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幼时记趣》学案。
内容预览:十幼时记趣学案【学习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
2、学会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的写法。3、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乐趣。【重点知识及能力讲解】
重点一:这是学生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要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词典了解大意。
重点二:让学生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乐趣,可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趣事。
难点知识及能力讲解。
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读懂课文是难点,学习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讨论,教师从旁适当点拨。l预备训练1、给下面的字注音。
藐()唳()砾壑()庞()2、解释下面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明物外私___神游___拔___l课堂达标训练。
第1页。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目,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子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及词语。明:
__秋毫:__私拟:__项为之强:
__2一个细节表现观赏群鹤舞空图的专注、入迷。
3、作者观察细致,想象奇特。把蚊群“冲烟飞鸣”想象为限填8个字)4、作者用词很生动,一个“__字使人想见蚊群在弥漫的烟雾中乱飞乱闯的情景;一个字使人仿佛听到鹤翔云端高亢的鸣叫。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0个字。
6、《幼时记趣》选自作者是___代作家记趣”的意思是读了文章后,你能说出作者幼时的乐趣来自何处吗?(不超过10个字。
第2页。l课堂提高训练。
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树,树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制之。
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颠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额上革肉已破裂云。
(选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1、“似有物制之”一句中的“物”就是之”指代。
2、找出文中有“看”这一意思的词3、在文中用横线划出直接描写螳螂的句子。4、概括故事内容,把它作为本文的标题课堂检测1、解释下列词语:
明察秋毫项为之强常蹲其身凹者为壑2、翻译句子。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3、填空:《幼时记趣》选自作者___字代作家。
第3页。本文围读这一中心生动地描述了儿童时代的趣事,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
课外强化训练。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鞭数十,驱之别院。
1、给语段中加点字注音。
砾()壑()怡()庞()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使与台齐:观之正浓:盖一癞**:鞭数十:3、将语段**自想象的语句用横线划出。
4、作者用“定”、“细”二字分别修饰“目”、“视”,强调了。
5、第2段中的一个成语是在这里的意思是,现多用来形容初一学习小组精品资料免费奉送!参***。
预备训练:1.miǎolìlìhèpang
第4页。2.眼力物体本身之外(世俗之外)暗地里精神游历搬,移开。
课堂达标训练:
1.眼力秋天鸟兽身上新长出来的细毛,形容极其细小的东西暗地里脖颈因此僵硬了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3.青云白鹤鹤唳云端4.冲唳5.观蚊如鹤。
6.《浮生六记》清沈复把有趣的事情记录下来细心观察奇特的想象课堂提高训练:1.螳螂蛇2.觇审视视。
3.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颠之不去4.螳螂捕蛇课堂检测:
1.眼力可以看到极其细小的东西脖颈都因此僵硬了常常蹲下自己的身子凹下去的地方为山沟。
2.想象在里面亲身游历的情景,真感到心情愉快,自得其乐.舌头一吐,两只虫子都被(它)吞下去了。
3.①《浮生六记》沈复三白清②记趣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课外强化训练:
第5页。1.lì hè yí páng2.一样高程度深原来鞭打。
3.“以丛为林,……凹者为壑” “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4.观察的仔细。
5.庞然大物癞**外表强大而实际很脆弱的东西。
第6页。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幼时记趣》导学案
幼时记趣。学习目标 能准确顺畅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及意义。学习重难点 1.疏通文句 2.学会文言文知识的归纳梳理。3 探寻作者 物外之趣 的由来 借助联想 想象形象生动描写事物的方法。课时 拟2 3课时。学习过程 一 师导入,生读标,师解标。二 学生自主学习。给加点字注音...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幼时记趣》导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幼时记趣 导学案。教学目的 1 借助注释 词典,初步读懂课文并能正确朗读。2 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物外之趣及其中体现的童心。3 认识观察与想象 联想的关系。教学重点 掌握文言文常用词的意义及用法,学会积累与归纳。教学难点 1 了解童年生活的物外之趣 2 认识观察与想象 联想的关系。教...
七年级语文上册幼时记趣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
版。教学目标 1 在教师指导下,学会正确的朗读文言文。2 借助注释 词典和教师指导,读懂全文,学习理解文言字词的方法。3 感受作者的 物外之趣 学习文章细致的观察,奇特的想象,品味充溢于字里行间的童真 童趣。教学课时 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前苏联作家乌斯托夫斯基曾说 诗意地理解生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