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一年级下册《练习四》优秀教案

发布 2023-04-08 18:06:28 阅读 6019

数学一年级下册《练习四》优秀教案。

数学一年级下册《练习四》优秀教案。

教学内容:第22—24页练习四。

教学目标:1、通过折一折、搭一搭、数一数、剪一剪、拼一拼的活动,加深对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并初步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意识,增强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提高学习兴趣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三角形、园形各一张,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各二张,正方形4张。

教学建议。教学过程:

修改意见。这是实践操作课,一定要让学生动起来,参与实际的操作活动。

一、创设情境。

小朋友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有一个奇妙的图形国,图形国里有很多宝藏,这节课请我们的好朋友花仙子带我们到奇妙的图形国里探宝,看,花仙子来了。(屏幕出现花仙子)

二、实践操作。

1、练习四的第1题。

1)讲述:小朋友们,这就是奇妙的图形国里的游乐园,漂亮吗?

2)看一看:游乐园是由哪几种图形组成的?

3)数一数:各种图形各有几个?

4)同桌同学互相交流,并把答案填在第22页第1题。

2、练习四的第2题。

请学生拿出一张正方形纸。

1)先对折一次,说出对折后是什么图形。

2)在第一次对折的基础上,再对折一次。问:第二次对折后的图形又是什么图形。

3)小组讨论:正方形对折两次有几种方法。

为学生多准备几个平行四边形纸片,让他们充分体验图形的转化过程。

4)班内汇报:学生拿着自己折出来的图形上台汇报对折的结果。

3、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4、练习四的第4题。

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一个正方形。

独立试做,四人小组交流。

展示比较,那种方更科学,更好。

方法一:尺子量好再折。

方法二:慢慢回折,凭感觉折出;

方法三:折三角形的方法。

5、练习四的第5题(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

1)电脑演示剪拼课本介绍的两种剪拼的过程;

2)学生动手做一做;

3)自己想怎样剪怎样拼就怎样剪怎样拼,动手再做做看。

7、练习四的第6题。

独立操作,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汇报,对拼出的图画,给予肯定,并把一些有创意的'组合图形展示。

三、总结评价。

这节课,同学们在图形国里学到了很多知识,特别是通过操作实践,掌握如何把一种图形转化成为另一种图形的方法,能用几根同样大的小棒,摆出几种不同的图形。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图形等着我们去折、剪、拼。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争取有更多的新发现。

教学后记。通过折一折、搭一搭、数一数、剪一剪、拼一拼的活动,加深对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并初步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意识,增强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练习四

练习四 教学计划。施教日期年月日。共几课时1书本第22 23页1 6题。第几课时1课型。练习。教学内容。1.通过折一折 搭一搭 数一数 剪一剪 拼一拼等实践活动,加深对平。三维目标。面图形的认识。2.在折图形 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经历图形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初步空间想象能力。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数数》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第1课时数数。设计说明。数100以内的数,是学生在数的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如果处理不好,学生在数数方面会陷入许多误区,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基于上述考虑,在进行教学时,突出了下面两个方面 1 突出学具的重要作用。一年级的学生,主要依靠形象思维解决问题。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数法,理...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练习四》参考教案

课。教学内容。时。教学。题。课。练习四。第2课时 教科书第19 20页 二次修改。活动设计。过程。一 联系生活,引入概念。师 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谁能说说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指名说说。师 今天啊,我们继续来研究它们,上一堂练习课。二 基本训练,巩固概念1.完成第1题。1 出示三根小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