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背影》第一课时

发布 2023-11-12 10:50:07 阅读 1935

8《背影》教案。

一.课型:新授课。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抓住“背影”这一感情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学习文章中朴实的语言风格。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体味文章所表现的父亲的深深的爱子之情,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味并准确理解文章所表达的父子深情。

难点:理解描写父亲“背影”的细节,体味作者为之感动落泪的表层和深层原因。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

五.教具:小黑板。

六.板书设计:

怀念父亲,惦记背影;⑵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父子分手,惜别背影;⑷别后思念,再现背影。

表达的中心:父疼子,子爱父,——父子情深。

七、教学时间: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不经意的细节,会引发我们内心的感动。比如:春天树尖上长出了第一片嫩芽,秋日里远处传来的一首怀旧的老歌,周六回到家,父母早已为我们准备了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这样的事,也许还有很多很多。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令人感动的文章《背影》。

二、课前预习检测:

1、作者介绍:《背影》是朱自清早期散文的代表作,***同志曾在朱自清逝世四十周年时为他题词,放题词。这是对朱自清一生的学识品格和人生追求的高度概括和真实写照。

2写作背景:

这篇课文追忆了作者在八年前,在北大读书时经历的家庭变故。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是: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奔波劳碌,谋事艰难,在他们心头笼罩着一层不散的愁云。

三、整体感知:

1、本文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回答:父子浦口送别。

2、全文共写到父亲几次背影?表达了什么中心?

四写背影。⑴怀念父亲,惦记背影;第一次是开篇点题“背影”,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

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第二次是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父亲胖胖的身躯,步履艰难,蹒跚的走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又催人泪下。

别后思念,再现背影。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与文章开头呼应。

表达的中心:父疼子,子爱父,——父子情深。

四、思考讨论:父疼子。

1、 在送行过程中,父亲为儿子做了哪些事?

答:亲自送行,照看行李,讲定价钱,送子上车,拣定座位,叮嘱儿子,嘱咐茶房,为子买橘。

体现:细心关照,周到入微。

2、 其中哪一件事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答:望父买橘见背影。

3、 朗读,分析这一部分。

4、 父亲的穿戴:黑、深青——家境不好,心情忧伤(黑色给人压抑沉重的感觉,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

5、 走路的姿势:蹒跚——年纪较大,腿脚不便 (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

6、 爬月台动作:探攀缩倾——行动不便,步履艰难 (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

7、 父亲对儿子的关怀,除了为儿子做了这么多繁琐细小的小事以外,还以什么方式表达这种关爱?

答:父亲的语言。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⑵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⑶我走了,到那边来信!⑷进去吧,里面没人。

体现:怜惜体贴,依依不舍。

五、课堂小结:体会了浓浓的父爱。

六、作业设计:

1、生字、词语巩固。

2、预习课文,分析子爱父的具体表现。

七、教学反思。

背影 第一课时

背影。一 教材分析。1.朱自清散文的特点就是语言朴素自然,清新隽永,意境优美,感情真挚 敦厚。这些特点的把握,必须建立在一个 读 字上。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分三步进行,这三步的基础就是 读 1 读课文,分析文章结构线索。2 读课文,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3 读课文,领会作者语言特色。2.在 读 讲课文...

背影第一课时

献县现代私立学校讲学稿。八年级教学时间 8月21日主备人 宋冬艳课题 背影第一课时课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 1.解决本课字词,了解作者。2.有感情地课文,整体感知,初步把握文章的中心。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生活中时时有感动 处处有感动,他有时是一种声音,有时是一种色彩,有时是一种状态,有时可以是一种场...

背影第一课时

一 背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文记叙事实,不加任何修饰渲染的朴实自然的语言。2 体会本文表现的民族传统美德,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教学难点 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轻松预习 一 背景材料 朱自清的父亲,名鸿钧,字小坡。人称 小坡公 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