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等高线地形图
学习目标】1、能记住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深线;
2、能说出等高线的形成原理和性质;
3、会运用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出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
4、能解决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某个地点的海拔。
重点难点】理解等高线定义及特点。
能够利用等高线判断地形特点。
知识链接】出示山地景观图,让学生**,引出本节要学的知识。
学法指导】充分运用各种地图,引导学生理解掌握。
学习内容】阅读课本页所有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海拔是指。
2、相对高度是指。
3、什么是等高线。
4、等深线是指 。
5、山地有哪些不同的部位和 。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本节地图。让学生自己对照地图,完成下列练习。
阅读课本24页图1.36 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米)形态示意图,完成**:
归纳小结】引导学生对本节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达标检测】1、读下列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l)图上最高处的海拔在米以上。最低处的海拔在米以下。
2)图上a、b两条虚线中,表示山脊的是 ,表示山谷的是 。
3)图上a、b、c三处,表示陡崖的是处,表示鞍部的是处。
4)从c、b两点到a点,较容易的是点,原因是。
5)a字母所在点与c字母所在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在米以上,a字母所在点与b字母所在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在米以上。
2、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中c点的海拔高度大约是___m,a点的海拔高度大约是___m,b和a之间的相对高度是___m。
2)图上c点大约位于d点的___方向,a点位于c点的___方向,d点位于b点的___方向。
3)如果要爬上山顶d,从路线cd或路线bd中选择一条坡度比较小的路线,应选择___
4)a到d点的地形属于( )a、山峰;b、山脊;c、山谷;d、鞍部;
5)若右图中比例尺为1:30000,用尺子量得ab两地的实际距离大约是___m。
3、读右面某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上比例尺改为数字式是:1: ,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米。
2)用直尺量,可知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其实地距离为 。
3)图中a点位于甲的方向。
4)图中表示高度的数字,指的是高度,等高距是 ;甲山顶可能的高度是 。
a.450米b.550米c.650米d.470米。
5)若山顶乙的海拔是545米,a点的海拔是150米,计算乙山顶与点a的相对高度是 。
6)如果要从b和c两处爬上山顶乙,则选择从处爬山要容易些,判断的理由是 。
7)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名称。f e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四个基本概念,分别是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和等深线;并理解了等高线的特点,这样就能很好的判读地形图了。
地形图的判读导学案第一课时
育英学校中学部导学案执笔教师 贺欣欣 学科 地理学生 教师 第周第节总课时 1 课题 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学习目标 1.理解海拔 相对高度 等高线 等深线。2.会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3.学会读等高线地形图,能判读陡坡和缓坡 能判读山顶 山脊 山谷 陡崖。学习重难点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正确判读山...
地形图的判读 第一课时 说课
地形图的判读 第一课时 说课稿。说课人 莫旗宝山中学 王学军。一 说教材。1 本课地位。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地图上的比例尺 方向和图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初步具备较系统的地图知识,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2 教材处理 对课本p24图1.34地面高度的计算。没有直接使用,在板图...
初中地理 地形图的判读第一课时
地形图的判读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阅读 资料,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会在地形图上判断某一点的海拔,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2.理解等高线 等高距和等高线地形图,学会绘制等高线地形图。3.观察等高线地形图,归纳等高线疏密和坡度陡缓的关系。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画硬币山等高线图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