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2 3力的存在

发布 2023-02-24 01:36:28 阅读 2342

【教材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对力有一些浅显的认识,但有的是不确切甚至是不科学的。要使学生感受到力的存在,最好是根据事物所产生的效果,来确认该事物存在的一种方法,从大量的生活实例中抽象出判断力的存在的方法——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学生在学习时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⑴有的情况下,力作用下物体的形状改变无法察觉,需要对微小的形变放大。⑵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较难理解。本节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力,力既具体又抽象,教学要求不宜过高,可以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去逐步理解。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 能从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概括出力作用的两种效果,即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能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认力的存在。

3、 能根据实验现象和生活事实,确认力的相互性。并能用力的相互性解释有关现象。

4、 能写出力的国际单位,会使用弹簧秤测力。

技能目标:1、 在列举生活事例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单级水火箭,从中提高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1、从生活事例中获取知识,又将知识应用于生活,体验学习的快乐,提高学习热情。

2、通过观察与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提高对价植的科学认识。

教学重难点】

力的存在,力的相互性,分析能力的提高。

教学方法】实验、讨论、分析。

教学安排】3课时。

教具准备】学生准备:每位学生准备一块海绵,一根橡皮筋、一个气球。

教师准备:回形针少许,磁铁一块,玩具小车一辆,足球一个。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 新课引入:

提问:你看得见风吗?你能说明风的存在吗?(课件打出**)

生:树叶飞扬、树枝弯了说明风在吹。

提问:(抬头看电灯)你如何确认电路中有电流呢?

生:电灯发光了。

提问:能不能总结一下在生活中和科学研究中我们可以根据什么来确认该事物的存在?

生:根据某事物产生的效果。

师:生活中力普遍存在,你如何来确认力的存在呢?

二。 新课教学:

学生活动一:(以四人小组开展讨论)

讨论:哪些事例说明了力的存在?

例:人提水桶,肌肉紧张;

人踢足球,脚趾疼痛;

人推桌子,桌子移动;

压路机压路,路变平实…

若有必要教师在这里可以通过比较左边的物体和右边的物体有什么不同?你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引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教师小结:人们最初是从肌肉紧张中体验到力的存在的。其实,从物体所发生的变化中也证明了力的存在。

a、 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活动二:(出示一块海绵)

给出任务:你能给这块海绵施力吗?有哪些方法?[可以对其挤、拉、推、压]

思考:同学海绵挤、拉、推、压时,海绵受到了力,海绵有何变化?

教师演示:手指压矿泉水,观察现象,瓶有何变化?

学生活动三:读图1:p51图-30

思考:力的作用使物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质疑: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对桌面有压力吗?它使桌面发生形变了吗?

手挤压玻璃瓶有形变吗?你有什么办法证明他有发生形变?

可采用教参实验,使学生理解书也使桌面发生形变,只是形变太小,肉眼不易察觉。)

读图2:课本p51图-33

思考:在力的作用下,标枪、足球和排球的运动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

图2-30:静止到运**2-31:运动到静止图2-32:运动方向改变。

在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见解后,教师规范科学术语并讲解:

1、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运动状态是指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

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分别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和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练习巩固:下列情况中存在着力的作用吗?请说明理由。

1、在草地上越滚越慢的足球;

2、从树上下落的苹果;

3、绕着地球匀速飞行的人造地球卫星。

简单指出:刚才的例子中物体产生力好像都要通过物体间的相互接触,那么力的作用是否一定要通过物体间相互接触面产生?两个没有直接接触的物体能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生:磁铁吸引铁钉;地球吸引物体。

演示:磁铁吸引铁钉,看到什么现象,它们之间有力吗?两物体有接触吗?

引导学生得出:可见两物体间产生力可以不直接接触。

问:磁铁能吸引铁钉,铁钉有没有吸引磁铁?

学生疑惑。演示:在铁钉下放一枚小铁钉,发现被铁钉也能吸引小铁钉。这说明了什么?

生:铁钉有吸引磁铁,因此二者是相互吸引的。

学生活动四:每两人为一个小组,每组给两个相同的吹足气的小气球。

1)教材图2-33中的2只气球由于受压都发生了形变。试猜测:下面那些挤压方式能够产生同样的效果?

a) 红色不动,兰色压向红球。

b) 兰色不动,红球压向兰球。

c) 两球同时向中间压。

2)用2只气球进行实验,结果发现:能产生图示效果的作用方法是。

3)讨论交流:通过这个实验,你对力有什么新的认识。

4)组内讨论:怎样利用橡皮筋做一个实验,用以说明同样的道理?

