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数花生》基于标准教学设计

发布 2023-04-13 14:15:28 阅读 2136

【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 22-23页。

【课程标准】

本单元的标题为“生活中的数”,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数,让学生体会到数是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常识中抽象出来的,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内容分析】

数数是认识数的基础,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数**于数”。因此,教科书特别重视“数数”活动的设计,本节课一开始就设计了一个数花生的情景,由情境图引发了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的数数活动。

本课学习重点:会认、数100以内的数。学习难点:

能用不同的数数方法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学情分析】

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数的认识,已经有了“10个一是1个十”的经验,但由于认识的数只是限于20以内,因此还没有建立起以“十”为单位按“群”计数的概念。在生活中很多学生可能会数100以内的数,但他们并未真正理解100以内的数的意义,他们仍需要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学习和体验。

【学习目标】

1.结合多种数数活动,会数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100以内的数,感知100的意义。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2.

在多样化的数数活动中,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感受数数的乐趣 .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3.

通过数数培养数感,感受位值。

一年级数学《数花生》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 数花生 说课稿。一年级数学 数花生 说课稿。教材方面 数花生 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第二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教材很重视学生数感的建立,通过估计和比较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此外,教材还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问题串是第4版教材的特色之一,教学内容以问题串的形式,形成了一个连续动态的问题组合,引领学...

一年级数学《数花生》说课稿

1.结合多种数数活动,会数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100以内的数,感知100的意义。2.在多样化的数数活动中,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感受数数的乐趣。3.通过数数培养数感,感受位值。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我结合我们二小的课堂教学模式 双向四环十六字 进行教学,围绕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考 问题解决和...

一年级数学下册《数花生》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下册 数花生 说课稿。我的说课内容是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位 数花生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说课。说教材 教材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了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去认识数。从学情分析,数数是学生普遍具有的生活经验和技能,所以对于100以内数的认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