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年级数学教案

发布 2023-04-08 15:54:28 阅读 4026

请同学们看书(观察本节前面的几幅图中用到了什么数让学生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思考讨论然后进行交流以下内容是为您精心整理的初中一年级数学教案欢迎参考!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理解的意义掌握的三要素;

2.使学生学会由上的已知点说出它所表示的数能将有理数用上的点表示出来;

3.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正确掌握画法和用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难点:正确理解有理数与上点的对应关系。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小学里曾用“射线”上的点来表示数你能在射线上表示出1和2?

2.用“射线”能不能表示有理数?为什么?

3.你认为把“射线”做怎样的改动才能用来表示有理数呢?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

让学生观察挂图——放大的温度计同时教师给予语言指导:.在0上10个刻度表示10℃;在0下5个刻度表示5℃.

与温度计类似我们也可以在一条直线上画出刻度标上读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零。具体方法如下(边说边画):1.

画一条水平的直线在这条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通常取适中的位置如果所需的都是正数也可偏向左边)用这点表示0(相当于温度计上的0℃);

2.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箭头所指的方向)那么从原点向左为负方向(相当于温度计上0℃以上为正0℃以下为负);3.选取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在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长度单位取一点依次表示为123…从原点向左每隔一个长度单位取一点依次表示为123…

提问:我们能不能用这条直线表示任何有理数?(可列举几个数)在此基础上给出的定义即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

进而提问学生:在上已知一点p表示数5如果上的原点不选在原来位置而改选在另一位置那么p对应的数是否还是5?如果单位长度改变呢?如果直线的正方向改变呢?

通过上述提问向学生指出: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缺一不可。

三、运用举例变式练习。

例1画一个并在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例2指出上abcde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课堂练习示出来。

2.说出下面上abcdom各点表示什么数?

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正有理数可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有理数可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零用原点表示。四、小结。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后指出:.

五、作业1.在下面上:

1)分别指出表示23401各数的点。(2)ahdeo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2.在下面上abcd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3.下列各小题先分别画出然后在上画出表示大括号内的一组数的点:

1){52130};(2){42.51.53.5};教学目标。

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3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知识重点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上课开始时教师应通过具体的例子简要说明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由此请学生思考:生。

活中仅有这些“以前学过的数”够用了?下面的例子仅供参考。

师:今天我们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下面我先向你们做一下自我介绍我的名字是xx身高1.

73米体重58.5千克今年40岁。我们的班级是七(13)班有60个同学其中男同学有22个占全班总人数的37%…

问题1:老师刚才的介绍**现了几个数?分别?你能将这些数按以前学过的数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学生活动:思考交流。

师:以前学过的数实际上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整数和分数(包括小数).

问题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

请同学们看书(观察本节前面的几幅图中用到了什么数让学生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思考讨论然后进行交流。

也可以出示气象预报中的气温图地图中表示地形高低地形图工资卡中存取钱的记录页面等)

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够用了有时候需要一种前面带有“”

这个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欲望学生自己看书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都应予以重视。

**新知问题3:前面带有“一”号的新数我们应怎样命名它呢?为什么要引人负数呢?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怎样的量呢?

这些问题都必须要求学生理解。

教师可以用多**出示这些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看书自学然后师生交流。

这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正数和负数的表示。

强调: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义的量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如向东与向西收人与支出;二是它们都是数量而且是同类的量。

问题4:请同学们举出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例子。

问题5:你是怎样理解“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的呢?请举例说明。

能否举出例子是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体现也能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引负数的必要性。

课堂练习教科书第5页练习。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围绕下面两点以师生共同交流的方式进行:10由于实际问题中存在着相反意义的量所以要引人负数这样数的范围就扩大了;

2正数就是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或在其前面加“+”负数就是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

本课作业教科书第7页习题1.1第1245(第3题作为下节课的思考题。

作业可设必做题和选做题体现要求的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初中一年级的数学教案

引导语 课堂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教案而初中一年级的数学教案要写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 次数的概念 能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会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二 过程与方法。1.在经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中...

高中一年级数学教案

设a 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 x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 a 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 记作 y f x x a 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 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叫做...

初中一年级数学

启黄初中2007年秋季一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题。时间 120分钟满分 120分 命题 余国琴校对 余国琴 一 填空题 每小题3分,共24分 1 单项式x3y2的系数是 次数是 2 若 a 1 2 b 1 0,则 ab 2007 3 若5xk 2 3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k 4 若关于x的方程3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