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词语理解

发布 2021-05-15 04:17:28 阅读 7221

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词语,可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达到读懂课文的目的。词语的理解有那些方法?

一、加减还原法。

这种方法是把被理解的词语在句子中进行减去与加上后理解。它适合于理解句子中的修饰成分的词语。

伟大的友谊》一课中这样写道:“恩格斯毅然放下自己的研究工作,竭尽全力从事资本论最后两卷的出版工作。”这个句子中的“毅然”和“竭尽全力”分别写恩格斯毫不犹豫地放下自己的研究工作,来用尽全部力量从事资本论最后两卷的出版工作,都是句子中的修饰成份。

如果把句中两个修饰成份减去,变成“恩格斯放下自己的研究工作,从事资本论最后两卷的出版工作。”这样读起来,主要意思没有变,但便觉得感**彩不浓、平淡,体现不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加上这两个修饰成份,还原成原句,然后让学生说说“毅然”、“竭尽全力”在句子中的意思以及它们的作用。

用这种方法,不但使学生加深了词语的理解,而且对理解课文内容也大有脾益。

二、替换比较法。

这种方法是把句子中要理解的词语用一个和它意思相尽的词语来替换,两相比较,让学生品味出运用哪个词语好,并且懂得原词不能替换的理由。它适合于辩析同义词或同义语的细微差别。又如《伟大的友谊》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

“生活这样困窘,马克思毫不在意,还是坚强地进行他的研究工作和革命活动。”读后,学生对句子的“困窘”有了初步理解,但这还很不够。如果用“贫困”来替换,让学生认真比较、细细推敲,找出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可得出“困窘”不但有贫苦、困难的意思,还有很艰难的意思。

这个词用得非常贴切。还可得出马克思的生活环境是这样的恶劣,仍然坚持他的研究工作和革命活动的意思。这样,不但辩析了“困窘”与“贫困”的差别,而且对理解课文的内容也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三、结合串联法。

这种方法是结合文中的上句和下句,体会作者的用词的准确、生动。如《伟大的友谊》一文中写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生活上互相关怀、帮助,事业上亲密合作时有这样一句话“在生活上,恩格斯热忱地帮助马克思,……对“热忱”的理解,从上文不难看出,马克思生活困窘,而恩格斯竭尽全力,在生活上给了他很大的帮助。可见这种热忱的程度,不是一般人的情意,而是两个伟人高尚的热忱和友谊。

这样联系,对词语的理解就更加准确了,就能透彻地读懂课文的每一句话,从而达到读懂课文的目的。

词语的理解,除以上所讲的方法,还要因文而异,采用形象、比拟等手法,把词语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总之,阅读教学中的词语理解,具体到每篇课文,应该在充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语言的特点而定,不拘于死板的公式。

阅读教学中如何理解词语

阅读,简单的说就是学生通过读文章理解意思,明白文章内在含义,揭示什么道理。真正要读懂一篇文章,首先得理解字词意思。在语文教学中,我认为,对词语的理解,也可以渗透到学生的朗读当中。因而,课堂上,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请把你的理解读出来 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达到对词语的理解,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是我在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

作者 张娟。新课程研究 基础教育 2009年第05期。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尤其在小学阶段,词语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关乎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以及对句子的鉴赏,而且关乎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和运用,对奠定学生的语文基础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必须认真 词语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一 在联系上下...

阅读教学要注重词语的理解

小学语文教学注重词语的理解。词语教学是一至六年级的重要任务,词语理解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阅读的质量。而且每一堂语文课都有或多或少的词语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理解主要是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词句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和表达的效果。理解 需要有一个方法问题。根据词语出现的环境,会有不同的理解方法,一部分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