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优美的动画,请你认真看,然后编一个好听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多**动画,最后定格为教材主题图画面。)
生:在茂密的森林里,松鼠妈妈正在教小松鼠学本领。你看,小松鼠跳跃、爬树、翻跟斗,学得多认真啊!
松鼠妈妈说:你不是最喜欢吃松果吗?咱们去采松果好不好?
好啊,咱们比比看谁采得多。小松鼠边说边向树上爬去。最后,松鼠妈妈采了25个松果,小松鼠只采了4个松果。
(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该生高兴地笑了。)
师:这么好听的故事,听完后你知道了什么?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我知道小松鼠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生2:
我知道了松鼠妈妈采的松果多,小松鼠采的松果少。生3:妈妈采了25个松果,小松鼠采了4个松果。
生4:有2只松鼠。生5:
有两块数字牌和很多很多的大树。
二)讨论**1.提出问题。
师:大家能提出哪些问题呢?生1:松鼠妈妈和小松鼠在说什么呢?
师:谁愿意帮他解决这个问题?生2:妈妈说:你真是妈妈的好孩子。生3:小松鼠说:妈妈,我能帮你干活了。
师:你对他们的回答满意吗?(生1微笑点头。学生齐说:满意。)
生4:我的问题是: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生5:请问大家,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生6:
小松鼠比妈妈少采了多少个松果?生7:我还有一个问题:
小松鼠采的松果和妈妈相差多少个?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师将生4,生5,生6,生7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2.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
师:咱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谁知道如何列出算式呢?
生:25+4=?(学生大部分已经能够说出结果。)
师:同学们真聪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是怎样算出结果的,暂时没有算出来的同学,可以借助手中的小棒、计数器等,也可以请求同组的同学来帮忙。
(学生动手**,互相讨论交流;教师巡视,适时参与引导。)
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生1:我是拨计数器算出来的。先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在个位上拨5个珠子,就是25,再在个位上拨4个珠子,个位上就有9个珠子,就是29。
生2:我摆小棒。我先摆上2捆,再摆上5根,就是25,然后再在5根旁边摆上4根,一共就是29根,也就是25+4=29。
生3:我是口算出来的。5+4=9,再加上20就是29。
生4:我也是口算出来的。看着25然后把4直接加到个位的5上,就是29了。
生5:我是列竖式计算出来的,是我妈妈教我的。(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竖式。
)生6:我是口算出来的。反正我一看就知道25加4等于29。
师:同学们真聪明!能够想出这么多的算法。那么你觉得在计算时要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呢?
生1:要看清每一位上的数字,不要弄错位置。生2:要个位加个位,不要加到十位上。生3:大家要认真计算,不要粗心。
师:刚才大家想到的这些算法:拨计数器、口算、摆小棒、列竖式,都是很好的计算方法。
你觉得哪种方法最简单?生1:我认为口算最简单。
生2:我也是认为口算简单,因为列竖式我还不是很会。
3.类推**减法的计算方法。
师:刚才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后面还有三个问题,同学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共同去解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并讨论解决问题。
教师参与其中一个小组的活动,并随时注意其他小组的活动。)
师:请把你们小组的研究结果汇报给大家听。
组1:我们解决的问题是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我们的算式是25-4=21。直接用5-4=1,20再加上1就是21。
师:谁听懂他们组的意思了?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生1:他们的意思是用5减4就足够减了,还剩下1,20根本用不着。所以25-4=21。
组2:我们解决的问题是小松鼠比妈妈少采了多少个,算式也是25-4=21,也是用口算得出来的。
组3:我们解决的是小松鼠和妈妈相差多少个这一问题,算式和口算方法与他们小组是一样的。
师: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三个说法不一样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却是一样的呢?
生1:因为都是在算松鼠妈妈和小松鼠差的个数。生2:因为妈妈比小松鼠多的就是小松鼠比妈妈少的。
师:今天学习的计算与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呢?
生: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生:也可以是一位数加两位数。生:只要会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就会计算今天学习的算式。
三)巩固深化,应用新知1.第1题(出示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吗?试试看。(学生独立读图,解决问题,全班交流。)
生:19-9=10(颗)。2.第2题(出示情境图)。
师:比一比看谁最先算出大恐龙比小恐龙长多少米。生:25-2=23(米)。
3.第3题:学生独立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4.第4题:想一想,填一填。
师:仔细观察每组中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每一组的两个算式的得数是一样的。生:我发现每组两个算式中加号两边的数交换了位置。
师:你能试着自己写出几组这样的算式吗?学生积极举例:
师:如果不用你计算得数,你还能快速地举出类似这样的算式吗?
生1:47+68=,68+47=。生2:395+126=,126+395=。生3:1000+800=,800+1000=。.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能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能发现其中存在的规律。那么你认为这节课自己表现如何?
生1:这节课我发言特别积极。生2:在小组内我算得最快。生3:我觉得自己发言不是很积极,我会努力的。
师: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评价一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进行评价。)
师:这节课,大家表现都非常好!能够做到认真思考,积极发言,有效合作。希望下一节课继续努力。
教学反思〗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放手,相信学生能通过自主**和合作交流有所感悟、有所发展、有所创新。课堂上比较满意的是以下几点。1.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和谐。
本节课以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为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去交流,教师不用刻意地去牵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不用刻意地去调整自己的注意力,在自然平和的气氛中学会了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2.关注学生发展,注重学科间渗透。
由于教材主题图提供的相关数学信息相对较少(只有25和4),因此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相对就较少。于是学生在提出问题时,只能从语言的不同表述方式上与别人有所区别,才会出现了一个减法问题的三种不同的提问方法,教师给以高度评价并全部展现。这也体现当前的学科理念:
学科本身并不是核心内容,它们只是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媒介。另外如编故事、阐述自己的想法、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等,都是在关注学生的发展,已超越原来所谓数学学科的范畴。3.了解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促进学生主动地、个性化地学习。
本节课。
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在课前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因此,在课上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研究,体验知识形成与获得的过程。在算法的探求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自我选择口算、摆小棒或是拨计数器,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收获的多少可能不同,却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一年级数学采松果教案
采松果。教学目标 在具体的情境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不。进位,不退位 的计算,能正确进行计算,并在计算中初步体会加法的交换律。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看图讲故事 二 新知。1 学生看图,结合老师讲的小故事,自已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师...
一年级数学《采松果》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采松果 说课稿。我的说课主要由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六个部分组成。一 说教材分析。采松果 一课讲的主要内容是 两位数加 减一位数 不进位 不退位 是在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加 减法以及整十数加 减整十数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内容分为...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采松果”教案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2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不进位 不退位 的计算 3 体会加法的交换律 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教学过程 一 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一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上个星期天,小松鼠和妈妈一起采松果,你们想去看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