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1课时。教学目标:
1.电解质的概念,能用电离方程式表达常见、典型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并从电离理论的角度认识酸、碱、盐。
2.通过酸、碱、盐的本质**,感悟科学**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能力。3.体验从更深的层面研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意义。4、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重点难点:
电解质、电离以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教学方法:实验演示、讨论、讲授教学过程:
许多化学反应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参加反应的物质主要是酸、碱、盐,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酸、碱、盐在水溶液里的反应的特点和规律进行研究。[思考与交流]
如果提供下列物品:直流电源、导线、烧杯、电灯泡、开关,你能设计实验来验证下表中物质的导电性吗?将实验结果填写在下表中:物质类别能否导电。
铜石片墨。氯化钠固体。
氯化钠溶液。
无水酒精。碳酸溶液。
蔗糖溶液。熔融氢氧化钾。
***溶液。
硫酸溶液。1、上述能导电物质其导电原因是什么?2、电解质在什么情况下导电?为什么能导电?[归纳与整理]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1、电解质(1)电解质。
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思考与交流]
铜片、石墨能导电,它们是电解质吗?
氯化钠溶液、硫酸溶液能导电,它们是电解质吗?③co2的水溶液能导电,它们是电解质吗?
小结:电解质导电必须是化合物本身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不能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物质导电(2)电离。
以nacl溶液为例说明为什么有些电解质溶液能导电?(见教材图形)(3)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实践与**]
用电离方程式表示下列物质的电离hcl
hno3naohnaclmgcl2
h2so4ba(oh)2kno3
思考与交流]
根据hcl、hno3、h2so4的电离,我们对酸的本质有什么新的认识?②能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吗?[归纳与整理](4)酸、碱、盐。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做碱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思考与交流]
nahso4溶液能电离出h+和na+,nahso4属于酸吗?cu2(oh)2co3又属于哪类物质?
酸式盐:nahso4、nahco3、ca(hco3)2碱式盐:cu2(oh)2co3)补充练习。
1、下列电离方程式中,书写错误的是()
a.ca(oh)2=ca2++oh
b.naoh=na++o2+h+
c.hcl=h++cld.k2so4=2k++so4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氯化钠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b.溶于水后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是酸c.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属于电解质。
d.二氧化碳溶于水能部分电离,故二氧化碳属于电解质。
3、下列物质的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a.熔融氢氧化钠b.石墨棒c.盐酸溶液d.固体氯化钠。
4、向ba(oh)2溶液中逐滴滴入稀h2so4,则溶液的导电能力()a.逐渐变小b.先变大后变小c.逐渐增大d.先变小后变大。
5、在溶液导电性实验中,往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硫酸至过量,灯泡的明亮度变化是:明→暗→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b.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多少有关c.灯泡最暗时溶液中无自由移动的离子。
d.往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盐酸与滴加硫酸时现象相同。
二、写方程式:
1、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反应2、氯化钙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3、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镁溶液反应4、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反应5、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6、实验室制取co2
7、实验室制取h2
8、制取氢氧化铁胶体的反应。
9、电离方程式:h2so4、ca(oh)2、bacl2、nano3、硫酸铁。
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一课时
第二节离子反应。从容说课。本节内容是本章教材的一个重点,尤其是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整个中学化学的重点之一。本节教材主要分为两部分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以及离子反应。其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本节的难点。为突出重点 难点,在教学中应采取的措施有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进行分析,加深对重 难点知识的理解。充分利用...
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一课时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nacl固体可导电。b nahso4溶于水可电离出h 则nahso4可归属于酸。c 溶于水能导电,但液态 不能导电。d 导电性强的溶液里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里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多。二 非选择题。9 8分 在如图所示的装置里,若灯泡亮,广口瓶内的物质...
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一课时
第2章第二节 离子反应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酸 碱 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1 学生情况分析。在初中化学中,学生已经做过酸 碱 盐在水溶液中导电的实验。在此基础上,介绍氯化钠 氢氧化钠等固体分别加热至熔化后导电,这样引出电解质的概念。然后介绍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引出电离方程式,引导学生从电离的角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