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之旅》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案背景:《登月之旅》是《探索宇宙》单元的第一课,月亮是地球的近邻,是太空中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向往能插上翅膀,飞出地球,探索宇宙的奥秘。
在古代,嫦娥奔月的神话表达了人们飞向月球的美好愿望。本课的内容编排,遵循人类认识月球的历程,一步步在学生面前展现月球的特点和人类探索月球奥秘的足迹。
教学课题:本课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单元探索宇宙》中的第1课。
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
了解月球的有关知识,对月球基本情况的了解是学生学习月球知识的基础。第二部分:解释环形山的形成。
第三部分:了解“阿波罗登月计划”及所取得的成就。第四部分:
了解人类将来对月球的开发。
教学方法:**发现法、实验探索法、小组讨论法等。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能利用多种途径或**搜集关于月球的**、录像和文字资料。
能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源按要求进行筛选。
能够模拟月球环形山形成的实验。
科学知识。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和所取得的成果。
知道环形山的形成。
了解宇航员是怎样在月球上开展科学**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人类登月工程和探索火星工程的伟大。
意识到入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不断向未知领域探索的。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
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认识宇宙的帮助。
教具、学具准备:
有关月球的**、文字及影像资料等,沙盘、大小不一的石子、记录纸、牙签、尺子、手电筒等,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人类登月工程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刺激感官,提出问题,引发**欲望。
说明:我上这堂课正好是国庆节后,我决定就用这个节日作为引子,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开场。
1、谈话:国庆节刚过,同学们都到哪儿去玩?告诉大家,老师也和同学们一样喜欢利用节假日出去旅行。
(让孩子们感觉到老师也和他们一样喜欢“玩”,这样他们就会把老师归为他们同一“群”,消除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增加师生之间的亲切感,有利于科学**活动的展开。)今天,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到一个特别的地方去旅行吗?好,那么现在我们一起踏上这神秘的登月之旅吧!
(板书课题:登月之旅)
2、组织学生**一段美丽月色的**。
1)同学交流收集到得资料,你知道月亮有哪些名称和雅号吗?****,出示:
夜光、素娥。
冰轮、婵娟。
玉盘、嫦娥
玉兔、玉轮、玉蟾、桂魄、蟾蜍、顾兔、玉弓。
玉桂、玉钩、玉镜、冰镜、玉羊、广寒宫。
2)交流预习情况:你还知道月亮的哪些古老、动人的传说?
生: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
师概括嫦娥奔月的故事,其他故事学生可课后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让学生融入既熟悉又陌生,既亲切又神秘的溶溶月色,让学生用感官来触动心底对月球的那种神往,从而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这是科学**的第一步,也是进行科学**的关键的一步。学生能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研究的起始,教师的适**价,激发了学生的**欲望,从**的开始就享受到成功感。
2、调查月球概况,交流探月登月历程、登月条件。
1、月亮,这个地球的近邻,是茫茫太空中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向往着能插上翅膀,飞上月球,撩开它神秘的面纱。为此,人类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2024年,意大利的伽利略用望远镜观测月球,并绘制了第一幅月面图。
2024年,**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使用火箭发射宇宙飞船的设想。
2024年,美国戈达德预言火箭能克服地球引力到达月球,开创了航天飞行的时代。
2024年,前苏联发射的“月球3号”探测器绕过月球,第一次拍摄到月背**。
2024年, 美国的阿姆斯特朗等乘“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于7月21日成功登上。
月球表面。。。
2024年12月2日1时30分00.344秒,“嫦娥三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2、你对月球有哪些了解?你是从**知道的?(书本上的这些知识又是从**来的?)
合作**:1、月球的体积与地球相比有多大?
2、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有多远?
3、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
4、月球上有空气、水、动物和植物吗?
5、月球的资源情况?
