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一 专题4专题综合检测

发布 2023-04-19 18:38:28 阅读 5792

专题四测试题。

1、选择题。

1、关于果胶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果胶酶可以分解细胞壁的主要纤维素。

b.果胶酶是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

c.果胶酶不特指某酶,而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

d.果胶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

2、下列不是果胶酶成分的是( a )

a.纤维素酶 b.果胶分解酶 c.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d.果胶酯酶。

3、下列关于果胶酶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果胶酶是催化剂可改变反应速度。

b.果胶酶能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

c.在果汁中加入果胶酶后可使果汁变得澄清。

d.果胶酶能将乳糖醛酸分解成半乳糖醛酸。

4、在**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不需要始终保持的思想方法是( d )

a.设置梯度 b.等量原则 c.单因子变量原则 d.重复性原则。

5、加酶洗衣粉能够除去衣物上的顽固油渍,则它含有(a )

a、脂肪酶 b、蛋白酶 c、淀粉酶 d、氧化酶。

6、同一个体内的各类活细胞所含的酶( b )

a.种类有差异,数量相同 b.种类有差异,数量不同。

c.种类无差异,数量相同 d.种类无差异,数量不同。

7、 人类吃食物时,淀粉要被吸收,需要什么酶的催化作用才行 ( a )

a.淀粉酶 b.脂肪酶 c.蛋白酶 d.纤维素酶。

8、下列验证某种加酶洗衣粉,需要的最适温度实验正确的是( a )

a.取一系列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水、加入相同的污物及等量加酶洗衣粉,看哪一个温度中酶的效果最好。

b.在不同温度的水中,加入不等量洗衣粉。看哪种效果好。

c.将加酶洗衣粉加入30℃水中发现不如在45℃的水中洗涤效果好,说明45℃为最适温度。

d.将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分别加入37℃的水中洗涤同样的污物,发现加酶洗衣粉效果好,说明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为37℃

9.用加酶洗衣粉洗涤衣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可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毛料衣服。

b.一般先用热水浸开,然后调至适宜温度。

c.水温太低使洗衣粉中的酶丧失活性后不能再恢复。

d.使用添加了碱性蛋白酶的洗衣粉洗衣服后应立即冲洗双手。

10.选择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时,应注意( d )

a.针对衣物上的污渍选择洗衣粉。

b.水温要适宜。

c.注意衣物的面料成分。

d.以上都是。

11.下表为某加酶洗衣粉的产品说明,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这种洗衣粉较容易清除衣物上的奶渍、蛋清污渍等。

温水条件下该碱性蛋白酶的活性最高。

该洗衣粉可以洗涤各种污渍。

该碱性蛋白酶能够将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链。

羊毛、丝质类衣物可以用该洗衣粉洗涤。

ab.①⑤cd.③⑤

12.酶制剂中含有蛋白酶,不含有肽酶的原因是( c )

a.肽酶制备成本太高。

b.肽酶会影响蛋白酶活性。

c.衣物上的大分子蛋白质变为多肽后已很容易脱落。

d.蛋白酶已把蛋白质全水解成可溶性氨基酸。

13.下图是围绕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进行的研究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有温度和洗衣粉是否加酶。

b.本实验的因变量可能是污渍残留量。

c.两类洗衣粉的最佳使用温度都为t1

d.温度超过t2后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可能失活。

14.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实验中,变量控制方法正确的是( b )

a.实验材料的污染程度属于本研究的无关变量,实验过程中不必考虑。

b.若采用手洗法进行去污操作,需尽可能保证各组洗涤用力程度、时间等基本相同。

c.水温属于该实验的变量,实验过程中必须保证各组实验温度相同且恒定。

d.水的用量和布料的大小是成正比的,实验用的布料越大、水量越多实验效果越好。

15.某同学**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选择了℃和70℃的温度梯度,在其他条件都一致的情况下,发现40℃时洗涤效果最好,由此可以得出( d )

a.40℃为该酶的最适温度。

b.40℃不是该酶的最适温度。

c.40℃酶活性最高。

d.不能确定该酶最适温度。

16.有人设计实验**加酶洗衣粉是否能提高去污力并优于普通洗衣粉,实验分为两组,一组衣物用加酶洗衣粉洗涤,一组衣物用普通洗衣粉洗涤,该实验设计缺少( b )

a.用加酶洗衣粉洗涤和适量普通洗衣粉洗涤的对照。

b.既不用加酶洗衣粉洗涤也不用普通洗衣粉洗涤的对照。

c.用普通洗衣粉洗涤和少量加酶洗衣粉洗涤的对照。

d.用少量普通洗衣粉洗涤和大量加酶洗衣粉洗涤的对照。

17.如果反应物是大分子物质,采用哪种方法催化会受限制( c )

a.直接使用酶。

b.使用化学方法结合的酶。

c.使用固定化细胞。

d.使用物理吸附法固定的酶。

18.试分析下图中,哪一种与用海藻酸钠作载体制备的固定化酵母细胞相似( d )

