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第2课

发布 2023-03-11 03:45:28 阅读 5775

七年级第2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导学设计。

主备人:程云审定:历史备课组时间

班级: 姓名小组。

学习目标】1.知道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所代表的地区、距今年代、房屋特点、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品种、饲养的禽畜品种、生产工具等;

2.通过比较半坡、河姆渡人在生产生活方面与前人的不同,了解他们所取得的进步【学习重点】简述以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为代表的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学习难点】如何概括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课前导学】一、预习检测:

一)、半坡聚落:

二)河姆渡聚落。

模仿上面的知识结构图示法,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9-10页“河姆渡聚落”一目的内容,找出其中包含的内容要点,并列出其知识结构: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大汶口原始居民以为主要生产事业,随着生产的发展,出现了。

和。课堂导学】

一、温故知新:

学习了第1课,谁能为我们介绍一下,生活在远古时代的我国最早人类是怎样生活的吗?(可从吃、住、用、生活方式等方面回答。)

二、展示预习成果:

三、**交流:

1、p11面材料阅读。

2、试一试:(1)结合教材插图,填表归纳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异同。

2)从表中看出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相比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同的地方?这些不同是怎样造成的呢?你能根据这些相同之处,说一说当时以半坡、河姆渡为代表的古代氏族聚落有哪些基本特征吗?

有哪些值得骄傲的成就呢?

3、比一比:(1)结合前两课学习,填表比较半坡人河姆渡人与北京人比较,有哪些变化?

2)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课后导学】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远古人类中,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是( )

①北京人 ②山顶洞人 ③半坡居民 ④河姆渡居民。

a. ①b. ②c. ②d. ③

.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是( )

a.山顶洞人时期 b.半坡氏族时期 c.河姆渡时期 d.大汶口时期。

.我国最早能喝上小米饭的居民是( )

a.山顶洞人 b.半坡氏族 c.大汶口居民 d.北京人。

.下列关于氏族聚落时代生产生活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已经懂得了饲养家禽家畜 b.开始从穴居走向定居生活。

c.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d.半坡居民能建造干栏式房屋。

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是:(

a.水稻、小麦 b.水稻、粟 c.水稻、玉米 d.粟、小麦。

6. 能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① 北京人 ② 山顶洞人 ③ 河姆渡人 ④ 半坡人。

abcd. ③

7.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表现在:(

① 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 ②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学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会制作陶器。

abcd. ①

8.我们说大汶口原始居民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情况,主要判断依据是( )

a.墓葬中是否有玉器b.随葬品中是否有陶器。

c.随葬品中是否有磨制石器等生产工具 d.随葬品的多少。

二)识图题

图a的名称是。

出土于遗址;

图b的名称是。

出土于遗址。

由图得知,原始农耕时代陶器主要有两种,即和 。

仔细观察陶器上的图案,想一想,这些图案说明了什么?

三)设想自己是一位导游,要带游客参观河姆渡博物馆,请你精心设计一份讲稿。

我的感悟】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

1)半坡人河姆渡人与北京人比较,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学生从它们的生活生产状况入手进行比较,懂得怎样去比较,掌握其方法。由学生广泛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老师小结,并通过课件展示如下:

居住所天然洞穴→盖房居住、讲究布局

生活方式集体群居→以氏族为单位聚居、定居

生产方式采集、狩猎→农耕、畜牧

生产工具打制石器→磨制石器

食物野兽、果实→粮食、畜类

其它无陶器→懂制陶

总之与北京人相比,半坡人、河姆渡人住得更好,吃得更好,生活更丰富了。这些变化说明原始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生产力有明显进步,社会在向前发展,这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

2)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相比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同的地方?这些不同是怎样造成的呢?你能根据这些相同之处,说一说当时以半坡、河姆渡为代表的古代氏族聚落有哪些基本特征吗?

有哪些值得骄傲的成就呢?(引导学生逐项对比,启发他们思考,从而得出如下结论)半坡聚落与河姆渡聚落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地理环境有差异,决定了它们的永恒构造、农作物品种不同。半坡氏族所处黄河流域多干旱适宜穴居、种植粟。

河姆渡氏族所处长江流域多湿热,适宜架空立式居住、种植水稻,从而体现了南北聚落的不同风格。但是它们的相同之处是主要的,反映出氏族聚落是一种以定居的农业生产、生活为主体的原始农耕文化,其生产工具、生产能力、生产方式与北京人的原始群居生活相比,是历史的进步。而半坡人和河姆注人最早懂得培植粟和水稻,也说明我国在农作物培植领域是领先于世界的,是一项值得骄傲的成就。

七年级第2课

课题 第2课贞观之治。教材 学情分析本课是在简介隋朝灭亡的基础上编写的。本课的第一个主题是唐朝第一个盛世 贞观之治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 贞观之治...

七年级历史第2课

课题 原始的农耕生活课型 新授课时 授课时间 年月日授课人 编号 班级 姓名 小组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掌握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 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知道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

七年级历史第2课

七年级历史第 2 课 贞观之治 课型 新授课时间 2月24日主备人 刘欣欣审核人 学习目标 1.知道唐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和武则天采取的统治措施。2.认识到唐太宗 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教学过程 1 闯关自学 请同学们认真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