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
1、出示(后羿射日,女娲造人,夸父追日,嫦娥奔月)读一读。这是什么?
2、小朋友知道可真不少,那这些故事和我们平时读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故事的主人公都是神,写的是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都是虚构的。)
在远古时代,科学不发达,人们对很多自然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于是就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些有超凡能力的神,而这些和神有关的故事,我们就把它称作:神话故事。
3、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就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神话故事,题目是:《开天辟地》,读题。辟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开辟,打开)开天辟地我们现在还常说成开辟天地。
4、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是谁开天辟地?请学生直接回答。盘古就是开天辟地的一个大神。)…
小朋友们提的问题都很好,老师和大家一样有这样几个问题:
盘古为什么要开天辟地?他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
二、理解词语。
1、老师看到有的小朋友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读一读这个故事了。好,那就请小朋友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个故事,请小朋友认真听,仔细看。
一)学习第一组词串。
1、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前,宇宙是怎样的呢?到课文中去找找有关词语。(混沌一团,黑暗混沌)混沌是什么意思?
(模糊不清)出示**:看,天与地交错在一起,就像一个大鸡蛋里,蛋清与蛋黄混作一团。
2、这正是因为天和地还没有分开,用书上两个字来说,此时的天地是——合拢的。
出示:合拢读。
3、随着盘古的醒来,宇宙发生了变化,合拢的天地——出示:裂开、崩裂。
读一读这两个词,比较一下哪个裂得更开?(崩裂)
想象巨石崩裂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用你的朗读来区别它们。
4、山崩地裂中,像“大鸡蛋”一般的宇宙出示:破碎。
天和地终于分开了,带着你独特的感受来把宇宙由合到分的过程读一读。
出示:合拢——裂开——崩裂——破碎**车读。
二)学习第二组词串。
1、师:盘古大刀阔斧、开天辟地,他是怎么做的呢?
这儿有三个字:劈、凿、撑。边读边加上你的动作表演一下。
你能把这三个字连起来,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吗?
2、盘古用神力开辟了天地,并像根柱子似的撑在天地之间。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后盘古累得:出示筋疲力竭,**车读。
从这个词语你还想到了哪些类似的词语?(筋疲力尽,疲惫不堪)
小朋友的词汇真丰富。
三)学习第三组词串。
1、刚才小朋友读词语读得非常好,老师也想来读一读了。仔细听,师读:光芒万丈,皎洁明媚。同样是写光的词语,它们又有什么区别呢?
光芒万丈光芒强烈,一般指太阳;皎洁明媚、柔和、洁白、明亮、温柔指月亮。)
2、师:正如同学们所说,故事中盘古的两只眼睛分别化成了光芒万丈的太阳和皎洁明媚的月亮,他的身体化作了大地万物。
看:出示词语:三山五岳万顷良田雨露甘霖江河大道风云雷霆。
请你大声地读一读,你理解哪个词语就讲给大家听听。
三、理清课文脉络。
1、下面我们**车来读一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刚才提出的这些问题。试着用最简单的语言来回答。
为什么?——为人民造福(黑暗混沌)
怎样?——左手持凿,右手握斧,猛劈猛凿(开辟天地)
后来?——顶天立地,化生万物)
2、看着板书,你能简单地把整个故事讲一讲吗?
3、其实文章中有一句话,就是写的整个故事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认真地默读整篇故事,找出这句话。
4、在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时,有多种方法,今天我们就用了其中两种,我们一起来读读记记,希望小朋友以后在理解、记忆文章的时候,能活用这些方法。
出示:1)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概括主要内容。(2)找文中现成的句子概括主要内容。
四、总结。生字描红。
板书:开天辟地。
为什么?——黑暗混沌。
怎样?——开辟天地。
后来?——顶天立地,化生万物。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开天辟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3 开天辟地。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热,七嘴八舌说成语。师 听说,我们班同学积累了很多成语,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聊聊。你会说 天 地的成语吗?二 导入。当我们眼望蔚蓝的天空和广阔的大地时,心中一定会想 这天地是怎么来的?人类的祖先是怎么来的?其实古代的人也曾想过这些问题,于是编出了许多美丽的神话故事。关于...
四年级语文上册开天辟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六 七 八自然段。3 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体会其伟大的献身精神。课前准备 搜集神话故事,尤其是中外有关...
开天辟地第一课时
13 开天辟地 第一课时课堂实录。教学目标 1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新词。3 凭借语言材料,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新词。3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一 导入。1 师 你知道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