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文的能力;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体验反思学习经典的原创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
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
力。、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
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
意识。第一课时备注。
一、导入:**多**课件:(山东济宁“孔庙”的**录像与讲解)要求学生教思考:
孔子曾被封建统治者神化为“先圣”也曾在文革期间背负一身“罪状”,请说说你自己的眼睛发现和理解的孔子。二、了解作者及《论语》情况。多**展示:
1、孔子: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学人。2、《论语》:
我国儒家经典著作,共20篇,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言论的语录体古籍。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过。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文录音,布置听读任务:注意读音、断句。
2、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和断句。3、要求学生大声齐读课文。后自由朗读。
4、划分朗读节奏程。
四、尝试自己疏通文意。
1、布置自学任务:
结合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翻译课文;
2、教师巡回指导点拨3、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疑难4、教师解决共同存在的问题。
来。第二课时。
一、导入试着背诵课文。
二、再读课文,研读赏析。
布置讨论任务:十则语录中哪些是**学习方法的,哪些是**学习。
态度的,哪些是**修身做人的。请分类笔记。
求知态度:第1页共4页。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传不习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修身做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③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⑤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三、语言积累,成语归纳。
温故而知新。
见贤思齐。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三人行必有我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拓展学习。
请说说下列《论语》选段的大概意思:
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厮夫,不舍昼夜。”
五、检查学习效果1、重点实词不亦说乎。吾日三省吾身。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而殆。
士不可以不弘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一词多义为人谋而不忠乎。项为之强。为之怡然称快。
第2页共4页。
作。以丛草为林。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可以为师矣。知之为知之仁以为己任。可以为师矣。
士不可以不弘毅。人不知而不愠。是知也。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择其善者而从之。
死而后已。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人不知而不愠。为人谋而不忠乎学而不思则罔3、重点文言虚词学而时习之。诲女知之乎。择其善者而从之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择其善者而从之。
死而后已。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4、文言代词吾日三省吾身。
诲女知之乎。不亦说乎诲女知之乎是知也。
完成《语文阅读与导航》
第3页共4页。
业完成写作练习布置。
教这篇课文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已经比较熟悉,不过仅仅停留在背诵上,重点字词、句学意还存在问题。学生课堂上反应积极,对于孔子以及儒家文化比较感兴趣。反思检查反馈。
第4页共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论语十则》练习
10 论语十则 复习资料。1 通假字 1 不亦说 yu 乎 说 同 意思是 2 诲女 r 知之乎 女 同 3 是知 zh 也。知 同。2 词类活用 1 学而时习之 时 2 温故而知新 故 新 3 见贤思齐焉 贤,3 古今异义 句子古义今义 1 可以为师矣 可以 表示允许或能够。2 是知也 是表示肯定...
人教版七年级上《论语》十则导学案
10 论语 十则 第一课时。七年级语文组批准人 王记恒。学习目标 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1 学习重点文言词语。2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重点 学习重点文言词语,难点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交流预习 看谁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静心自学。一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上《论语》十则导学案
钱学森大成智慧教育学案七年级 上册 人教版语文安徽泗县二中王倩敏编写。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学习我主动,我的人生我努力!10 论语 十则 学习目标 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一 学习重点文言词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二 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