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悯农》教学反思

发布 2023-04-04 12:32:28 阅读 7436

《悯农 》教学反思。

本课《锄禾》和《悯农》两首古诗,都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我按顺序先教学《锄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基本学习古诗的方法,接着再学《悯农》。正确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是本课教学难点之一。

从内容上看,《锄禾》的前两句描写农民在烈日下挥汗锄禾的劳动场面;后两句通过反问告诉人们粮食来之不易。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能够自主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同情。

低年级孩子,对于学古诗感到枯燥、深奥。因此我首先出示锄禾的画面,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弄懂“锄禾”的意思。在过程中适当提问点拨,同时进行生字“禾”的教学以及检查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诗文是否正确连贯。

接下来,我就请学生自由读诗句,尝试理解字义。在自学基础上,请他们讨论学懂了哪些,还有哪些字词不懂?学生对“当、皆、粒粒、锄禾日当午”这些字句的理解有一定困难,在教师点拨的基础上讨论解决。

知道“皆”的意思是“都”,而对于“当”的教学可以渗透在“锄禾日当午”这一句的教学中:问“锄禾”已明白,看图,这是什么时候?(中午)从**看出是中午?

出示“日当午”,讲“当”,请学生用“当”找朋友(当时,正当)。再看看图,读读句,说说“日当午”的意思。然后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句的意思。

剩下的诗句也以此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先通过自学以及教师点拨解决字义,然后尝试串讲诗句的意思,我告诉学生串讲诗句可以变换次序,也可以添加字词,我对于串讲只要求意思基本到位,句子通顺连贯。在此过程中,学生先逐句串讲,讲后先让他们自己评议,最后我再纠正。这样通过生与生、生与师之间的交流,比较正确理解整首诗的意思,从而落实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之后,我向学生进行归纳式提问:通过学习《锄禾》,你懂得了什么?学生可能会给教师不同层次的答案。有的是对内容的掌握,有的是对中心思想的理解,还有的会是学习古诗的方法等。

最后,半扶半放地引导学生学《悯农》,质疑问难,对他们不懂的地方稍加点拨,要求学生能理解字义,理解诗句,熟读成诵,并能体会诗人对于劳动者的同情。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古诗悯农

课题3721 古诗两首重点。难点。学习水平识记。理解。运用。课型新课。课时。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 美观地书写。2 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3 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培养爱惜粮食的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突破重点难点设想教学 课前让学生预习,课堂上把读作为古诗的主要方式...

悯农》教学设计 鄂教版一年级下册

一 启发谈话。1 同学们,谁还记得 锄禾 这首古诗?能给大家背一背吗?2 这首诗选自 悯农二首 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首,板书课题 悯农 二 二 学生自学 1 投影列出学习的步骤 1 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2 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3 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悯农》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1 指导学生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2 通过诵读,使学生感受农民劳动辛苦,粮食来之不易。3 渗透爱惜粮食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 培养读诗兴趣,感受农民劳动辛苦,懂得粮食来之不易。教学难点 感受诗的节奏美,韵律美,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教学准备 相关录像 配乐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