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幼时记趣》练习苏教版

发布 2023-03-14 17:09:28 阅读 5420

2019-2024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幼时记趣》练习苏教版。

1.《幼时记趣》选自其作者是___代的字___本文开头总说“物外之趣”,然后记叙了三件趣事,描绘了四幅图画,这四幅图画依次是2.写出下面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明:物外:私:素:称快:神游:拔:方:3.翻译下列句子。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4.下列各句是对课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追记童年生活的极有情趣的散文。课文围绕“记趣”这一中心,选择了三个典型事例进行记叙。

b.课文第二段描写了观蚊如鹤的两个画面。这里作者不是单凭眼观去接触画面,而是心有所向,凭借主观想像来感受画面,从而进入一种观察自如的神奇、美妙的境界。c.本文语言简朴、自然、生动。

例如“夏蚊成雷”,写出了蚊虫之多,轰鸣之响,并隐含夸张的修辞方法。

d.课文第三段写神游山林的乐趣,这里不仅有前面所述的观蚊为鹤的逼真感,更突出视小为大,胸有丘壑的“神游”之乐。

二)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鞭数十,驱之别院。

1.这两段文字分别写了哪两件事?

2.给加点的字注音。

以土砾()凸者为邱②怡()然自得③凹者为壑()④盖一癞**()也3.解释句中加粗的词。

凹者为壑()②不觉呀然惊恐()③捉**,鞭数十()④以土砾凸者为邱()4.解释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②使与台齐()③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④余年幼,方出神(5.分别指出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

常蹲其身()②神游其中,怡然自得(③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④鞭数十,驱之别院(6.翻译句子:

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译文。三)

一、基础题。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藐小()(2)鹤唳()(3)怡然()(4)土砾()(5)丘壑()(6)庞然()(7)童稚()(8)凹凸()(9)癞**()(2.为下列加点词的词义选择正确答案。

1)作青云白鹤观()

a.作为b.当作c.造成d.制造(2)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a.观察b.明白c.考察d.苛求。

3)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a.完成设计b.成全打算c.现成横行d.成为比作(4)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a.明亮b.光明c.眼力d.透明(5)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a.僵硬b.强硬c.强大d.超强(6)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a.机关b.神气c.精神d.神灵(7)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

a.白色b.单纯c.原有d.向来(8)故时有物外之趣()

a.特意b.故意c.原因d.因此。

3.“为”字通常有下列几种意思,请给句中的“为”字选择正确的解释。a.做b.当作c.认为d.因为e.被f.是(1)项为之强()(2)以丛草为林()(3)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4)凹者为壑()

4.“其”字通常有下列几种意思,请给句中的“其”字选择正确的解释。a.第三人称代词b.自己的c.这、那d.连词。

1)神游其中()(2)常蹲其身((3)使其冲烟飞鸣()(4)必细察其纹理(5.解释下列各句中“而”字的用法。(

1)拔山倒树而来()(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6.写出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两项()(a.观之正浓b.驱之别院c.故时有物外之趣d.项为之强7.先解释加粗字的意思,然后翻译句子。(1)盖一癞**也。

解释翻译2)神定,捉**,鞭数十,驱之别院。

解释。翻译。

8.填空。幼时记趣》选自作者字苏州人,__代作家。二、综合题。

1.课文描写了童年时期的哪些趣事?作者笔下的种种事物为什么能写得如此真实生动,富有生活情趣?

2.仔细阅读课文第。

一、二两段,然后答题。

1)本文语言简朴、自然、生动。请从文中找出有关词句加以分析。(不少于两处)

2)作者儿时“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3)这两段文字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参***。一)

1.浮生六记、清、沈复、三白、群鹤舞空图、青云白鹤图、神游山林图和鞭打虾蟆图2.明,眼力;物外,物体本身以外;私,私下地;素,白色的;称快,喊痛快;神游,精神游历。意思是说感觉中好像亲游某地。拔,用力拉出,这里是搬开的意思。

方,正。3.①心中想像的景观是鹤,那么或者成千成百(飞舞着的蚊子)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②能够睁大眼睛对着太阳,眼力好得可以看清极其细小的东西。

③心神安定下来,赶快捉住虾蟆,鞭打了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4.c

二)1.①神游山林②鞭打**2.①砾(lì)②怡(yí)③壑(hè)④癞(lài)3.①山谷②惊异的样子③用鞭子打④碎石4.①在②同③把④正5.①自己②丛草、虫蚁、土砾③二虫④癞**6.①用鞭子打几十下,把它驱赶到别的院子里。②舌头一吐,二虫全部被它吞下。

三)一、基础题。

1.(1)miǎo(2)lì(3)yí(4)lì(5)hè(6)páng(7)zhì(8)āo tū(9)lài háma

2.(1)b(2)a(3)d(4)c(5)a(6)c(7)a(8)d3.(1)d(2)b(3)e(4)b 4.(1)c(2)b(3)a(4)a5.(1)连词,表修饰(2)连词,表承接6.a、d(均代“情景”)

7.(1)句首发语词,解释原因,相当于“原来是”原来是一只癞**。(2)均为动词,意思分别为“鞭打”,“赶”;(我)心神安定下来,赶忙捉住**,鞭打了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8.浮生六记沈复三白清。

二、综合题。

1.描述了童年时期的三件趣事:观蚊如鹤、观虫相斗、鞭打**。因为具有细致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和天真烂漫的童趣。

2.(1)如“夏蚊如雷”,写出了蚊虫之多,轰鸣之响,并隐含比喻的修辞手法。“昂首观之,项为之强”,是细节描写,表现了观赏群鹤舞空图的专注入迷。“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中“吐”和“吞”两个动词,极为生动地表现了**用舌头捕捉小虫动作的迅速,准确传神。

2)原因是: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3)这两段文字之间的关系是“总分”关系(或“先总后分”)。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幼时记趣》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幼时记趣 学案。内容预览 十幼时记趣学案 学习目标 1 读懂课文内容。2 学会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的写法。3 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乐趣。重点知识及能力讲解 重点一 这是学生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要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词典了解大意。重点二 让学生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乐趣,可让学生说说自...

七年级语文《幼时记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再读课文,仔细思考写 趣 的方法 2 归纳总结 记趣 的写作方法 3 运用写作方法,写出 物外之趣 教学重点 1 再读课文,仔细思考写 趣 的方法 2 归纳总结 记趣 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写作方法,写出 物外之趣 计划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 导入 幼时记趣 中忆 统领全文 童年生...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幼时记趣》导学案

幼时记趣。学习目标 能准确顺畅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及意义。学习重难点 1.疏通文句 2.学会文言文知识的归纳梳理。3 探寻作者 物外之趣 的由来 借助联想 想象形象生动描写事物的方法。课时 拟2 3课时。学习过程 一 师导入,生读标,师解标。二 学生自主学习。给加点字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