5)汇报你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教师小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a对b产生力的作用,同时b也会对a产生力的作用。

说说:生活中哪些例子能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实例:1、游泳时手向后划水,人向前进(人给水向后的力,水给人一个向前的力)

2、用竹杆推岸,小船离岸。

3、滑旱冰时,用手推墙,自己却后退。

4、鼓掌时,两手都感到痛。

5、子弹射出,手枪受到后推力。

读图:p57图-35。

思考:1、地空导弹的推进力来自那里?

2、车撞击在柱子上。为什么反而自己受损?

说明:在上述两个问题的解答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用语的规范化、科学化。

学生活动五:

教师讲台桌上摆放:回形针少许,磁铁一块、玩具小车一辆、足球一个。

要求:你能利用上述材料向大家演示说明力的存在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吗?

在学生演示的基础上要求思考:力的作用是否一定要通过物体之间的相互接触而产生?

课堂练习:课本p56练习1。

第2课时)

引入新课:简单的回顾力的作用效果,并要求学生列举生活中物体受外力作用发生形变的事例。

如:手压排球,排球表面会出现凹陷,手扳直尺,尺会弯曲,手扭像皮,橡皮弯曲。

新课教学:一) 弹力。

1、 请学生说一说,在上述例子中手的感觉。

2、 请个别学生完成实验:p54图2-38实验,并将感受告诉全班同学。全体学生共同完成该实验报告,并进一步体验弹力。

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一个反抗形变的力,这个力叫做弹力。物体的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

3、 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弹力的实例?(学生大都举出橡皮筋、弹簧等)

简单指出下列物体之间发生力的作用中,前二者属于弹力:

被绳子吊着的小球放在地面上的纸箱磁铁吸引铁钉。

说明:弹力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力,除了弹簧的弹力外,绳子的拉力,物体之间的挤压力等,在本质上都属于弹力。弹力发生的条件是物体发生形变。弹力产生的原因是物体反抗形变。

二) 力的测量。

激趣:以下两句话形容什么?

1、力拔山兮气盖世。(形容项羽的力气很大)

2、手无缚鸡之力。(形容文弱书生的力气很小)

提问:可见力有大小之分。那么该如何测量力的大小?

请学生回顾什么是测量,引出:

1、 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单位符号是n。

2、 工具:测力计,实验室常用是弹簧测力计。

3、 弹簧秤的构造及使用:

1)出示弹簧秤,介绍其构造,如右图。

2)你能读出该弹簧秤的量程,最小刻度吗?

3)你认为使用弹簧秤应注意什么?

、指针对准“0”刻度线。

、不能超过其量程。

、使弹簧在力的方向上自由伸缩。

4、 练习弹簧秤的使用。(2人一组,分组实验)

任务:完成课本p55实验。教师巡逻指导。

三) 巩固练习。

作业布置】必做:作业本第3节。

选做:你能利用橡皮筋做一把测力计吗?动手试一试。

教后反思】

七年级科学试题 七年级科学《力的存在》练习题

一 选择题 1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 地球对物体有吸引力,物体对地球也有吸引力 c 汽车刹车后速度越来越小,最后停下来,是由于汽车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d 单独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 2 下列能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现象是 a 用力推车,车由静止变为运动。b ...

年七年级科学下册3 2力的存在3同步练习新版浙教版

对应学生用书p105 p106 1 南辕北辙 这个成语的本义是某人要去南方办事,却赶着马车往北方跑,结果离目的地越来越远。它说明了 b a 力的大小不同,作用效果不同。b 力的方向不同,作用效果不同。c 力的作用点不同,作用效果不同。d 以上三个方面均有。2 要改变力的作用效果 d a 必须同时改变...

七年级科学下册3 2力的存在同步练习浙教版

1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和的改变。2 下列属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填序号,下同 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是。用手拉弹簧,弹簧被拉长 关闭了发动机的汽车,速度逐渐变小,最后停下来 用力压气球,气球被压扁 石块从高处落下,速度越来越大。3 2015 攀枝花 秋天,稻子 笑弯了腰 说明力可以改变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