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发布 2023-11-14 00:17:14 阅读 7791

、体味文化:文化的含义——文化的特点——文化的形式或现象(范围)——文化的力量(作用)(一)文化的含义。

1、从内涵与外延角度来理解。注意区别广义的文化与狭义的文化和我们所讲的文化。2、从特点上来看:

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相对物质现象、政治和经济现象)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相对纯自然现象)(3)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注意形成过程)

例:1、文化作为人类特有的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以下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北京举办第29届奥运会②峨眉山自然风景③万里长城④经济体制改革⑤人大代表的选举⑥《共产党宣言》()

a.①③b.②⑤c.③④d.①②

2、文化为人类社会所特有,下列有关文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文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b.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对政治、经济起反作用c.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

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二)文化的特点(概括)

1)文化具有普遍性:无处不在、无时不有(2)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相对独立性。

3)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

4)文化具有继承性或传承性(传统文化)(5)文化具有民族性(传统文化)(三)文化的形式或现象(范围):略(静态与动态)(四)文化的力量(作用)——空间:对社会、对人性质:

双重性。

二、文化与经济、政治。

1.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1)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2)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2.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知识经济)

表现: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人才就是一种资源。③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生产力包括: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表现:①文化与民主政治相互交融。(民主、法制与文化素养)

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文化渗透、文化霸权与强权)3.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

2)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综合国力。

3.材料: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7.

8万名“村官”,小杨就是其中的一位。大学一毕业,小样打破传统观念,只身来到千里之外的一个乡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任职期间,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她走访农户,宣传党和**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协助主任处理一系列村务。

她刻苦学习雕刻知识,与该村艺人共同努力,使该村濒临失传的木雕工艺重放异彩,并将原先小打小闹的木雕品发展为人人喜爱的旅游纪念品。短短两年,该村的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因此,“村官”小杨得到了领导和村民的一致好评。

小杨自己也认为当“村官”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村官”小杨给乡村带来的变化是如何体现《文化生活》道理的?

答案】“村官”小杨向村民传授农业科技知识,推动该村传统木雕工艺品转化为旅游纪念品,使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表明文化能反作用于经济。“村官”小杨和艺人共同努力,使原先小打小闹的传统木雕工艺实现新的发展,表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继承与创新。该村社会风气明显好转,表明优秀文化可以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

小杨给该村带来的变化与她自身良好的素质密不可分,表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的重要性。

4.文化的作用有什么?某中学高二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纷纷举例论证。

甲同学:透过礼仪折射文化作用。奥运会上,欧美国家的颁奖嘉宾习惯以拥抱和吻面礼的方式对获奖运动员表示祝贺;来自泰国的运动员则习惯用“合十礼”向观众和裁判表示感谢。

乙同学:透过国歌印证文化作用。2023年3月3日~5日的全国“两会”上,以往的“奏国歌”改成了“唱国歌”,这一小的变动引发了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们的共鸣。

他们齐赞“唱”国歌可以增加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有助于提振全民士气,唤起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

丙同学:透过校园“读书节”说明文化作用。“读书节”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学习品位,形成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

丁同学:透过“神舟七号”实证文化作用。“神七”实现国人太空行走的伟大梦想,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鼓舞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周围,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甲、乙、丙、丁同学分别从哪些角度揭示了文化的作用?(12分)4、(12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及归纳、概括能力。

在仔细阅读和理解四位同学的观点的基础上,从文化作用角度揭示每个观点所蕴涵的文化生活的道理即可。

答案:甲同学的发言表明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乙同学的发言表明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丙同学的发言表明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若答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丁同学的发言表明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前面我们接触过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两个模块,这学期我们要学的课程 文化生活。如果说经济生活的主题是物质财富的创造,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根本利益的保障,那么文化生活的主题就是精神家园的耕耘。走进社会,走进生活,我们无时无处不感受到文化的存在。我们经常听说某某是 文...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学科 政治必修3 编号 1 时间 2012年9月班级 组别 姓名 课题 文化与社会 编制人 杨家林审核人 高一备课组下科行政 刘彦 一 考纲。文化与社会 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文化的形式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与经济 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二 命题趋势 主 客观题都可以考查,尤其要注意 文化的作用 文化与经...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课前预习篇 一 自学整理 利用课上时间,阅读教材p4 12,在书上划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一 体味文化。1 文化 万花筒 看教材p4 5 体会 1 文化形式。2 文化现象 无时不在。3 文化特色 不同区域的文化各具特色。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 也有不同的 人人都有自己的 2 文化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