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一教案一年级

发布 2020-04-09 02:19:28 阅读 7696

课题:函数的概念(一)

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

2)了解构成函数的三要素;

3)能够正确使用“区间”的符号表示某些集合。

一、复习准备:

1. 讨论:放学后骑自行车回家,在此实例中存在哪些变量?变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2.回顾初中函数的定义: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此时y是x的函数,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表示方法有: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

二、新课:一)函数的概念:

思考1:(课本p15)给出三个实例:

a.一枚炮弹发射,经26秒后落地击中目标,射高为845米,且炮弹距地面高度h(米)与时间t(秒)的变化规律是。

b.近几十年,大气层中臭氧迅速减少,因而出现臭氧层空洞问题,图中曲线是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面积的变化情况。(见课本p15图)

c.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反映一个国家人民生活质量的高低。“八五”计划以来我们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如下表。(见课本p16表)

讨论:以上三个实例存在哪些变量?变量的变化范围分别是什么?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对应关系? 三个实例有什么共同点?

归纳:三个实例变量之间的关系都可以描述为:对于数集a中的每一个x,按照某种对应关系f,在数集b中都与唯一确定的y和它对应,记作:

函数的定义:

设a、b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和它对应,那么称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function),记作:

其中,x叫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作定义域(domain),与x的值对应的y值叫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叫值域(range)。显然,值域是集合b的子集。

1)一次函数y=ax+b (a≠0)的定义域是r,值域也是r;

(2)二次函数(a≠0)的定义域是r,值域是b;当a>0时,值域;当a﹤0时,值域。

(3)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域是,值域是。

二)区间及写法:

设a、b是两个实数,且a(1) 满足不等式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表示为[a,b];

2) 满足不等式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开区间,表示为(a,b);

3) 满足不等式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半开半闭区间,表示为;

这里的实数a和b都叫做相应区间的端点。(数轴表示见课本p17**)

符号“∞”读“无穷大”;“读“负无穷大”;“读“正无穷大”。我们把满足的实数x的集合分别表示为。

巩固练习:用区间表示r、、、

三)例题讲解:

例1.已知函数,求f(0)、f(1)、f(2)、f(-1)的值。

变式:求函数的值域。

例2.已知函数,1) 求的值;

2) 当a>0时,求的值。

四)课堂练习:

1. 用区间表示下列集合:

2. 已知函数f(x)=3x+5x-2,求f(3)、f(-)f(a)、f(a+1)的值;

归纳小结:函数模型应用思想;函数概念;二次函数的值域;区间表示。

课题:函数的概念(二)

教学目标:1)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并能用“区间”的符号表示;

2)掌握复合函数定义域的求法;

3)掌握判别两个函数是否相同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

1. 函数y=与y=3x是不是同一个函数?为什么?

2. 用区间表示函数y=ax+b(a≠0)、y=ax+bx+c(a≠0)、y=(k≠0)的定义域与值域。

二、新课:一)函数定义域的求法:

函数的定义域通常由问题的实际背景确定,如果只给出解析式y=f(x),而没有指明它的定义域,那么函数的定义域就是指能使这个式子有意义的实数的集合。

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用区间表示)

⑴ f(x)=;f(x)=;f(x)=-

*复合函数的定义域求法:

(1)已知f(x)的定义域为(a,b),求f(g(x))的定义域;

求法:由a (2)已知f(g(x))的定义域为(a,b),求f(x)的定义域;

求法:由a例2.已知f(x)的定义域为[0,1],求f(x+1)的定义域。

例3.已知f(x-1)的定义域为[-1,0],求f(x+1)的定义域。

巩固练习:1.求下列函数定义域:

2.(1)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0,1],求的定义域;

(2)已知函数f(2x-1)的定义域为[0,1],求f(1-3x)的定义域。

二)函数相同的判别方法:

函数是否相同,看定义域和对应法则。

例5.(课本p18例2)下列函数中哪个与函数y=x相等?

三)课堂练习:

1.求函数y=-x+4x-1 ,x∈[-1,3) 的值域。

归纳小结:本堂课讲授了函数定义域的求法以及判断函数相等的方法。

课题:函数的表示法(一)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掌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解析法、列表法、图像法),了解三种表示方法各自的优点;

2)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

3)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教学重点: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函数。

教学难点:分段函数的表示及其图象。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

1.提问:函数的概念?函数的三要素?

