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荡》教学案例。
广东省深圳市北大附中南山分校刘建雯。
【课文背景资料】
1、孙犁与“荷花淀派”: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孙犁,河北安平县人。其作品大部分是**和散文,不少篇章都具有抒情诗的艺术魅力,最能代表这种风格的是作者的名篇《芦花荡》。《芦花荡》写于194年。
发表后,在文学艺术界影响很大;有许多作家都努力探索其写作技巧,并在艺术实践中体现其风格,不久便形成了一个文学流派。这个流派被评论界称为“荷花淀派”。其代表作家有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等。
“荷花淀派”的作品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情节生动,语言清新、朴素,富有节奏感,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有“诗体**”之称。我国杰出的语言大师、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运动的领导人之一茅盾在评介孙犁时说过:孙犁有他自己的一贯的风格,“他的散文富有抒情味,他的**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绝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多风趣而不落轻佻”。
2、著名美学家朱光潜的《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的片段:
一个人不欢喜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一部好**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首诗看。
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致。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不爱好诗而爱好**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所以他们看**和戏剧,不问他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他们最爱读的**不是描写内心生活或者社会真相的作品,而是《福尔摩斯侦探案》之类的东西。爱好故事本来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如果要真能欣赏文学,我们一定要超过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要超过对于《福尔摩斯侦探案》的爱好,去求艺术家对于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
第一流**家不尽是会讲故事的人,第一流**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树搭成的花架,用处只在撑持住一园锦绣灿烂生气蓬勃的葛藤花卉。这些故事以外的东西就是**中的诗。读**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就像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
3、说过程: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是听课文录音,介绍作家孙犁。
第二课时,分析人物性格,采取了辩论的形式,讨论主人公是否是一个英雄。结论:老人的英雄行为表现在各个方面。
⑴他是一个自信又自尊的人。课文描写他为部队运送粮食、护送干部,从没有出现过意外。当他这一次送两女孩时,一女孩受伤,就使他感到无脸见人,决心为受伤的大菱报仇。
这是他自信又自尊的表现。
⑵他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他六十多岁了,深夜独自一人出入芦花荡,神出鬼没,不带一枝枪,负责淀内淀外的联系,这是他机智的表现。特别是他单身一人,设下计谋,痛打十多个鬼子,更是他有勇有谋的表现。
⑶他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他与小女孩无亲无故,在护送中他与尽了力,但对小女孩的负伤,他是那样的自责,这表现出的是对小女孩、对自己同胞的爱。而痛打鬼子则是体现了他对敌人的憎恨……
作者表现了这样一位无名的老头还有什么深意?
⑴他没有姓名,因为他代表着千千万万个与他一样的普通的抗日英雄,像他这样的英雄很多很多。
⑵作者在他身上体现出来的英雄品质,正是喻为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中华民族是坚强不屈的民族。
第三课时是重点内容,把这一课定位在孙犁**特色的欣赏上。
【教学过程】
一、环节一──分组用简洁的话叙述**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我们的队伍驻扎在苇塘里,里外交通(运送粮草,护送干部)全靠一个近六十的不带枪的非常自信的老头子。一次,他护送两个女孩进苇塘,被鬼子发现,一个女孩受了伤,他觉得丢脸,发誓要报仇。他诱敌进入他的埋伏圈,用锋利的钩子钩住鬼子并用竹篙痛打,消灭了十几个日寇。
各组补充,教师明确: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护送;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复仇。
二、环节二──欣赏**诗歌般的语言。
孙犁**的特点淡化故事情节,他的诗体**有强烈的抒情性。他所叙述的故事是抗日根据地很平常的故事,如果我们读**仅仅满足于看他的故事,收获的就会很少。著名学者朱光潜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读**?
明确:去求艺术家对于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
他还有一个精妙的比喻:第一流**家不尽是会讲故事的人,第一流**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树搭成的花架,用处只在撑持住一园锦绣灿烂生气蓬勃的葛藤花卉。这些故事以外的东西就是**中的诗。
读**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就像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
明确:欣赏**主要欣赏**三要素的另外两个:环境和人物。
诗有什么特点?语言优美凝练,形象,有韵律,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抒情性,分行……
我们就来寻找《芦花荡》那一园锦绣灿烂生气蓬勃的葛藤花卉。
**中环境描写哪些语言富有诗歌的韵味呢?
环境描写的句子:
1、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明确:“敌人”“炮楼”,点明了环境的气氛,而“星星也像浸在水里”,像“要滴落下来的样子”渲染了淀水的晶莹明澈,星星倒映在淀水里,随着微风的轻拂激起层层涟漪,使得星星也闪烁不定起来,因而给人以“要滴落下来”的幻觉。这样优美的自然环境,是多么令人赏心悦目啊!
