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第一课

发布 2024-02-29 23:15:12 阅读 8439

第一课·关于起承转合的特点以及赋比兴的概念。

感谢《燕赵风骨》给大家提供这个诗词交流的平台。从今天起,每半月玫瑰就发一些学习资料或者心得,和大家一起**古诗词文化。若有不当之处,大家斧正。

若有啥好的意见或建议,请大家跟帖。我们的目的:弘扬中华诗词文化,彰显我燕赵风骨!

每次发帖后,我们都会布置相关的诗词作业,我们会对作业认真点评的。有兴趣的朋友们,来吧!大家一起进步!

关于诗词的基本知识,比如平仄格律呀,诗韵呀,以及诗词的发展史我们就不多说了,我们就从七律入手。

好多朋友说我没写过诗,不知道怎么写,不知道怎么下笔。其实呢,七律也好,五律也罢,说白了,就是起承转合的问题。你的起承转合掌握熟练,通过不断的写作练习,最终达到得心应手。

都说诗词入门难,难的就是对于起承转合的把握。这一节课我们就具体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一】什么是起承转合,以及它的特点。

从字面上来看,不难理解的。

起——开始,承——承接,转——转折、深入,合——总结。

在介绍起承转合的特点之前 ,我们先讨论下诗中景和情的关系都有哪几种?

1.先景后情。

2.先情后景。

3.情景交融。

其实呢,一切景语即情语,情和景不可分割的。为了能快捷的掌握起承转合,现阶段,我们交流以先景后情为主,具体到七律里就是上章景,下章情。上章:

起句、承句,下章:转句、合句。等以后熟练了是先情后景,还是先景后情,还是情景交融都随你自己了,只要你有足够的驾驭能力就行。

我们举例:江村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爱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什么是景语,什么是情语呢?景语,顾名思义,写景的语言了。情语——抒情的语言了。

这里哪些是景语?很明显,清江啦、江村呀、燕子呀、海鸥呀…..这些是景语。

最后“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在这里转入情语了。

关于先情后景、情景交融的,我们以后慢慢学习,对于初学者,最快的捷径就是“先景后情”。

律诗中的这个起承转合有其自身的特点。那就是:整体性、连贯性、独立性。

1、整体性。

我们说一首诗美,一首词美,那必然是整体的美。就好比,一个美女,那一定是五官身材组合在一起赏心悦目,方能称之为美女。如果这个人只是鼻子美,可她是三角眼,我们还能说她是美女吗?

再比如,她罗圈腿,即便是貌若西施,估计也不会算作美女吧?呵呵,扯远了哈。

我们来举个例子哈。如果用植物生长的过程来打比方的话,那么生根就是起,发芽就是承,开花就是转,结果就是合。离开了哪一步这个植物就不能完整的长成。

没有生根,何来发芽呢,更别说开花结果了。没有发芽,花从何处来?没有开花,这个植物就长得不完整,有缺陷。

不开花,何来果。其实,万物都一样,律诗也是一样的。

2.连贯性。

连贯性是说,四步之间是紧密不可分割的,起和承之间,承和转之间,转和合之间。生根下一步是发芽,发芽下一步是开花,开花不可能跳过发芽,不可能生根了然后直接开花了。

3.独立性。

独立性是说,四步之间,随便哪一步都是跟其他三步不一样的。生根就是生根,跟开花不能换着说。起就起,承就是承,承不可能变成起。

换句话说就是各步的不可替代性。承句不能代替起句,转句不能代替承句,合句不能代替转句。

我们举例: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整体性很容易理解,我们来看看连贯性。先看第一句,“风急天高猿啸哀” ,紧扣题目《登高》。这里有必要说下,如果我们写命题诗,那么我们的每一句都要扣准题目,不能跑到题外去,东抓一把西抓一把的。

既然是命题诗 ,那么你的诗就必须围绕命题来立意、谋篇。否则就不叫命题诗了,而是自命题。写一个事物就弄一个标题。

其实不管是命题诗,还是自命题,都要围绕题目来写。比如题目是《夏夜》,那你就不能写成春夜,也不能写成夏的白天。命题作业审题是第一要素。

好了,我们接着看后分句。

渚清沙白鸟飞回,继续写高处看到的景色。连贯的很,是不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都是写的高处所见到的景。

第二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紧承起句的高字,是居高临下看到的景色。依然是在高处所见到的景。

第三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里连贯不连贯?不尽长江是不是万里无尽头?

第四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悲秋是不是苦恨?多病是不是艰难?连贯否?这个连贯性有没有不理解的?

那好,那继续看独立性。

我们试着用其中一句取代另一句,看是什么样子哈。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没有前面的落木萧萧下,来渲染是秋天的氛围,而直接从高处景色的描写,到万里悲秋,感觉自然不?(很显然是不自然的)

从滚滚长江来,就说到艰难苦恨,自然不?这个整体性,独立性,连贯性,别小看这小小的三点,很多人的律诗不一定都能兼顾到的。

这三者缺一不成律诗。我们以后将会用四个课时的时间来谈谈怎么起,怎么承,怎么转,怎么合。我们看下一个问题。

二】什么叫赋、比、兴?

