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组初二课案(新授课)
备课人使用时间2010-8-27课时安排3课时。
新闻两则》主备人李孝堂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学。
习2、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文章准确、简洁的语言。目标。
3、体会蕴含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学。
习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重难。
点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文章准确、简洁的语言。
知识储备。一、字音:
总课时序第1课时。
流程设计。个性补充。
学习过程。阻遏(è)泄气(xiè)溃退(tuì)歼灭(jiān)要塞(sài)阻塞(sè)二、介绍新闻。
新闻这种文体从广义上来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从狭义上来讲,只指消息,本文就是一篇报道及时的消息。一条新闻包含标题(有时有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有时可根据需要省略导语或背景或结语。
新闻多采用记叙手法,因此新闻写作需注意记叙的六要素。三、新闻(消息)的特点:
用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夸张(“合理”也不行)⑵及时(时间性强)⑶简明扼要。
第一课时。目标:1、了解新闻的特点和要素。
2、积累生字词。
3、梳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六横渡长江》的层次。
一、课前演讲及点评(3′)二、导入新课。(2′)
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60华诞,沉浸在欢乐中的我。
们要饮水思源,更需要大家缅怀那些在枪林弹雨中浴血奋战的英雄们。今天我们将通过两则新闻来感受一下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吧!板书课题。
三、明确自学目标(5′)
1、出示目标,找一个学生来读。2、教师针对目标提出明确要求。首先,请同学们拿出工具书和资料书解决下列问题。
四、作者及背景简介a、整理新闻的相关知识,摘抄到书的空白1、***:(1893年12月26日——处。
1976年9月9日)湖南湘潭人。伟大b、查阅当时的背景资料。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c、给大屏幕上的字注音。
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找一程度稍微差的学生到前面板演,其他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同学在下面缔造者和领导人。完成,组长检查。)2、背景。
四、自学阶段(10′)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在中找一个组的学生在前面查找、板书,并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相继取得了辽沈、做好马上讲解的准备。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在。
五、展示成果(5′)
长江以北歼灭了国民党反动军队的主1、关于新闻的要素,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力。国民党反动统治虽然已经面临总由一名学生来解说。解说时要求仪态大方,崩溃的局面,却一面展开“和平攻势”,口齿清晰,声音洪亮。
玩弄和谈**,争取喘息时间,以便伺机反扑;一面积极部署所谓“千里江防”,企图以此阻止人民解放军南进,并且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的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主席和**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
”4月22日2时,解放军在西起九江东北的湖口,东至江苏省江阴的长达五百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在彻底摧垮敌人的长江防线的同时,新华社播发了***同志撰写的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同日夜,***同志又撰写了这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
4月23日晚间,解放军占领了蒋家王朝巢穴——国民党22年来的反革命统治中心南京城,宣告国民党统治的彻底崩溃。渡江战役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突破江防,占领南京。第二阶段:围歼自芜湖、南京、镇江地区南逃之敌,控制浙赣铁路。第三阶段:占领武汉、南昌,攻克上海和歼灭汤恩伯集团主力。
五.分析课文。
1.消息通常由标题、导语、主体构成,导语指开头的一两句话,它用简明的文字,报道消息最主要最鲜明的事实,或者同时揭示主题思想,主体是对事实的叙述和展开,是消息的中心部分,努力避免和导语语言重复。
电头:电头指说明发电者、发电地点、发电时间的文字,本文开头括号里的字就是电头,电头通常是必不可少的。2.主体部分的三个层次安排有什么特点?
明确:三个层次,从中路军到西路军再到东路军,这种顺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一是与发动进攻的时间有关:20日夜一一一一1日下午五时--22日下午;二是与所遇敌情有关,西路军与东路军虽同时发动进攻,但西路军与中路。
2、生字词先让一学生来读再由全班齐读。3、把其它内容擦掉只留下新闻的五要素,把它绘制成**以备下一个环节用。六、研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六横渡长江》(10′)1、速读自行课文完成下列**。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2、细读新闻的主体部分,完成下列**。中路军西路东路军。
军。渡江地区渡江时间派出兵力渡过兵力。
3、小组交流,完善**。并找一个小组前面板书。
4、由板书的小组的一个成员来讲解。有错误的地方或者是不全面的地方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七、教师精讲(10′)
1、思考:这则消息的导。
语是什么?明确: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2.导语部分告诉了我们哪些情况?
明确:渡江人数(百万),渡江区域(1000余华里),渡江结果(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这些都体现了渡江气势的雄壮和战线之长。3.指明学生朗读主体部分,了解各路军渡江时间和人数,体会解放军锐不可当的气势。
给课文主体部分分层次。
第一层:从\'20日夜起\'到\'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
第二层:从\'21日下午\'到\'不到丝毫作用\'。第三层:从\'汤恩伯认为\'到\'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段\'。
指出各路军渡江人数、时间、进展,了解整篇新闻的具体内容。
4.质疑:新闻的表达方式一般是以记叙为。
军又有相同之处,所遇敌军抵抗较小,而东路军所遇敌军之抵抗则较为顽固;三是各后之间有明显衔接,有时间上的衔接,渡江部队的衔接和内容上的衔接。六、拓展延伸。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课。后。
反。思。
主,但也可穿插一定的抒情或议论,这段新闻中的议论部分是哪几句?明确:此种情况,一方面不起丝毫作用。
这段议论,主要阐述了什么?对敌我双方的议论,哪一方写得详细?哪一方写得简略?
明确:从敌人双方阐述了渡江战役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我方的\'英勇善战,钱不可当\'与敌方的\'希望和平,都很泄气\'形成鲜明的对比。
讨论时我略敌详,一是因为我军的英勇善战是人尽皆知的,同时也是告诉读者,国民党反动派违背历史潮流,而人民解放军才是正义之师。这段议论,使文章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一定的思想深度。从写作角度来看,新闻中插入适当的议论,阐明问题,是允许的,也是必要的。
新闻两则第一课时
新闻两则 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积累词语 了解新闻的历史背景 掌握新闻常识 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2 培养阅读能力,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3 了解我军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感受解放战争中我军的英勇气势。学习难点 重点 1 掌握新闻常识,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2 培养阅读能力,...
《新闻两则》第一课时教案
新闻两则 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新闻特点,把握记叙的六要素。2.了解相关背景,了解新闻的写作要求。二 过程与方法。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 合作 的学习方式。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握课文中的人物 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教学重点。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
新闻两则导学案第一课时
学校课题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预习提纲。铜北润杰新闻两则。年级八 学科 班 课型。新授。课时。语文第一课时。授课教师授课时间。1 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2 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 结构。3 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内容 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 简洁。1 阅读课文,把握新闻的特点 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