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平均分冀教版

发布 2023-11-16 14:00:03 阅读 2581

第五单元表内除法(一)

教材分析。本单元师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乘法的意义、会用2~6的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

在学生实际操作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以及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其中“平均分”的含义以及用口诀求商的方法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除法的基础。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一)加强除法概念的教学。

1)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

教材选用了“小松鼠分松果”这个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并设计了两个层面的活动,学生通过操作,探索出平均分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讨论、操作和交流,亲身体验和理解平均分。

2)更加注重概念的本质特征。

平均分是除法的核心概念,在本单元教材中,初步体会除法的意义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理解了平均分意义的基础之上的。教材没有提出“两种分法”,而是将不同的分法安排在平均分的的教学中,突出了除法概念的本质特征。

二)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

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学生对把物品任意分成几份以及“同样多”的含义都有一定的理解和经验。教材在活动安排中,给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借助自己生活经验呈现出不同的分法。

在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时,也注意安排了除法与乘法的衔接,让学生初步体会乘法和除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1. 结合动手操作和具体事例,经历由“平均分“到用除法算式表示抽象过程,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号,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 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会用口诀求商。

3. 能在熟悉的情景中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并解答问题。在问题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4. 对除法和用口诀求商有兴趣,对学好数学有信心。有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分”和除法的意义以及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难点。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根据“平均分”的结果列出除法算式;利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建议。除法师学生接触的一种新的运算形式,虽然学生学会了用2~6的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但是理解除法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让学生切身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参与操作活动。

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为此,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供充分的体验“平均分”的实践活动,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为认识除法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

2.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探索求商的过程。

3.合理地组织练习,完成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教学目标。

表内乘除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熟练掌握的基础知识,要求比较熟悉的掌握,教师要合理地组织练习。

1)经常安排与乘法口诀有关的练习。

2)适当加强课堂练习的密度。

3)练习形式要多样化。

课时安排。本单元用7课时完成教学。

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平均分。

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36页、37页,认识平均分。

教学提示。学生在本单元开始第一次接触除法运算,为了让学生形成平均分的概念,为后面学习表内除法打下基础,教师要结合教材中设定的“小松鼠分松果”的问题,让学生先说一说有哪些分的方法,再提出要使两只小松鼠分得同样多怎么办,充分的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组织不同形式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得到分析能力的锻炼。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动手操作把10个送过从“任意分成2份”到“平均分成2份”的过程。

2. 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把一些具体物品平均分成若干份,并写出每份的结果,了解“每份同样多”是“平均分”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表象,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的仪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平均分的概念,具体操作平均分。

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花片。

学具准备:花片。

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创设情境。

师:(板书课题:平均分)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将认识平均分,在学习之前,老师先给你们讲一个小故事,好不好?

生:好!师:

有一天,小松鼠“跳跳”来到了森林深处,看到两个巨人正吵作一团,在他们面前摆着6棵木头,他们正争吵着怎样把这些木头运回家,但是谁也不想多扛,蓝巨人说:“你分的不行,还是我来分配!”绿巨人丝毫不肯相让,它说:

“你分的才不合理,还是按我说的办!”小朋友们,大家猜一猜,这两个巨人可能是怎么分的呢?

生1:蓝巨人可能会把这6棵木头分成2和4,自己扛2棵,让绿巨人扛4棵……

生2:绿巨人可能会把这6棵木头分成1和5,自己扛1棵,让蓝巨人扛5棵……

师:小朋友的猜测都很有道理,两个巨人吵来吵去,也吵不出一个结果,“跳跳”走上前去,说:“你们别吵了,我有一个公平公正的办法,我来帮你们分吧!

”当它说完分配的方案后,两个巨人都很满意,高高兴兴的扛着木头回家了,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跳跳”是怎么分的吗?

生:跳跳把6棵木头分成3和3,每个巨人扛3棵,两个巨人扛的木头同样多了,他们就不吵了。

设计意图:用一个新奇有趣的故事导入新课,正好迎合了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认知规律,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也为后面形成“平均分”的概念打下了基础。】

二、实践操作,**新知。

师:小松鼠帮了巨人们,高高兴兴的回到了家,看到它的弟弟妹妹正在分10颗松果,它好奇的问弟弟妹妹:“你们是怎么分的呀?”弟弟妹妹回答说“……

师:小朋友们,你能试着把这个故事讲下去吗,说一说“跳跳”的弟弟妹妹可能怎么分这10颗松果呢?