月球的体积与地球相比有多大?(**幻灯片)月球是地球的49分之一。
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有多远?38.4万千米a.航天飞机需要13.5天。b.火车需要80天。c.步行需要11年。d.无线电波1.3秒。
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师出示课本内容: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撩开月亮神秘的面纱。
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利用自制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300多年来,科学家一直认为环形山是由于火山喷发所形成的,直到大约50年前,科学家们得出了新的结论:这些环形山是由于来自宇宙的流星和陨石撞击而形成的。
(**环形山**并介绍环形山)a.出示月球的环形山**与的确的陨石坑**,思考: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由此可以推测出…
提问:你们可以设计相关的实验来验证你们的猜想吗?等会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设计的方案最完整?
师提示:你们准备怎样做?需要哪些材料?
这些材料分别相当于自然状态下的什么?应该仔细观察些什么?并需要注意些什么?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注意石块的大小和坑面积的大小、石块扔下的高度[力度]与坑面积的大小都有关系,实验时要控制好变量。)
学生交流设计方案。
注意:石块的大小和坑的面积,石块扔下的高度与坑面积的大小都有关系。
讨论并交流怎样用手电筒光(直射和斜射)细沙上的石子坑,观察石子坑影子的变化效果最好?
学生分组模拟实验“流星撞击月球表面”,研究环行山的形成,并填写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请按预想的方案做实验,并仔细观察,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小组交流评价实验结果。(孩子们在交流研讨中,不仅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而且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会产生一种喜悦感和成就感,同时感受到与他人讨论、**的乐趣,渗透科学研究成果与他人共享的思想,培养了他们的科学志趣。老师是科学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伙伴,对学生在科学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积极营造民主的学习、交流氛围。
)观察实验:
先用手电筒的光直射在沙盘“环形山”上,然后再慢慢的斜过来照射,仔细观察沙盘“环形山”影子变化的情况。
思考:在什么日子观察月球环形山的效果最好?是每月的农历十五还是每月的初。
七、八和。二十二、二十三左右?为什么?
月球上有空气、水、动物和植物吗?生:暂时没有。
(师出示ppt: 当月亮神秘的面纱被撩开后,人们发现,月亮其实并不美丽。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液态水;月球表面温差很大,最高可达100摄氏度,最低可降至零下170摄氏度。
有趣的是,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的1/6。)
月球的资源情况?(月球有丰富的矿藏,据介绍,月球上稀有金属的储藏量比地球还多。月球上的岩石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富含铁、钛的月海玄武岩;第二种是斜长岩,富含钾、稀土和磷等,主要分布在月球高地;第三种主要是由0.1~1毫米的岩屑颗粒组成的角砾岩。
月球岩石中含有地球中全部元素和60种左右的矿物。)
3.教师概括:
科学家们还发现,月球像地球卫士一样绕地球环形,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27.3天。
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施登月计划,终于在2024年7月16日,3位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号”飞船以每小时40000千米的速度奔向月球。3天后,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阿尔德林离开指挥舱,驾驶登月舱成功登上了月球。阿姆斯特朗激动地说:
“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对人类来说,这是巨大的一步。”
设想:2024年的某一天,如果你是“神舟16号”飞船的指挥者,将要开始登月之旅,出发前需要准备些什么?将你的设计方案讲一讲?
小组交流、汇报。
小结:要登上月球,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希望大家从现在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祖国的登月工程出力。(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三、巩固拓展。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复习
登月之旅。1.嫦娥奔月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们盼望登月的梦想。2.太阳落山后,月亮就是天空中最明亮的天体了。3.意大利物理学家 天文学家伽利略利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环形山 高地和 月海 4.第一个用望远镜观察月球的是意大利的物理学家 天文学家伽利略。5.伽利略开创了人类对月球的科...
第四单元第一课
教案检查签名。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爱护水资源。主备人 刘艳。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 和危害。2 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明确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调查采访 查阅文献 网上搜索等方法,收集有关水资源及其利用 保护等信息 2...
第四单元第一课听写
1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2 西周改革了商朝的制度,发展并完善了礼乐文明,该制度主要包括分封制 宗法制 礼乐制度。其中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它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继承权力的制度。3 诗经 中所唱的诗句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