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教案设计。
设计者:站塘初中邹泽芳。
学习目标: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朗读、背诵课文。
3、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4、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结合生活实际对照反省自己。
课时:两课时。
学生课前准备:
1、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
2、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介绍孔子和《论语》,研读前五则学习的内容。
教学过程:1、导入部分。
有一部书对中华文化曾产生过深远影响,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它是中国读书人的基础语言,并影响着全社会的思维结构。它就是——《论语》!
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钱穆说:"《论语》自西汉以来,为中国识字人一部人人必读书。"(论语新解》) 林语堂说:
"《论语》这部书,是孔学上的圣经,是一套道德的教训。"(孔子的智慧》) 这部书到底有多大的魅力,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部汇集了先哲智慧的书的其中五则。
2、检测预习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
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班上交流:每个知识点由一个同学介绍,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师生交流:教师用多**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2、《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
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三、研读课文。
一)、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本文主要包括人生价值观、学习和个人修养这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则谈人生价值观,第二三四则着重谈学习,后六则着重谈修养做人。(第四则内容上有交叉,教师应该在分析中给学生讲明。
)二)**学习课文前五则。
1、初读课文,扫除语言障碍。
a.多**展示下列词句,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读,其他同学评价,最后教师检测是否读准音。
朝闻讷知者知者乐山:
让学生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说出划线的字词这样读的理由。
b.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小结朗读文言文要注意的问题,(或用多**展示):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c.全班再读课文。
2、质疑交流:就课文字词句的理解,学习小组内互相质疑,小组解决不了的做好标记。(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
**的词句摘要: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就有道而正焉
3、精读课文,**课文思想内涵。
a.学生自主阅读。
教师要求学生认真读课文并思考思考:(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一两则来理解)
读第一则思考:你知道那些把道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故事?
读第二则思考:这则强调学习哪方面的内容?
读第三则思考:这则强调学习哪方面的内容?
读第四则思考:这则可以分几层来理解?
读第五则思考:各举“喻于义”和“喻于利”一例。
注意:这一环节采取“读一读,问一问,讲一讲,再读一读”的方式完成,不可忽略读的重要性)
b.班上讨论、交流以下两个问题:
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
四、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前五则。
课文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可谓好学”,而有人说“吃不饱,没地方住,哪还能谈学习?孔子的思想过时了!”对此你怎么看?
选作:课外阅读《论语》,了解孔子的其他教育思想,并做好笔记。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①研读后五段内容。
②理解全文的思想意义,对照反省自己。
③概括成语、格言,积累语言。
一、 课文导入
1、儒家学说是为己之学,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下面我们来研读文中修身做人的内容。
2、 检查作业。
抽查背诵课文情况。
考查句子的翻译及其重点词语的解释。
二、合作**学习后五则
1、诵读:全班朗读课文,教师正音。
2、感知:自主研读,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内容。要求:结合注解逐句翻译剩下的五则,不理解的先在小组内交流,小组内解决不了的做好标记以备在全班交流。
3、交流: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选择你最喜欢一两句谈谈你对课文的理解。
读第六则思考:你如何理解这一则(少说话,多做实事)
读第七则思考:你能在《论语》中找到和这一则相似的句子吗?(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读第八则思考:用你自己的话来理解这一句(正视缺点,勇于改过)
读第九则思考:你能知道有哪些“知者”“仁者”“勇者”的事例?
读第十则思考:这一则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和排比)
注意:这一环节采取“读一读,问一问,讲一讲,再读一读”的方式完成,不可忽略读的重要性)
4、归纳成语、格言。
讷言敏行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三、学习体验。
1、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些内容使你收获最大?谈谈感想。
2、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
4、讨论交流。
有人说:“文言文费解难懂,《论语》也不太好理解,已经是“老古董”了,跟不上时代了,可以方一边去不需要再读了。”而在20世纪80年代末,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相约法国巴黎,联袂宣言: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2023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现在,我们中国,甚至世界其它地方建孔子学院,儒家学校的现象十分多。对此,你怎么看?
四、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课文。
2、怎样理解“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结合生活实际怎样做到“不惑,不忧,不惧”?
、阅读《论语》的其它内容,并好笔记。
论语十则 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论语 教案2 一 复习 背诵前两则以及课下实词。二 新授 这节课我们学习三,四,五则。1 朗读,翻译这三则,教师在黑板上归纳重要实词。2 老师 何为 温故 何为 知新 请同学们举出例子。复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到新知识的呢?3 学生 反复阅读,反复练习。4 老师 在复习的...
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则教案设计 教学教案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句子理解词义,根据词义理解句子。教师要求学生,自己理解了的,讲给同学 老师听听。不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实在不懂,请教老师。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能讲清的,教师再度明确。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教师要讲明白,讲透彻。重点掌握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包括全文中的重点词语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七年级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授课人 文学院09级汉语言文学3班。一。课题 论语 十则。二。教学目标 根据 语文课程标准 的相关要求,现把本课的教学三维目标定为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 论语 的历史背景和孔子的知识 了解和掌握文言文常用字词的形 音 义,包括通假字 多音字 积累成语 名言 警句。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通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