2.讨论:初中所学习的函数三种表示方法?试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说明。

二、讲授新课:

一)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结合课本p15 给出的三个实例,说明三种表示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其优点:

解析法:就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1.2.1的实例(1);

优点:简明扼要;给自变量求函数值。

图象法:就是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1.2.1的实例(2);

优点:直观形象,反映两个变量的变化趋势。

列表法:就是列出**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1.2.1的实例(3);

优点:不需计算就可看出函数值,如**走势图; 列车时刻表;银行利率表等。

例1.(课本p19 例3)某种笔记本的单价是2元,买x (x∈)个笔记本需要y元.试用三种表示法表示函数y=f(x) .

例2:(课本p20 例4)下表是某校高一(1)班三位同学在高一学年度六次数学测试的成绩及班级平均分表:

请你对这三们同学在高一学年度的数学学习情况做一个分析.

二)分段函数的教学:

分段函数的定义:

在函数的定义域内,对于自变量x的不同取值范围,有着不同的对应法则,这样的函数通常叫做分段函数,如以下的例3的函数就是分段函数。

说明:1).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而不是几个函数,处理分段函数问题时,首先要确定自变量的数值属于哪个区间段,从而选取相应的对应法则;画分段函数图象时,应根据不同定义域上的不同解析式分别作出;

2).分段函数只是一个函数,只不过x的取值范围不同时,对应法则不相同。

例3:(课本p21 例6)某市“招手即停”公共汽车的票价按下列规则制定:

1)5公里以内(含5公里),票价2元;

2)5公里以上,每增加5公里,票价增加1元(不足5公里的俺公里计算)。

如果某条线路的总里程为20公里,请根据题意,写出票价与里程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画出函数的图象。

例4.已知f(x)=,求f(0)、f[f(-1)]的值。

三)课堂练习:

1.课本p23 练习1,2;

2.作业本每本0.3元,买x个作业本的钱数y(元)。试用三种方法表示此实例中的函数。

3.某水果批发店,100kg内单价1元/kg,500kg内、100kg及以上0.8元/kg,500kg及以上0.6元/kg。

试用三种方法表示批发x千克与应付的钱数y(元)之间的函数y=f(x)。

归纳小结:本节课归纳了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及优点;讲述了分段函数概念;了解了函数的图象可以是一些离散的点、线段、曲线或射线。

作业布置:课本p24习题1.2 a组第8,9题;

课后记:课题:函数的表示法(二)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了解映射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掌握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换元法,配凑法,待定系数法,消去法,分段函数的解析式。

教学重点:求函数的解析式。

教学难点:对函数解析式方法的掌握。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

1.举例初中已经学习过的一些对应,或者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对应实例:

对于任何一个实数a,数轴上都有唯一的点p和它对应;

对于坐标平面内任何一个点a,都有唯一的有序实数对(x,y)和它对应;

对于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唯一确定的面积和它对应;

某影院的某场电影的每一张电影票有唯一确定的座位与它对应;

2.讨论:函数存在怎样的对应?其对应有何特点?

3.导入:函数是建立在两个非空数集间的一种对应,若将其中的条件“非空数集”弱化为“任意两个非空集合”,按照某种法则可以建立起更为普通的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即映射(mapping)。

二、讲授新课:

一) 映射的概念教学:

定义: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则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mapping)。记作:

讨论:映射有哪些对应情况?一对多是映射吗?

例1.(课本p22例7)以下给出的对应是不是从a到集合b的映射?

1) 集合a=,集合b=r,对应关系f:数轴上的点与它所代表的实数对应;

2) 集合a=,b=,对应关系f: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与它的坐标对应;

数学一年级下教案

第一单元 单元计划。单元学习内容 第一单元 第1 9页 单元教材分析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并通过前面的学习,对上 下,前 后,左 右等方位已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不一定能准确地加以判断,因此本单元进行集中教学。帮助儿童学会辨别 上 下,前 后,左 右,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某个同学坐...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数学第一册第一单元 比较。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科书是在第一课 师生交流 的基础上开始的。比较的思想和方法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结合学生的游戏和身边熟悉的事物,通过学生能够理解的一些简单概念,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主要内容有 同样多 多些 少些 高矮 长短 大小 和 轻重 等...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数学第一册第一单元 比较。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科书是在第一课 师生交流 的基础上开始的。比较的思想和方法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结合学生的游戏和身边熟悉的事物,通过学生能够理解的一些简单概念,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主要内容有 同样多 多些 少些 高矮 长短 大小 和 轻重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