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一课讲义及习题

发布 2023-11-13 20:57:11 阅读 8152

历史必修二——古今中外的经济史。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经济问题是国家问题之根本。

与历史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相比,其主要内容有哪些呢?

必修ⅱ教材基本线索和整体结构。

1)纵向线索:从中国古代农耕经济讲起到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再到20世纪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以及中国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结束于经济全球化日趋明显的现状。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即现代化的进程。

2)横向线索:本册教材展示了历史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并着重分析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从全球文明的角度考察世界历史, 从世界各地域、民族、国家间的互动联系角度揭示人类文明的演进,即全球史观。

总之,生产力发展(现代化)和人类社会交往的发展(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两根主轴。

学习方法点拨:

如何学习经济史?

从涉及的内容来说,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对外**的发展及经济政策、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等。

从知识掌握的层次看,主要包括总体特征、经济发展原因、表现及影响四大块。

国内史学界一般将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大阶段。

所谓原始农业是指人类社会早期最原始、最简陋的农耕生产。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大致属于这个时期。

传统农业则以铁犁牛耕、精耕细作为其典型形态。整个封建社会都属于传统农业。

至于现代农业,一般是指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化后出现的农业现代化,它首先发轫于西欧,然后向世界各国扩散。我国的现代农业一般认为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形成,至今还在进程之中。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农业手工业商业古代经济政策)

单元结构。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精耕细作的特点与男耕女织的模式。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领先世界,多种经营,是农业经济的补充。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不断发展,是农业经济的补充。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 ——封建土地制度与维护自然经济的政策。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早期的农业生产 ——原始农业的起源与特点。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传统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早期农业发展状况如何呢?

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

耕作工具:石刀、石斧、石犁。

种植作物: 粟、水稻。

1、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三大中心)中国是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1)原始农业经历了从采集经济种植经济的发展

2)农业区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3)农作物结构:北粟南稻。

4)家畜饲养业兴起:六畜、生肖纪年。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2、表现:半坡遗址出土的磨制石斧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

3商周时期农业取得怎样的发展进步?

工具:耒耜石锄石犁青铜工具。

耕作技术: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

作物种类:粟稻黍稷麦桑麻

4、意义:生活方式改变:从迁徙走向定居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问题:中国古代农业是怎样完成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演变的?请学生答复。

原始农业出现(时间)一万年左右。

原始社会:刀耕火种(火耕)

商周:少量青铜,主要是“耜耕”或“石器锄耕”。掌握施肥、灌溉、除草、治虫等技术。

西周:后世农作物多已具备;人们从频繁迁移开始走向定居。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开始形成,汉朝以后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4、推动整个发展过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根本原因是:

生产力的发展。突出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施肥、灌溉技术的掌握和提高以及农作物种类的丰富等。

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我们评价历史现象的根本标准。

5、古代农业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练习: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ca.铁犁牛耕 b.个体农耕 c.刀耕火种 d.石器锄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我们的先民最早发明的下列农具是用于 ( a )

a.松土 b.播种 c.收割 d.割草。

3、我国古代的耕作方式“耜耕”比“火耕“进步,主要表现( a )

土地挖的深土地翻的松。

土壤的熟化过程加快 ④耜耕的土地可以多种一两年。ab. ②

cd. ①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什么是“精耕细作”

精耕细作是现代人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和主要耕作方式。包括改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的一系列技术措施。精耕细作的基本要求是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争取高产。

具体说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或劳动,采用新的技术措施,进行精致的耕作,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

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为什么要精耕细作?

