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发布 2023-11-14 00:22:14 阅读 4244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闽南文化具有先进性 ④人民群众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

a.①②b.①③c.①②d.②③

5、广州“小蛮腰”、上海“东方明珠”等个性建筑的出现,它们不光是美学,更是城市文化的传承与表现。这些个性建筑

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彰显着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④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文化方向。

a. ①b. ①c. ②d. ③

6、随着农历“兔”年的到来,不少商家推出各类产品展现传统生肖“兔”文化,深受百姓喜爱。这说明

a.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b.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c.文化是对经济的反映 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7、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丰富人们文化消费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8、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中,使之具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地将其取名为“你柿我的冰激凌”。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这体现了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9、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但当时却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使得该时期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时期。材料主要说明。

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c.文化对社会生产方式有重大的影响 d.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马克斯·韦伯说过:“如果我们能从经济发展史中学到什么,那就是文化会使局面几乎完全不一样。我们应该从更广泛的经济繁荣的决定因素来理解文化的作用。”根据材料,回答10-11题。

13、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新增“洋插队、新能源、电子污染、北漂、贪腐”等词语3000个,真实记录了当代的社会生活。这表明。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享用文化 ②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4、感动中国从2024年以来每年评选一次,推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广泛社会影响的模范人物,推动形成崇德尚义、见贤思齐的良好风气,被称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这主要说明

a.优秀文化是人类创造的 b.优秀文化来自于实践。

c.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d.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15、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据此有人认为:经济发展了,社会文化就发展了,社会文明程度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种观点的看法。(此题学生按选择题对待即可)

答案:从整体上讲,经济是基础,经济的发展会决定或带动文化的发展。但又不能认为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绝对同步的,二者的发展既有同步性的一面,也有不同步的情况 。

1)一方面,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强调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水平。从这种意义上说,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

(2)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同步。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

11 c 12 d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体味文化 文化的含义 文化的特点 文化的形式或现象 范围 文化的力量 作用 一 文化的含义。1 从内涵与外延角度来理解。注意区别广义的文化与狭义的文化和我们所讲的文化。2 从特点上来看 1 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相对物质现象 政治和经济现象 2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相对纯自然现象 3 文化又是人们的一...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前面我们接触过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两个模块,这学期我们要学的课程 文化生活。如果说经济生活的主题是物质财富的创造,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根本利益的保障,那么文化生活的主题就是精神家园的耕耘。走进社会,走进生活,我们无时无处不感受到文化的存在。我们经常听说某某是 文...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学科 政治必修3 编号 1 时间 2012年9月班级 组别 姓名 课题 文化与社会 编制人 杨家林审核人 高一备课组下科行政 刘彦 一 考纲。文化与社会 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文化的形式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与经济 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二 命题趋势 主 客观题都可以考查,尤其要注意 文化的作用 文化与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