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塞翁失马》教学设计方案

发布 2023-02-25 22:32:28 阅读 6466

《塞翁失马》教学设计方案。

讲课人:陈小琴。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和成语,理解寓言的寓意。

2、自主学习,合作**问题,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

3、了解充满睿智之光的我国古代寓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培养学生**问题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学设想]

先读通原文,整体感知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是理解寓言的前提;再引导学生进行**,领悟故事的寓意,这是阅读的中心环节;最后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谈寓言给予自己的启示,并进行语言积累,这是阅读的目标。

朗读贯穿始终,自主、合作、**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

一.导入。1.抢答成语:

展示课件一: 学生看图说成语,比赛抢答——井底之蛙、画龙点睛、对牛弹琴、守株待兔、。 刚才同学们看图抢答的这四个成语,均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

所谓寓言,是通过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代的寓言故事《塞翁失马》,看看这个寓言假托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寄寓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又将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

二.初读——读准确,读通畅。

反复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并做好两件事:

1)标记不确定读音的字词。

2)划出读不通顺的句子。

1、(请学生提出读音有疑问的字词,师生共同解决)

这些字词的读音需要特别注意(展示课件三):

其父(fǔ)曰父(fù)子相其马将(jiàng)胡骏马而归。

堕(duò)而折(shé)其髀(bì) 遽( jù )好( hào )骑

引弦( xián )而战跛( bǒ )

2、(请学生提出读不通顺的句子,师生共同解决,提示断句的基本方法)

有些句子的停顿需要特别注意(展示课件四):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其马/将胡骏马/而归此/何遽/不为福乎?

3、齐读——读通课文。

三.再读——通文意,析情节。

要理解寓言故事,首先必须疏通文意,了解故事的内容。

小组合作:1)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2)标记不能翻译的字词句。

1、请学生将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结合课件五,归纳本文的重点字词句。

对小组学习的成果进行检测,抢答下面重点词语的意义(展示课件五)

马无故亡(逃跑)而入胡人皆吊(安慰)之居(经过)数月。

其马将(带领)胡骏马而归其子好(喜欢)骑死者十九(十分之九,绝大部分)

2.运用“五字”翻译法,对照注释翻译课文。(请学生轮流逐句翻译)

展示课件六:齐读译文)

3、分析故事情节。

1)本则寓言讲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事?

2)在一般人看来哪些是祸事,哪些是福事?在“其父”看来哪些是祸事,哪些是福事?

马无故亡而入胡——将胡骏马而归——子堕而折其髀——父子相保。

3)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出这些“福”、“祸”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相互转化。四.默读——提问题,探寓意。

那么这个福祸不断转化的故事寄寓了什么样的道理呢?

请学生默读课文,**寓言的寓意)

教师指示思考的角度:

从寓言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从塞翁对这件事的态度来看,从坏事和好事之间的关系来看。

1)从寓言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福祸得失的一系列变化说明了什么道理?)

讨论、点拨: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因为祸中往往隐藏着福的因素,福中也常常预伏着祸的先机。福与祸、得与失、好与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因此应当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从“塞翁”能沉着冷静的静观事情的变化来看(面对一系列变化,塞翁为什么能处变不惊?)

紧紧抓住“塞翁”那三句话来思考。也可让学生读读那三句反问句,通过揣摩语气来达到目的。)

讨论、点拨:因为塞翁是一个“善术者”,能推测人事的吉凶祸福,他好像洞悉人间世事的变化之玄机,懂得祸福相依,利害相伴,且能转而相生的道理。因此,面对这一系列变化,他能处变不惊,沉着冷静,乐天知命,不因祸福而悲喜,不以得失为怀。

正因为如此,我们认识事物应当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3)在“塞翁”看来,坏事能变成好事,好事能变成坏事,难道就不要一定的条件就可以转化的吗?

讨论、点拨:转化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如果胡人居住的地方没有马,坏事能变成好事吗?

如果“塞翁”之子不喜欢骑马,好事能变成坏事吗?如果胡人不入侵边境,坏事能变成好事吗?“胡人居住的地方有马”,“塞翁’之子喜欢骑马”,“胡人入侵边境”,这些正是好事和坏事相互转化的条件。

由此我们可知:这则寓言通过假托“塞翁失马”的故事,寄托了这样一个寓意——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世上的任何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五、延伸**:福和祸一定可以转化吗?

请你诊断——

考试成绩公布了,小明是最后一名。得知这一消息后,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因为小明相信坏事会变成好事,下次一定能考好。他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六、积累成语。

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而含义深刻,有许多成语就出自寓言,从这则寓言中可以概括一些成语,试试吧。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利与害同门,祸与福同邻。(文徵明)

板书设计: 塞翁失马———塞翁失马,焉(安)知非福刘安。

失马———得马———折髀———相保祸)(福)(祸)(福寓意:福祸得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塞翁失马》导学案

塞翁失马 导学案。一 学习目标 1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概括故事情节。2 积累文言词语,学做积累卡片。2 联系生活,理解寓意。教学重点 目标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理解寓意。二 课前自测 一 初读课文。1 填空 这则寓言选自 他的编者是西汉淮南王 2 读准加点字字音 塞翁 善 术者何遽 其父曰 将...

七年级上册语文塞翁失马学案

塞翁失马 学案。七上语文使用时间 第周第课时执笔人 备课组长 审核人。一 学习目标 1 积累文言词语,学会直译课文。2 加深对寓言的认识,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寓意。3 培养学生对阅读文言文的兴趣。二 教学的重难点。1 学会查字典注音释词,积累文言词汇。2 掌握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文言文翻译方法。3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30《塞翁失马》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30塞翁失马。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有关寓言知识。2.积累掌握重点实词虚语 亡 居 善 将 吊 遽 富 故 之 以 为 十九。能力目标 1.翻译课文,掌握翻译文言文的基本方法。2.学会分析故事所蕴涵的辨证思想,培养学生 问题的能力。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领会寓言所揭示的深刻道理,在生活中积累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