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 不等式的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数轴、等式的性质,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基础上,研究不等式的性质,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继方程后的又一种代数形式,是解不等式的重要依据,是不等式的解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既继承了方程的有关思想,又渗透类比、分类讨论、化归思想,同时实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是后继学习的重要基础和必备技能。
2.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探索并理解不等式的性质,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
轴上表示解集;
数学思考:通过类比等式的性质,探索不等式的性质,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
同,初步掌握类比、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解决问题:通过经历不等式性质的得出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同时培养学。
生的钻研精神;
情感态度:认识到通过观察、实验、类比可以获得数学结论,体验数学活动充。
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学会分享别人的想法和结果,并重新审视自。
己的想法,能从交流中获益。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不等式的性质及简单应用;
难点:不等式性质3的探索及运用。
二、教学分析: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节课采用“观察猜测——直观试验——得出性质”的**式教学模式。在知识的发展中渗透类比、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学生通过观察、类比、猜想、验证、应用等一系列**活动,层层推进,环环相扣,体现数学的严谨性和系统性。.
三、学法分析。
由于七年级学生有比较强的好奇心,好胜心以及显示欲。同时经过一年初中数学的思维锻炼,已经初步具备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采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这样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理解类比、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
4、设计说明:
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理念是:根据新教材的设计思路及“数与代数”领域特点,本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学生有用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多动手做实验,亲身**得出结论,,然后围绕“不等式的性质”展开一系列练习活动,使学生掌握“不等式的性质”。
五、教学程序:
六、学习评价。
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参与活动的程度,合作交流的表现与情感态度的发展,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价,对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探索问题、猜想式推理的实践能力进行评价。
板书设计。**:学科网zxxk]
不等式性质第一课时
张庄中学 自主 互助,当堂巩固 七年级数学课案。课题 不等式的性质。课型 新授课执笔 郭亚帅集备 年月日教学 日星期班第小组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掌握不等式的性质。2.运用不等式的性质解题。3.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学习重难点 重点 不等式的性质。难点 性质 的应用。自主学习指导 认真预习p12...
不等式的性质 第一课时
不等式的性质 第一课时。隗孝球。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会用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正确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观察 分析 比较的能力,提高他们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题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并进一步领会类比的思想方法。重难点 ...
不等式的性质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学习目标。9.1.2不等式的性质 第一课时 1 经历通过类比 猜测 验证发现不等式性质的探索过程,掌握不等式的性质 2 初步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一 温故互查。等式的性质有哪些?二 新知 活动一 用 填空,你发现了什么?4 3 2 3 52 5 3 2 5 2 由以上问题,依照等式的基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