19.下列不属于固定化酶在利用时的特点的是( c )

a.有利于酶与产物分离。

b.可以被反复利用。

c.能自由出入依附的载体。

d.一种固定化酶一般情况下不能催化一系列酶促反应。

20.研究认为,用固定化酶技术处理污染是很有前途的。如将从大肠杆菌中得到的磷酸三酯酶固定到尼龙膜上制成制剂,可用于降解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磷农药。与用微生物降解相比,其作用不需要适宜的( d )

a.温度b.ph

c.水分d.营养。

21.下列关于配制海藻酸钠溶液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c )

a.加热使海藻酸钠溶化是操作中最重要的一环。

b.海藻酸钠的浓度关系到固定化细胞的质量。

c.海藻酸钠的浓度过高,易形成凝胶珠。

d.海藻酸钠的浓度过低,形成的凝胶珠内包埋的细胞过少。

22.下列有关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与普通酶相同,固定化酶活性的发挥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

b.固定化细胞发挥作用除了需要适宜的温度、ph外,还需要有机营养的**。

c.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共同点是所固定的酶都在细胞外起作用。

d.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都能反复使用,但酶的活性可能下降。

23.(2012·江苏高考)下列关于酶和固定化酵母细胞的研究与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从酶的固定方式看,吸附法比化学结合法对酶活性影响小。

b.作为消化酶使用时,蛋白酶制剂以口服方式给药。

c.尿糖试纸含有固定化的葡萄糖酶和过氧化氢酶,可以反复使用。

d.将海藻酸钠凝胶珠用无菌水冲洗,目的是洗去cacl2和杂菌。

二、非选择题(共18分)

1.(18分)为了进一步增强洗衣粉对血渍、奶渍、油污、土豆泥等衣物上常见的污垢的去除能力,洗衣粉中常常会添加多种酶类。下表为某品牌洗衣粉的部分说明,据此请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衣物上常见的污垢,加酶洗衣粉中添加的酶制剂有碱性蛋白酶。

2)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中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

3)根据你所学的有关知识和上表中的说明,解释注意事项。

4)下面是有关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实验,请据表回答:

该实验设计体现了原则。

若1号实验组洗净所需时间接近7 min,请分析最可能的原因。

答案:(1)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

2)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

3)②洗衣粉中含有碱性蛋白酶,溅入眼中会损伤角膜;③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30~50℃是该洗衣粉中酶的适宜温度范围。

4)①单一变量、对照 ②洗衣粉中酶失活。

2.(17分)固定化酶是从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东北农业大学科研人员利用双重固定法,即采用戊二醛作交联剂(使酶相互连接),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剂来固定小麦酯酶,研究固定化酶的性质,并对其最佳固定条件进行了**。下图显示的是部分研究结果(注:

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活性和酶的数量),分析回答:

1)从对温度变化适应性和应用范围的角度分析,由甲图所示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乙图曲线表明浓度为___的海藻酸钠包埋效果最好,当海藻酸钠浓度较低时,酶活力较低原因是。

3)固定化酶的活力随使用次数的增多而下降,由丙图可知,固定化酯酶一般可重复使用___次。

4)右图为固定化酶的反应柱示意图。

与一般酶制剂相比,固定化酶的突出优点是固定化细胞的优点是。

据图说出反应柱的作用原理。

答案:(1)固定化酶比游离酶对温度变化适应性更强,且应用范围较广。

2)3% 海藻酸钠浓度较低时包埋不紧密,酶分子容易漏出,引起数量不足。

选修4综合检测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检测题。一 选择题。1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a.由热化学方程式 1 2c2h5oh l 3 2o2 g co2 g 3 2h2o l h 683.4kj mol知乙醇的燃烧热为683.4kj mol b.由c 金刚石 c 石墨 h 119 kj 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

第4章专题综合检测及解析

郭练明。1 如图所示,横坐标为某溶液中加入溶质的物质的量,纵坐标为生成的沉淀。从a d中选择符合要求的选项填入下表的相应位置 解析 co2 ca oh 2 caco3 h2o caco3 co2 h2o ca hco3 2 显然b图像符合以上变化。naoh co2 nahco3 co2 2na al...

4模块综合检测 选修3

时间 90分钟,满分 105分 1 15分 2018 山西重点中学协作体期末 现有前四周期t x y z w m六种元素,已知w z x t y五种非金属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其中w原子的s电子总数等于p电子总数的2倍。m原子的m能层上有4个未成对电子。请完成下列问题 1 写出w z x t四种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