生1:弟弟说:“我要2颗,给妹妹8颗……”

生2:妹妹说:“我要3颗,给哥哥7颗……”

师:“跳跳”的弟弟妹妹和小朋友们一样都是懂事的好孩子,跳跳很高兴,对他们说:“我来帮你们分吧,一定让你俩分得同样多。

”小朋友们,你知道“跳跳”是怎么分的吗?用你手中的“花片”代替松果,在小组内一边摆一边讨论一下吧!

学生小组内交流分的方法)

生1:先给弟弟和妹妹各一颗,再给弟弟和妹妹各一颗……这样一颗一颗的分。

生2:先给每只小松鼠分2颗,再给每只分2颗,再给每只小松鼠分1颗。

生3:给每只小松鼠各分5颗,正好分完。

师:小朋友们分的真好,“跳跳”的目的就是让弟弟妹妹分得的松果同样多,所以不管怎么分,都要分成“同样多”的两份,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

设计意图:通过“分一分”“说一说”,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而且将学习内容放在一个连续的故事情境中,可以帮助学生始终集中注意力,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

三、实践新知,巩固练习。

1. 教材“练一练”第1题。

把10个面包平均分2份,每份有( )个。

3. 先圈一圈,再填一填。

把这些桃子平均分给4只猴子,每只猴子( )个。

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 )个。

答案:2. 5 3. 3 4. 3

四、达标反馈。

1. 教材“练一练”第2题。

1)把这些糖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 )块。

2)把这些糖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 )块。

3)把这些糖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 )块。

3. 圈一圈,填一填。

新课标第一网。

图中一共有( )个 ,平均分成9份,每份( )个。

4.教材“练一练”第3题。

答案:2. (1)4 (2)2 (3)3

五、课堂小结。

师:小朋友们,我们今天和小松鼠“跳跳”一起学习了“平均分”,谁能来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生1: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生2:每份就是每个人、每一行、每只小动物等。

六、布置作业。

1.教材“练一练”第4题。

2.把12个苹果平均放到2个、3个、4个、6个篮子里,每个篮子里放几个?画一画吧!

3.填空。1)把20个小朋友分成5组,每组有( )人。

2)教室里有16把椅子,排成4行,每行( )把椅子。

3)每份分得就是平均分。

4)一共有24个桃子,平均分给6个猴子,每个猴子( )个。

答案:3. (1)4 (2)4 (3)同样多 (4)4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习除法的基础,教学中我始终围绕学生的活动展开,给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活动空间,通过学生自己思考,动手分一分,圈一圈,说一说,填一填,感悟平均分的意义,同时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在汇报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小松鼠分松果”情境中,让学生把10个松果分成两份,比较不同的分法,让学生在分的过程中感知“同样多”与“不同样多”明确每份分得同样多的这种分法就叫平均分。

平均分从其分的过程来看,客观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确定每一份是多少再分(几个几个地分),另一种是先确定平均分的份数再分(一个一个地分)。本节课都是让学生操作学具,在交流过程中要突出:

分什么,怎样分的,分得的结果是什么?巩固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进行平均分,熟练掌握这种平均分的方法,学生对平均分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为后面学习认识除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一学期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019 2020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学生知识现状的分析。本班现有学生50人。全体同学活泼可爱,积极向上,能与同学友好相处。全体同学心中已有100以内数的概念,能熟练进行20以内的加减法,对学习数学有很浓的兴趣。课堂上全体同学能积极发言,提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大部分同学不仅自己能主动发言,还能认...

二年级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三位数的读写方法。教学准备 计数器 每人十个小方块 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1.口答 最大的一位数是几?最小的两位数是多少?这两个数相差多少?2.数数 10个10个地数,从10数到100 1个1个地数,从91数到99 问 99加1是多少?3.导入 你会从100开始接着往后数...

第五单元第六单元表内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的乘法口诀

9的乘法口诀 教学设计。板城镇安达石明德小学郝晓玲。教学目标 1 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9的乘法口诀的 2 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并熟记9的乘法口诀。3.会用9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式题,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 编口诀,确定每句口诀的积,并记住口诀,初步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教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