相处。
生独立排定文章写作顺序)
师:根据你的阅读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是——
生:文章从“回忆”写到“相识”,接着是“相处”,最后是“离别”。
师:了解了文章的写作顺序,也就把握了文章的大意。说到回忆,有一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却仍难以忘记。是哪一件?(出示)请你轻轻地读一读那个情景。
师:谁来读?
生读第一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师:读着这个句子,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景象?
生: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金黄的明月洒在一望无际的沙滩上,西瓜地碧绿碧绿,圆圆的西瓜遍地都是。
生:我仿佛看到了海边乡村夜晚的美丽景象,它有各种各样的色彩,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地。
师:朗读,最重要的就是一边读着句子,脑海中就出现了句子所描绘的景象。来!请你读出那些亮丽的色彩!
生读出重音)
师:请你再读,读出那些景物的美丽!
生读。)师:你不但读出了那些色彩和景物,而且把那种空间的静谧也表现出来了,谁再来读出乡村夜晚恬美宁静的感觉!来!就带着这样的静谧辽远、恬美宁静,我们一起美美地读!
生齐读第一句)
师:读着读着,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少年?
生:师:会用四字短语来表达,真好!咱们就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在这个句子旁边。
生自由选择批注词语)
师:谁能把少年这种机智勇敢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师:猹“将身一扭”你读得很生猛!(众笑)但少年的机智勇敢还没感觉。
其间——注意,要停顿,这样就把人们的注意力引过来了。下面的话要读得语速稍快点,铿锵有力一些!(师范读,凸显“十一二岁”“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
生自由练读,抽生读,齐读。)
四、直面散淡的勾勒,再识闰土。
师:当我们看过了印象中的闰土,再让我们来见见那真实的闰土,让我们走进他们相识的片段,你看到闰土了吗?
生:读描写闰土的句子。(出示)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师:从这个句子中你读出什么信息?
生:健康朴素。(追问:你是从哪个句子中读出他的健康的?)
生:天真可爱。(追问:你又是从哪个句子中读出他的天真的?)
师:真好,都能用这样的四字短语。请你选一个词写在句子旁边。(生自由选择批注词语)
师:谁来读一读,读出闰土的天真可爱!
师:从作者对闰土的观察和描写上,你发现了什么?(生若有所思)你可以回忆一下,通常我们要描写一个人的外貌,往往必须写什么?
生: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嘛!
师:没错。通常我们写人物外貌都是必定写眼睛,但是鲁迅先生没这样写,他是怎么写的?
生:(仔细观察后)鲁迅先生没有细致描绘五官。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学习必备欢迎 少年闰土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不仅健康 天真 活泼,而且勇敢 聪明 有本领 见识广。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了解他呢?下面开始 少年闰土 教学设计正文。少年闰土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预习课文,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 碧绿 ...
《少年闰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 2016年11月15日上午第2节执教者 闽侯小箬中心小学程亭指导教师 闽侯小箬中心小学金晨灵授课班级 闽侯小箬中心小学六年 2 班授课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科书第76 79页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7个生字新词。2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3 理清课文思路,学习 看瓜刺...
《少年闰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少年闰土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学会七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2 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3 初识闰土,了解我与闰土之间的感情。教学重点 1 读熟课文,理解词语,理清文脉。2 初识闰土,初步了解闰土。教学难点 初读课文,初步了解闰土,理清文章脉络。教学过程 一 导入。1.揭示课题,了解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