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一课第一框学案

发布 2023-11-11 21:40:02 阅读 4445

第一课第一框体味文化。

一、学习提纲(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文化“万花筒”

1.文化形式:多种多样。

2.文化现象: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文化现象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文化现象即文化具有普遍性。

3.文化生活: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生活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二)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1.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精神现象。

1)内涵:“文化生活”的“文化”是相对于而言的人类全部及其。

2)外延: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的部分。

3)广义上的“文化”与狭义上的“文化”的不同:

前者指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及其创造的和后者专指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的程度。

我们所讲的“文化生活”中的“文化”,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是同的。它既不同于那种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那些狭义的“文化”。

2.文化的特点: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1)文化是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才有文化,文化是。

2)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特别是通过参与接受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精神产品离不开。

(三)文化的力量(作用)

1.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都属于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都是。

2.文化的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和的历史中。

二、课堂**。

1.判一判:不同区域的文化没有共同之处。(

提示:错误。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有各自特色,又有共同之处。

2.判一判: 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所以一切现象都是文化现象。(

提示:错误。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3.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提醒:文化具有双重性。先进、健康的文化对人和社会具有促进作用;落后、腐朽的文化则对人和社会起阻碍作用。

笼统地认为“文化促进人的发展、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忽视了文化的双重性。

4想一想: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吗?

提示: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而“精神”转化为“物质”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人的实践,如果没有人的实践,精神永远是精神,精神不会自动转化为物质力量。

三、典型例题分析。

1.为了更好地传承徽州文化,黄山市启动“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有关专家指出,这样做不仅可以守住古村落、古民居的“筋、骨、肉”,还可以传承徽州文化的“精、气、神”,真正使古村落、古民居流传后世。这说明( )

a.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b.社会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

c.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d.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材料强调古村落、古民居对徽州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即物质载体对文化的影响,b项符合题意;a、d两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民居”与文化的关系,而非文化的创造与产生,c项不符合题意。

2、电视连续剧《钢铁年代》以工业建设史为大背景,通过鞍钢工厂甚至幸福大院这个小窗户,透过主人公的命运和人生,让观众得以一窥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鼓舞着有梦想的人们坚持不懈,勇敢前进。这表明( )

a.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b.文化推动社会发展。

c.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d.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答案c。解析《钢铁年代》属于文化作品,通过**《钢铁年代》鼓舞着有梦想的人们坚持不懈,勇敢前进。这表明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c项符合题意;a项与题意不符;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先进文化推动社会发展,b项说法错误;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d项说法错误。

四、模拟高考题。

1.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a.太阳和月亮 b.长江和黄河 c.泰山和黄山 d.长城和故宫。

2.晋东南一带的民歌,调式古朴;晋东北地区的民歌,音调高亢,有雄浑之感;晋南地区的民歌,时代气息浓郁,感情热烈;晋中地区的民歌,灵活自由、富于变化。山西民歌的这些特点表明( )

a.不同区域的文化具有各自特色 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d.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3.在陕北地区,以往由于交通不方便,这里的生产、经贸全靠驴、骡驮运,脚夫们长期行走在寂寞的山川沟壑间,便顺乎自然地以唱歌自娱,逐渐形成了一种风格鲜明的山歌品种——“信天游”。这表明( )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作品直接产生于人民大众。

c.只有民间艺术才有持久的魅力 d.不同区域文化各有特色。

4.我们通过电脑网络、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都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这说明( )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b.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c.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5.20世纪末,四川全兴集团宣称,在对成都锦江水井街的酿酒车间实施环保改造时,发现了600年前的古代酿酒作坊遗址。于是他们追溯历史,把文化掺在酒里卖,抓住多次文化事件树立水井坊品牌形象,仅仅用七年时间便取得了骄人的营销业绩。这表明( )

a.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b.文化作为精神力量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c.文化对社会发展始终具有积极的作用。

d.文化作为精神力量是物质力量的反映。

6.15岁的广州中学生陈想突然萌发出“我要办春晚”的念头并迅速组织实施,这场由中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独具创意的春晚,很快受到包括cctv在内的全国百余家新闻**、青春杂志和门户**热捧。“中学生春晚”随即成为热搜词和广州高考调研试题。中学生春晚在酷六网独家首发不到两小时点击超过三万。

材料反映了文化的哪些特点?

答案:1——5:daaab

6.(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中学生春晚”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中学生实践的产物。

2)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中学生春晚”有利于培养当代中学生的文化素养。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中学生春晚”的**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学案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第一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课前预习案 我的预习 一 当代文化生活素描。1 当代文化生活的特点。随着和的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日趋多样化,当代文化生活日益呈现出的特点。2 文化生活色彩斑斓的原因。1 现代的发展 2 社会主义的发展。二 文化生活的 喜...

文化生活第一课第一框练习

文化与生活。时间 45分钟满分 100分。一 选择题 每小题4分,共60分 1 2015 厦门期末 张大千创作的 庐山图 气势磅礴,青绿水墨淋漓,晖映交融,以艺术形式形象地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这说明 a 自然美离不开人的艺术创作。b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一种特有现象。c 文化通过艺术作品产生强大精神力...

文化生活第一课学案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一框体味文化。学习目标 1 体味身边的文化 2 文化的含义 文化的特征 3 理解文化的社会作用。学习重点 文化的特征。自主学习 1 文化 万花筒 1 文化现象。2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 人们的文化生活呈现出各自的色彩。2 文化是什么 1 文化 的内涵 文化 是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