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虽有佳肴》教案新人教版

发布 2023-02-28 08:03:28 阅读 7851

《虽有佳肴》教案。

课前预习。1.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礼记》的有关知识。

明确:《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礼记》全书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2.借助注解和工具书,认读课文中的生字、生词。3.读课文2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课堂学习。

一、预习反馈。

1、交流课前预习第1题,了解有关文学常识。2、检查、矫正课前预习第2题,正确认读字音。二、展示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熟读并背诵课文。2.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3.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1.仿照示例,为课文划分朗读节奏。示例: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

“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明确: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虽有佳肴。

虽:佳:肴:(2)弗食,不知其旨也食:旨:

3)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至道:善: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都然后知困是故:困:

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反:自强:(6)故曰:教学相长也长:(7)其此之谓也其:此之谓也:明确:

1)虽:即使;佳:美好;肴:用鱼、肉做的菜。(2)食:吃;旨:味美;

3)至道:最好的道理;善:好处。

4)是故:因此,所以;困:不通,理解不了。(5)反:反省;自强:自我勉励。(6)长:促进。

7)其:表示推测语气;此之谓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此……之谓也”是一种固。

定句式,通常翻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

6.口头翻译全文,师生一起矫正。

2.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想一想: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从“虽有佳肴”写起?明确:从“佳肴”写起,是为了由“佳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佳肴”、

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五、拓展延伸,启迪智慧。

1.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略。

2、课后学习3.背诵课文。4.完成课后练习。

初中语文中文言文已占到一定的比重,像本册书有11篇文言文,加上14首诗词,文言文的比重要占到12。因学生平日接触文言文读本少,文言词语古今义变化大,有一字多义和词类活用现象,加上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故读懂文言文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一篇文章要么读不明白,要么读明白了用白话文说不出来,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积累不够,重难点句子理解不准确,学生对文言文感到头疼。

在学习中都有这样的体验:学通学懂了就有兴趣和信心,再难都不怕;学不懂有困难,越发没有兴趣和信心,更不愿学。从现在语文教学来看,很多语文教师对文言文教学都很重视,花费课时多,讲解细致全面,但教学效果一直不够理想。

我想,要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多朗读文言文语段。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是很有道理的,文章只有用心多读几遍,真正读进去,才会明白其中的意义。

自己悟得的,比老师教、被动记效果要好得多。在读过几遍之后,若仍有部分词句不理解,可查阅词典、字典,或请教他人,这时,你想要知道这些知识,就会格外用心,记忆也会格外深刻,就像人饿了吃什么都香一样。同时,对于自己真正不会的知识一定要及时记笔记,反复记,达到熟练,才会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

目前,在语文教学中,因课时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习惯差,学生对课文朗读得很不够,对课文太陌生,即使老师讲解得再详细、再全面,因学生不会的知识太多,也会记不全,记不牢,课文背诵更是因为理解障碍而难上加难,或死记硬背,或勉强记忆,学习效果自然就差。

二、多整理、多积累文言词语。文言文多是记录古代的生活,现代人多比较陌生,加之语言的变化,文言文的词义与今天差距较大,故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词义也有固定的,多积累自然就会熟悉。

一般而言,实词意义较单一,如“走”为“跑”,“书”为“写”,“尝”为“曾今”,“布衣”为“百姓、平民”,“牺牲”为“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等等;虚词意义较为复杂,如“之”的用法有七种,连词“而”表示的意义关系有六种,只要熟悉用法含义,做到心中有数,再遇到词语,根据语言环境去判断辨析,自然会容易的多。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学生有了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后,教师给学生整理古今义差别较大的文言词语和用法较多的文言词语是必要的。对于难以理解的句子一定要对重点关键。

词反复记,才会掌握。

三、多背诵一些文言文名篇,这对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积累文言文词语是很有帮助的。

四、多阅读一些历史小故事,历史**,了解丰富的历史背景,对读懂一些文言文很有帮助。毕竟文言文多记录的是历史事件,知道故事内容再读文章就容易读懂了。

总之,文言文教学应多在读懂文本上下工夫、想办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文言文教学才能真正走出困境。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20虽有佳肴》教案 1

虽有佳肴 教学目标 1 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2 理解 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3 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和 教学相长 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 谈话 故事引入 读 世说新语 中的故事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 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 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能读明白吗?虽有佳肴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虽有佳肴》教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虽有佳肴 教案设计。虽有嘉肴一文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 相辅相成的,即 教学相长 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文章表示出 教 和 学 是息息相关的。今天呢,小编就为大家推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虽有佳肴 教案设计,希望能帮到大家哦...

初中七年级语文《虽有佳肴》教学设计

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疏通文意。3.理解并体会本文论述的道理。4 在教师指导下能正确 流利朗读课文并最终背诵课文。5 理解 积累 识记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课文,用 意义 法划分句子节奏。6 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和 教学相长 的道理,体会本文行文简洁 类比恰切 说理深刻的写作特色,体会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