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记录参考

发布 2023-03-30 18:28:28 阅读 5275

学科(年级):一年级数学时间:20xx-03-11

备课组长: xxx 记录人:xxx

参与人员xxx、 xxx 、xx、xx

中心发言人: xxx

研讨内容:认识100以内的数。

研讨过程:

xxx: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认识个位、十位和百位,知道个位、十位和百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正确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使学生了解加法和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正确、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3、使学生在认识100以内数的含义,探索100以内数的组成方法,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等活动中,体会数的抽象过程,发展数感,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4、使学生在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估计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从数学角度观察周围事物和日常生活的意识。

xx: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100以内数的含义和读写方法。这一方面是因为数的含义及其读写方法所涉及的数位概念、组成方法等知识是学生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并形成相应数感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它对学生今后认识更大的数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单元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方式描述数的大小关系。因为正确使用上述词语描述的大小关系,不仅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数感,而且需要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恰当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并做出合理灵活的选择。

xx: 依据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构建单元知识结构。本单元教学的知识比较多,教材十分重视单元知识结构的优化。

就数的含义和读写而言,先通过用小棒摆两位数、借助小棒数数等活动,帮助学生初步感知两位数的组成特点以及“满10进1”的基本计数方法,引导他们体会100以内数所表示的数量多少和先后次序。在此基础上,借助计数器教学百以内数的读写,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两位数的组成,并相机明确相关的数位名称。在此之后,教材紧接着安排整十数加一位数以及相应减法的口算,引导学生学生从数的组成的角度去探索口算方法,及巩固了对数的含义的认识,又使得学习内容和形式更为活泼生动,有利于调节学习心理,提高学习心理,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考虑到前面的教学内容重点在帮助学生感受百以内数多表示的数量多少以及两位数的组成特点,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认识,所以在练习五之后紧接着爱排百数表,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100以内数的顺序。由于百数表中的数是自然数列的一部分,而且在自然数列中后面的数总是比前面的数大,这一规律自然也就成了比较数的大小的依据之一。至于教材结合数的大小安排的“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内容,则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生活经验的尊重和培养学生数感的努力。

xxx: 密切数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一方面,数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另一方面,认识数是为了用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利用它进行交流。

教材在这方面有十分丰富的安排,如让学生数教室里桌子和椅子的数量,读门牌上的号码,读电**道的编号,读球类比赛时的记分,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用“大一些”“大得多”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两个数量间的相对大小关系,以及在一定范围内猜老爷爷的年龄,等等。

关注并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学习策略,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教学100以内数的顺序时,教材首先呈现一张不完整的百数表,让学生根据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试着帮它填写完整,再让他们从不同角度、用不同形式探索其中蕴含的规律。这就为学生探索性地学习提供了机会和空间。

在比较数的大小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对数的含义、组成和顺序的理解,自主解决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问题,允许并提倡比较策略的多样。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学生积累学习数学的方法,逐步形成有效的、多样化的学习策略。

一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记录参考

主备人 教研组长。时间 20xx年4月9日。参加人员 数学组全体教师。教研主题 人民币的简单加减法计算。讨论要点 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中 够不够 的问题。解决方法 1 出示商品 和标价,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模拟购物,提出有关的加法和减法问题,列出相应的算式。2 解决 够不够 问题的三步法 1 计算 买商...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

课题 学科项目。数学。年级。多 少 一些多 少 得多一年级内容。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100以内的数,并学。主备人。组员。二次备课。教材分析。会比较数的大小的基础上安排的,通过教学,让孩子会用 多一些 多得多 少一些 少得多 等词描述两个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数感。能在具体情境中选择相应...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

集体备课记录。时间参加人。9月19地点。一年级办公室中心发言人。认识图形 要求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和球。所谓直观认识是指结合实物对形体的形状特点有整体的 笼统的感知,形成初步的表象,能识别这几种形体,了解生活中有许多这些形状的物体,不对形体的特征作规范的语言描述。教材安排一年级 上册 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