1. 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是个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

2.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与不利的自然条件的斗争中所创造出的巧妙的农艺。

3.与中国地主制下农民是分散的小土地经营,有着较多的人身自由和经营自主权有关。

4.与逐步形成的由局部到全国性的人多地少的格局有关。

1.耕作工具的进步。

1)春秋战国时,开始使用铁农具与牛耕并逐渐推广。

2)西汉时的耦犁与犁壁,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

3)隋唐时江东出现曲辕犁,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为后世所沿用。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铁犁牛耕(精耕细作)

评价:积极性:促进农产品亩产量提高,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局限性: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革命性的发展。

农具的革新和演变。

1)材质:石、 木、 骨(原始社会)→青铜(夏商周)→铁器(春秋战国开始)

农具的革新和演变。

二牛抬扛(耦犁) →一牛挽犁。

2)动力的变化:人力——畜力(牛)

3)构造的变化:直辕犁→曲辕犁;省力的同时控制耕地的深浅,提高耕地的质量。

曲辕犁:三处重要改进:一是把长直辕改成短曲辕,犁架变小,便于回转,节省畜力;二是增加了犁评,使犁箭可上可下,可以适应深耕和浅耕的不同需要;三是改进了犁壁,将翻起的土推到一旁,并能翻覆土块,断绝草根生长。

这是唐朝劳动人民对耕犁的重大改进,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

2.耕作技术的进步。

1)春秋时期的垄作法。

垄作法,又叫畎亩法,由畎和亩两部分组成。畎是沟,亩是垄,畎亩法也就是一种垄作法。这种耕作法对于土地的利用包括“上田弃亩,下田弃畎”两种方式。

它的特点是:在高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而不种在垄上,这不叫做“上田弃亩”。在低田里,将作物种在垄上,而不种在沟内,这就叫“下田弃畎”。

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墒;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排水防涝,且有利于通风透光。

2)西汉时的代田法。

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在同一地块上的田垄隔年代换﹐所以称作代田法。

3)魏晋南北朝时北方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耕作制度的发展。

1)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

2)宋朝以后,江南形成了稳定的一年两熟制(稻麦轮作),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

.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

1)水利工程:

战国的都江堰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汉朝的漕渠白渠龙首渠。

都江堰建于公元前三世纪,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

边疆地区的坎儿井。

坎儿井起源于2024年前的汉代。它的特点是利用地面坡度引取地下水自流灌溉。据统计,吐鲁番盆地有坎儿井1237条,实际使用853条,总长度超过5000公里,总出水量每秒约10立方米。

坎儿井由坚井、地下暗渠、地面明渠、涝坝四个部分组成。竖井最深的在90米以上,一般长3—8公里,最长的达10公里以上,年灌溉300亩,最好的年灌溉可达500亩。

水利事业的发展

黄河的治理:两汉之际,黄河在魏郡地方夺汴河河道入海。公元69年,汉明帝任用王景治理黄河。

王景采取河、汴分治而又统筹兼顾的方案,使河不侵汴,各安其道。这次治河使桀骜不逊的黄河安流将近800年。“王景治河,千载无患”。

(2)灌溉工具:

曹魏时的翻车:(人力)

唐朝时的筒车:(水力)

宋朝出现的高转筒车(水力)

明清时的风力水车(风力)

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

千匝万匝未停。禾苗待我灌醉”

唐《调笑令》

历史必修2第一课

第1课精工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设计 王承先张丽丽 2012.2.8 学习目标 说出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总结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预习学案 一 阅读课本第一目,回答以下问题 1.神农氏的传说反映了什麽问题?根据课本第一段小字 2.中国传统农业是怎样分布的?主要种植什么农作物...

历史必修三第一课

第1课孔子与老子。学习目标 1 1.了解儒家 道家学派创始的背景。2.熟记孔子与老子的主张思想。3.掌握孔子的政治 教育思想以及老子的哲学 政治思想。自主学习 15 巩固目标 25 要点一 孔子的思想体系。材料一 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 材料二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历史必修二导学案第一课

上中高一历史导学案。主备人夏西才参备人杨康审阅人苏晟班级姓名。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学习目标 1 知道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技术。2 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制度和耕作方式。3 知道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4 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重难点 重点 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