我们还看这一首诗。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起句前分句“风急天高猿啸哀”,用风急,猿啸哀,来渲染悲凉的氛围。其实,猿的啸声本不哀,哀的是作者自己。人的心境不一样,眼里看到的东西就不一样。

这样的写作手法叫做 “兴”。兴的作用是渲染和烘托。

起句一般兴起的比较美。“兴”简单的说,其实就是触景生情。看到月,使人思乡 。

看到花好,让你想到美人娇。 看到花落,让你想到美人迟暮。 看到鸳鸯,让你想也如它们一样和你的爱人时时相依。

看到柳,让你想到离别。 那么在你表达思乡前,先写月。在你写美人娇之前,先写花好。

在你表达想那个人之前,先写鸳鸯……这就是“兴起”。

都知道诗言志,其实描写景物不是我们的目的,目的是言志,表达我们的感情,描写景物只是一种手段,一种让我们的情来的自然,来的合理的手段。让我们的情来得不至于那么突如其,来为我们的情筑造一个得以宣泄的窗口。这样我们的情就有了基点,才不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当然,起句也有赋起的。

我们举例:客至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舍南舍北——这就是赋起,也就是直接叙述。

那么何谓赋。赋:就是直言其事。

比”就是比喻哈,这个好理解。

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赋”和“比”都是诗歌中(不仅仅只是律诗)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

“赋”是直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大家查下汉典,会发现“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把起句这个兴的手法的运用又称为“起兴”或“兴起”,意思一样的。刚才我们说到兴起的作用就是渲染和烘托,简单的说就是创造意境。

《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同时“兴”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的作用。

因为兴是把两个实际上没有关系的物或者事通过联想,想象的手段联系在一起,所以就显得虚灵微妙。

比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白确定。又如《桃夭》一诗,开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出了春天桃花开放时的热闹非凡,是写实之笔,但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美貌的暗喻,又可说这是在烘托结婚时的热烈气氛。由于“兴”是这样一种微妙的、可以自由运用的手法,后代喜欢诗歌的含蓄委婉韵致的诗人,对此也就特别有兴趣,各自逞技弄巧,翻陈出新,不一而足,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味道。

其实呢,偶学习关于“兴”的时候,我是这么理解的:比如呢,你要去你亲戚家借钱,你会咋办呢?一进人家家门**就说:

“喂,谁谁,借我一万块钱吧。”一般你不会借到钱的,我们会做呢?一般人是寒暄过后,说说自己的苦难,以此博得同情,然后再婉转地表达自己需要帮助等等的。

这就是“兴”。再比如追女孩子,你不会见到她就大喊:“我爱你,你嫁给我吧!

”估计这位仁兄会被那女孩子大耳刮刮他。哈哈,咋办?送花啦,问好啦,关心啦……这也是兴。

呵呵,玩笑了。

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了。我们总结一下我们今天应该掌握的知识。

1.什么叫起承转合?

2.律诗中起承转合的基本特点?

3.什么叫赋比兴?

声明:本讲义借鉴众多资料汇集而成】

作业:七律·山村》可临摹杜甫的《江村》

要求:1, 先景后情。

2,注意诗词中起承转合的特点(整体性、连贯性、独立性。)

第二课·七律如何起句及其他。

大家好!这节课我们来具体分析七律如何起句。

一】七律如何起句:

我们先说起句。谢榛在《四溟诗话》卷一里说:“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馀。

”“当如爆竹,骤响易彻。”就是说,你想进入什么主题,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把读者带入你的主题,不要拐弯抹角,不要模棱两可。比如说夏夜,那就直接选取夏夜里的景物写起,别再扯到春风、秋雨了,也别扯什么黄昏、落日、晚霞了,那些都是废话。

简单的说:就是跟主题无关的任何一句话,哪怕再美再动人,你也别往这里扯。

第一课我打比方说起句就如生根,根若是虚,芽如何发的出来。没有根,哪来芽。所以起句就如一座大厦的土基,很重要。起句在诗中起的是点题的作用。

起句,如果对仗就称为首联。那么首句对仗与否又是如何安排的呢?一般情况下,如果是轻松的内容,就选择首句压韵,不对仗;若是严肃的内容,一般采用对仗更合适。

不过,七律一般以首句入韵的多。这个看个人安排了,没有强制性规定。

关于七律的起法个人体会,一般的情况下,七律的“起”适合平铺而起,淡然而起。

因为相对于绝句而言,七律就相当于“文”的性质。起的不必过于惊涛骇浪般那么突兀。因为空间相对充足,为诗意的精彩做好足够的铺景造境是必要的,用起的平淡来衬托后面**结联)的精神高远,波峰汹涌,它起个对比的作用。

这样表现出诗的起伏感,也就形成了诗的**性---意”的旋律美。这也适合那种起的闲云出岫、轻逸自在的气氛。而七绝,则需要起的精神一些了。

因为字数小,没有足够的铺垫空间,所以要先声夺人,起的适宜“突兀峥嵘,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四溟诗话》说的“凡起者当如爆竹,骤响易彻”我认为也是主要针对七绝而言的。

25课诗词曲教案第一课时

2014年下期城关中学七年级语文备课组教案。课题课型。诗词曲五首新授。备课时间。第1课时。总序第个教案执行时间。1 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教学目标。2 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和思想感情。3 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特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特点体会诗歌所...

诗词五首教案第一课时

八年级语文导学案。课题 诗词五首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古诗词,增加文化积淀,培养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2.反复诵读,理解诗歌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3.增加文化积淀,培养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重点难点 整体把握全诗,理解诗歌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正确理解诗歌内涵,品味作者的思想情感。陶...

诗词曲五首第一课时

课题 诗词曲五首 第一课时。二 研读作品。一 3 1 交代 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心情 痛苦而又孤寂。2 特点 用典。现状 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今昔对比,恍如隔世。心情 面对此景诗人百感交集,不胜感慨。3 原意是表达对现实的愤懑 沉舟 与 病树 自比遭贬 千帆过 与 万木春 则比喻被贬后,新贵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