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第一课

发布 2023-09-12 16:35:51 阅读 4473

第1课孔子与老子。

学习目标】1′

1.了解儒家、道家学派创始的背景。

2.熟记孔子与老子的主张思想。

3.掌握孔子的政治、教育思想以及老子的哲学、政治思想。

自主学习】15′

巩固目标】25′

要点一:孔子的思想体系。

材料一: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材料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

善矣”—《论语》

材料三:“以智治国”··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道德经》

1)材料一中孔子所谓礼的实质是什么?

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或适应和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的道德规范)。

2)据材料一的观点并结合孔子所处的时代,指出孔子的政治倾向。

维护奴隶制度。

3)概括材料。

二、三在方式上的不同点。

相同点:都为统治者提供治国的方案(或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不同点:孔子重“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要点二:老子的主张思想。

1、老子对中国文化发展的积极影响,主要在于( )

a.强调人们必须遵守社会秩序,要克制自己 b.提出了“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

c.主张“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

d.指出任何事务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段文字反映了老子的( )

a.辩证法思想 b.“道”的基本概念 c.“无为”政治主张 d.“以弱胜强”的观点。

要点三:孔子与老子的思想评价。

1、孔子政治思想政治思想的积极性与保守性。

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 其中,“仁”的思想,对于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的作用,对现代所提倡的人本理念也具有借鉴作用,其改良政治的主张,也体现了与时代同步的精神。其“礼”的思想带有承认等级和阶级剥削、压制人民斗争的消极性,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把它作为进行阶级压迫的思想工具。

2、老子的智慧体现在《道德经》中,其中包含哪些耐人寻味的哲理?

认识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道是万物本原、辩证法、无为而治。

1)**宇宙自然的本源和规律——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是凌驾于天的世间万物的本原,是一个高度抽象、概括的、普遍的、无所不包的最高哲学概念。

2)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矛盾的双方可以自然地相互转化。

教材拓展】解读《论语》中的仁、礼、鬼神观。

一)“仁”。《论语》中“仁”字出现105次。会意字,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做人的道理。根本点“爱人”,即体贴、关心、尊重别人。

基本方法——忠恕,即推己及人。恕,推己及人的否定之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推己及人的肯定之意。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表现:对统治者: “爱人” “为政以德” 民本;对普通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后人概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谐

特点:通过人际关系的和谐来稳定社会秩序。

升华:仁是内在的美德和修养。

二) “礼”。《论语》中“礼”字出现75次。狭义:周礼(分封制、宗法制)

广义: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基本方法:第一,“克己复礼”,第二,“正名”,即按周礼,将混乱的社会秩序和等级名分矫正过来。

思想之三,中庸思想 “执其两端而用乎中”指既不过分,也不走极端,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凡事掌握好分寸,恰到好处。

仁”“礼”“中庸”研究的是人与社会——人道。

积累内容】4′

孔子思想:核心思想——“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哲学思想—— 对鬼神敬而远之。

政治思想—— 主张“为政以德”;以礼治国。

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

教后反思】

历史必修2第一课

第1课精工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设计 王承先张丽丽 2012.2.8 学习目标 说出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总结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预习学案 一 阅读课本第一目,回答以下问题 1.神农氏的传说反映了什麽问题?根据课本第一段小字 2.中国传统农业是怎样分布的?主要种植什么农作物...

历史必修3复习第一课

第一课 百家争鸣 和儒家思想的形成。1 百家争鸣 的概念 百家争鸣 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 百家 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 艺文志 上主要分为儒家 墨家 道家 法家 阴阳家 杂家 名家 纵横家 兵家 家等十家。所谓 争鸣 是指当时代表各阶级阶层,各派政治...

历史必修三练习题第一课

一 选择题。1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 蜂出并作,各引一端 出现了 百家争鸣 的局面。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 社会大变革使思想界非常活跃。各国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学在官府局面的改变,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科技生产迅速发展,唯物主义战胜了唯心主义 a 都正确。b 都不正确。c 正确,不正确。d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