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塞翁失马教学设计

发布 2020-04-02 07:06:28 阅读 7100

【塞翁失马】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人教版七上第六单元第30课【教学设想】

本单元几篇文章均属于寓言故事。寓言的特点就是通过一则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来讲清一个深刻的大道理。这是一篇文言文。

初一的学生对于浅显的文言文,通过课下注释会有初步的了解,同时这个故事也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学生在文意的理解上应该不成太大问题。

在理解寓意上,学生容易将其简单的理解为“好事能变为坏事,坏事能变为好事”,这是表面的理解,教师在授课时设想通过反复朗读第。

一、五、九句,让学生明白祸福转化的条件,从而深入了解寓意是“一定条件下好事能变为坏事,坏事能变为好事”,从而明白事物内在转化规律,并将此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当中。

学习目标】1、积累“亡、吊、何遽、居、将、好、引弦,十九,故”等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以及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2、诵读课文,理解文章主要内容,能理清思路,复述故事情节。

3、了解充满睿智的寓言故事,提高辩证看待事物内在联系。

的能力。学习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运用多种方法读懂文言文,积累文言文词语。

学习难点】提高辩证看待事物内在联系的能力,灵活运用寓言的现实意义。

学法指导】利用字典和工具书,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培养语感;再结合文下注释,联系上下文,小组合作,了解文章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了解寓意,联系实际,掌握寓言的现实意义。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

1.查字典和工具书,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

塞翁()其父曰()何遽()居数月()

将胡骏马()堕而折其髀()(

引弦()跛()2.解释加点词。(不能解决的字词打上问号)①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③此何遽()不为福乎④居()数月⑤其马将()胡骏马而归⑥其子好()骑⑦丁壮者引弦()而战。

死者十九()⑨独以跛之故()(3.积累集合寓言故事,明确其寓意。二.学习·研讨(一)导入。

1.在我国古代文学殿堂中,有一支瑰丽的奇葩——寓言。以前学过哪些寓言故事?还记得它的寓意吗?寓言的特点是什么?

2.多**展示严文井对寓言的解读:“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你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一个哲理,严肃认真。”导入本课。

二)根据文下注释了解《淮南子》,齐读这段文字。(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学生自读课文,读流畅,读准确。

多**课件出示:“塞、父、遽、数、将、堕、髀、折、弦、跛”的读音)

2.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清楚大屏幕上出示的字的读音。3.生齐读课文,要求字正腔圆,即要求字音准确,发音饱满。

4.一朗读较好的同学读课文,要求读出抑扬顿挫。(要注意停顿,要分出轻重,读出语气)

5.生再次齐读。

四)再读课文——读通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预习导学,了解大意,打上问号的地方再次思考。

2.四人小组相互读,解决文中不理解的文言字词。3.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解决难点。4.巩固加强对文意的理解。

多**课件出示重要的词语“亡、吊、何遽、居、将、好、引弦,十九,故”的意思)

五)三读课文——理清结构。

1.这篇课文虽然短小,却一波三折,根据时间顺序,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读课文,要求用文中的四个字来给四幅**命名。

多**课件展示四幅图画)

2.找出连接情节发展的三句话“此何遽不为福(祸)乎”,引导学生想象人物心情,读出人物语气,了解人物形象。

六)四读课文——明确寓意。

1.齐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本文的寓意。

2.回顾四个情节,思考祸福之间的转变有没有条件。①一生读第一句,学生找出由祸转变成福的条件是什么?②一生读第五句,学生归纳由福转变成祸的条件。

③齐读最后一句,学生归纳由祸转变成福的条件。3.强调总结寓意,“祸与福之间的转变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

4.学生思考,小组讨论:明白这个道理,对你有什么作用没有?

—学生根据实际谈感受,要求加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成语,或者“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来组织自己的语言。

三.巩固·延伸。

1.将《塞翁失马》扩写,不少于。

2.阅读两则《伊索寓言》,写出其寓意,并根据自身实际谈谈想法。写在摘录本上。

四.结语。寓言是充满智慧的故事。学习寓言,我们不应拘泥于记住这个故事,更重要的是了解寓意,并跟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从前人的智慧中寻找引导自己前进的道路,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增长智慧,让自己的心灵在这种引领中得到洗礼。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塞翁失马》教学设计方案

塞翁失马 教学设计方案。讲课人 陈小琴。教学目标 1 积累文言词语和成语,理解寓言的寓意。2 自主学习,合作 问题,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 3 了解充满睿智之光的我国古代寓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重点 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培养学生 问题及发散思维的能力。教学设想 先读通原文,整体感...

七年级上册语文塞翁失马学案

塞翁失马 学案。七上语文使用时间 第周第课时执笔人 备课组长 审核人。一 学习目标 1 积累文言词语,学会直译课文。2 加深对寓言的认识,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寓意。3 培养学生对阅读文言文的兴趣。二 教学的重难点。1 学会查字典注音释词,积累文言词汇。2 掌握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文言文翻译方法。3 ...

塞翁失马》导学案 七年级上册

一 学习内容 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分析故事情节。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 问题及发散思维能力。教学重点 学会朗读中读懂文言文,积累文言词汇。教学难点 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培养学生 问题及发散思维的能力。二 课前自测 一 初读课文。1 填空 这则寓言选自 他的编者是西汉淮南王 2 读准字音 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