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塞翁失马导学案二

发布 2023-02-26 03:23:28 阅读 2468

___七___年级语文导学案。

___年级___班姓名___课题智子疑邻、塞翁失马总课时授课时间课型新授主备人授课人。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①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②分析故事情节。过程与方法③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感物寓意。重点①②③难点③

导学过程教师点拨。

学生笔记。一、导入明标。

二、自主学习。

全班朗读《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在预习的基础上请学生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其他学生补充修改,个别问题老师解释。③全班再集体朗读一遍这两则寓言,然后教师出示句子,全班齐读句子并解释加点的词。宋有富.人,天雨.墙坏.不筑.,必将.有盗.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人胡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④复述课文大意。

导学过程教师点拨。

学生笔记。三、合作交流。

第1页①作者写《智子疑邻》这则短小寓言故事的本意是什么?

明确:向别人进言,要注意自己跟听言者的关系,如果关系疏远,即便说的意见是正确的,效果也不见得好。

从《塞翁失马》这则寓言故事的情节发展来看,福祸得失的一系列变化说明了说明道理?

明确:任何事情都是发展变化的。因为祸中往往隐藏着福的因素,福中也常常潜伏着祸的先机。福与祸、得与失、好与坏事可以互相转化的。因此应当用辩证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

四、品味**。

1、生活中是否有“智子疑邻”的现象?请你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谈谈。

明确:在生活中,我们要与人为善,不能以感情的亲疏来决定对事物的态度,判断事情应该客观公正,不可以加入主观因素。

2、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而含义深刻,有许多成语就出自寓言,请你从这两则寓言中各概括一个成语。

五、总结。通过以上讨论,我们明白,寓言是借一个故事寄寓一种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而要读懂寓言,则需要我们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体验,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

课后。反思。

共1页。

塞翁失马》导学案 七年级上册

一 学习内容 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分析故事情节。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 问题及发散思维能力。教学重点 学会朗读中读懂文言文,积累文言词汇。教学难点 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培养学生 问题及发散思维的能力。二 课前自测 一 初读课文。1 填空 这则寓言选自 他的编者是西汉淮南王 2 读准字音 善 ...

七年级上册语文塞翁失马导学案三

塞翁失马。淮南子 学习目标 1 积累文言词语,学会直译课文2 用自己的话复述寓言内容3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寓意学习重难点 预习准备。1 读3遍课文,读准字音 2 圈点勾画,翻译文章,对不懂的文言文字词用红笔进行标记教学课时 2课时学习流程 一 教师导入。二 展示学习目标。三 介绍文学常识。四 初读...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塞翁失马》导学案

塞翁失马 导学案。一 学习目标 1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概括故事情节。2 积累文言词语,学做积累卡片。2 联系生活,理解寓意。教学重点 目标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理解寓意。二 课前自测 一 初读课文。1 填空 这则寓言选自 他的编者是西汉淮南王 2 读准加点字字音 塞翁 善 术者何遽 其父曰 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