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心得体会

发布 2023-12-25 10:45:12 阅读 1839

吴艳菲。

案例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背景] 随着语文新课程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新型理念在语文阅读课堂上呈现。如“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等等。并且这些方式也逐步被老师们在课堂上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

毋庸质疑,新的教学方式的改变对阅读教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有的老师在努力实践这些理念时却发生了偏差,对新课标中提出的朗读教学的要求把握不到位。以至于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朗读与理解感悟语言文字,体会内容和情感。

而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形式上和唯技巧上。

案例:《可爱的草塘》“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走进去就像置身***中一样。”

师:谁能有感情地读读这一句?

生:“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师:“读得大不大,美不美?谁能读得再大些?

学生再读) 师:大了吗?我们再大声朗读一遍。

案例分析:学生将“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一句读了数遍,但让人感觉到学生的朗读是被动肤浅,缺少情感的。难道仅仅声音大就表现出草塘之大之美吗?

我认为在文中表现的应该是作者进入北大荒看见草塘后的惊喜和赞美之情。如果教师不能结合文本内容用恰当的语言铺垫渲染,也不作必要的朗读指导,只是非要学生读出“大而美”的情感,这只能是牵强走形式的朗读。因为美不是强加的,而是发自内心的,应该让学生自己体会、感悟。

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时,比较注重引导学生从理解语言文字入手,通过自身语言、表情等方式的渲染,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与课文主人公亲密接触,身临其境地感受字里行间蕴含的文本作者的情和意,达到与文中角色“同呼吸,共命运”的境界。

二年级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朗读指导

二年级。新课标中明确规定 能用普通话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是,低年级的孩子刚接触语言文字,很难正确地把握文章,有感情地去朗读,所以就会出现唱读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多加指导。那么,究竟该如何指导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低年级课文的特点是注音课文,这就...

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能力的指导与培养

作者 陈岩。成才之路 2012年第16期。摘要 语文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明确指出 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的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能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关键词 语...

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

作者 张娟。新课程研究 基础教育 2009年第05期。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尤其在小学阶段,词语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关乎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以及对句子的鉴赏,而且关乎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和运用,对奠定学生的语文基础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必须认真 词语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一 在联系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