可是,敌人侵占着我们的大片国土,在这美丽的苇塘四周,敌人的炮楼林立,封锁和监视着这片革命根据地。白天,这里一片死寂,连水鸟也“紧紧藏到窝里躲避”了,只有到深夜,才能听到它们“飞动和唱歌的声音”。这里是一个反衬用水鸟的声音衬托白洋淀的宁静。
把读者引到一个特定的环境和气氛之中,很自然地成了后边故事的铺垫,艺术上融情人景,寄寓着作者沉沉的情怀。
2、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3、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
4、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
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
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
(分行同学朗读品味诗一般的语言。)
5、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6、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7、初夏的小麦黄梢,中秋的高粱晒米。雁在她们的头顶向南飞去,不久又向北飞来。(诗意盎然的暗喻着时光的流逝。)
8、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9、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
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朗读品味诗意。)
明确:作者用沉静从容的姿态,清新明快地语言,抒写芦花荡地美丽风光,作者乐观的笔调和对美的歌颂给抗战中的军民以莫大的精神鼓舞,这正是:生活如此宁静,岂容日寇蹂躏;江山如此多娇,岂容鬼子践踏。
三、环节三──人物的诗意。
浪漫传奇的人物,诗意的栖居: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像一个没事的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是别人高兴的事(悠然自得)。
语言: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顶真的手法回环往复。)
“不怕,洗一洗吧。
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
不怕,他打不着我们”
(镇定自信乐观。像诗歌一样的一唱三叹。)
浪漫的战斗:没有血肉横飞,没有硝烟弥漫,甚至激烈的战斗充满了荷花的清香。
酣畅淋漓的敲打老玉米──丰收的快乐──浪漫的想象。
过于自信,自尊缘于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如果没有侵略者,老人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悠然的垂钓,丰收的满足促膝的儿孙……
作品高昂浓重地表达出来的是一种战胜敌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情绪。
我们发现**的诗意还很多,比如语言的色彩美,叠音词的节奏美,人物的朴实美等等。你一定对《芦花荡》感受很深,用这样两句话写一段话后一首诗:
1、假如我是一只飞鸟。
2、假如我是一棵芦苇──读《芦花荡》有感。
说明:这一环节为练习拓展,大约需8分钟。(5分钟写,3分钟交流。)
【附】假如我是一只飞鸟。
──读孙犁《芦花荡》
我,原本是属于天空的。
芦花荡的天空。
幸福地盛满了我的每一个微笑。
或是。每一颗泪。
原本已属于昨天。
现在我只能在这儿。
从密密的芦苇中拨开苇叶。
看着天空的高度。
感受着我与幸福的距离。
夜,成了我与黑的舞会。
趁着这难得的寂静。
我尽情歌唱,尽情舞蹈。
尽情享受那被惊恐所围绕的。
可怜的快乐。
大地之母啊,让那黎明迟一点儿来吧。
迟一点,再迟一点……
风依旧在吹。
夹杂着的。却是血腥的味道。
一片紫色的芦花飞了起来。
却被无辜地染上了一道道触目惊心的红。
炮楼里的人。
最终还是用枪把白洋淀组装成了悲剧。
天空是什么颜色。
忘了。阳光是什么颜色。
忘了。躲在芦苇深处的我。
只是隐隐约约地记得。
曾几何时。我在一片没有边际的地方。
飞过。【结束语】
今天我们收获了很多,在灿烂的花卉中流连驻足,不忍离去,因为美是人人都向往的,这正是孙犁“诗体**”的魅力所在。
【说明】以欣赏课的形式出现,重点放在欣赏**的语言上,这是一个高起点,对学生阅读**有了一个正确高雅的导向。
《芦花荡》导学案第一课时
芦花荡 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读熟课文,概括文章主要时间,再次基础上复述课文。2 分析人物性格,学习从人物的语言 行为 肖像 神态来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知识链接 1 作者孙犁,现代 家 散文家,被誉为 荷花淀派 创始人。荷花淀派 也叫 白洋淀派 孙犁的 以抗日战争时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
《芦花荡》导学案第一课时
主备人 薄传玺二备人 周次 学习目标 1 积累字词。2 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3 把握故事情节,掌握解读叙事性作品的方法 思路。4 赏析文中 老头子 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英雄性格。学习重点 难点 掌握解读叙事性作品的方法 思路。学习英雄们不怕艰险 豪迈乐观 斗志昂扬的英雄品格,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芦花荡》第一课时导学案
芦花荡 第一课时 导学案。一 学习内容。1 识记 理解本课的生字词。2 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内容。3 初步感受到作者的写作意图。二 课前自学。1 一句话概括本文内容。2 人物 在文中勾画出描写 老头子 的句子。描写人物 老头子 用了哪些方法 运用想象体会 老头子 在情节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心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