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发布 2023-02-19 16:42:28 阅读 8037

第一单元

1 在山的那边

【课文导读】

这是诗人在二十多年前写的一首抒情诗。全诗以抒情的笔调,通过写童年时的想望、困惑和成年后的感悟、信念,告诉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本文这种“告诉”并不是概念化的语言直白,也不是情感的直接抒发,而是借助于“山”和“海”这两个具有审美意义的形象来进行的。

“山”,暗指现实的世界,它封闭、灰暗、压抑、落后,是要挣脱和超越的对象,是重重困难、道道难关;“海”暗指想像的世界,它开阔、光明、自由,是要竭力追求和实现的目标,是理想的境界。“山那边是海”把诗人对人生的感悟转化成了具体而实在的人生要不断追求的过程。

【学习重点】

1.识记文中的重点字词。

2.体味“山”和“海”的象征意义。

3.领悟诗歌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学法指导】

这是一首诗歌,学习诗歌,必须首先了解诗歌的特点,即:①思想感情强烈;②联想想像丰富;③形象意象鲜明;④语言精炼,富有节奏感,多讲求押韵。

同时,学习这首诗要反复朗读,从中体会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鲜明生动的形象及诗中所表述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领悟作品的精妙之处,从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训练提升】

一、基础巩固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隐秘( )铁( )青诱( )惑

扎下( )漫( )湿瞬( )间

2.下列四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幻想凝成**宣腾

b.海潮攀登朦胧痴想

c.隐秘清澈依然枯干

d.漫湿一瞬间飘来深根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痴想: (2)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铁青着脸:

(3)当我爬上那一座座**着我的山顶。

**: 4.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山/那边/是/海吗?

b.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c.在/山的那边,/是海

d.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5.根据课文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伏在窗口痴想见到波涛汹涌的大海。

b.“我”渴望见到的大海是信念凝成的大海。

c.山那边的山,铁青着脸,使“我”一次次失望过。

d.从小飘来的种子使“我”一次次鼓起信心。

6.请你写出两条有关理想、信念的名言警句。

2 走一步,再走一步

【课文导读】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使我们从中体会到人生的经验。作者生动细致地叙述了我小时候冒险脱险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将困难化整为零,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它。

【学习重点】

1.识记文中的重点字词。

2.掌握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手法。

3.培养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

【学法指导】

学习这篇课文首先要能理清全文冒险脱险的情节,画出文末的主旨句,进而理解全文的中心。其次要细心品味作者细致生动的描写,从中汲取语言养料,提高表达水平。还要把自己当作亨特,去“亲临亲历”,从亨特的脱险经历中得到宝贵的启示,学会战胜生活中的困难。

【训练提升】

一、基础巩固

1.给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1)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 )热的日子。

(2)我落( )在最后,全身颤( )抖,冷汗直冒,也跟着他们向上爬。

(3)我先是啜( )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4)不要想着( )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 )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八年来我一直有病,而且我的心里一直牢记着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训诫。

训诫: (2)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

嶙峋: (3)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

头晕目眩:

(4)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小心翼翼:

3.选词填空

(1)那座悬崖就在空地的另一边。

a.直立 b.高耸 c.耸立

(2)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a.探 b.踏 c.踩

(3)我慢慢地把身体过去。

a.移 b.踏 c.挪

4.下列句子中属于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一项是( )

a.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

b.“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c.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3 短文两篇

【课文导读】

这两篇短文都是由具体细微的物引发对生命的感悟。但在写法上却各不相同,《蝉》是一篇短小的哲理散文。作者用先抑后扬的手法,由一只小小的蝉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

从写蝉的聒噪,到写病蝉的微弱、细小。然而当知道蝉有17年的时间埋在地下,出来就只有一个夏天时,本来微弱的蝉令作者惊讶起来。然后借朋友的话揭示了朴素而深刻的哲理:

生活历程就是如此,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好好活着。文虽短而理深厚,言有尽而意无穷。

《贝壳》一文则直入主题,赞美贝壳的美,由此想到贝壳里那曾经的小小柔软的生命,进而想到自己的生命。因为爱美,所以她加倍珍惜生命;或者因为热爱生命,她加倍喜欢美。所以她想到要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仔细、一丝不苟。

文章语言柔美,细腻,细细品读,我们会感受到诗人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的敏感内心。

【学习重点】

1.品读、欣赏课文,理解文章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2.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体会文章蕴涵的哲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情感。

【学法指导】

两篇短文,有相同之处又有明显的不同。学习本课,要把两篇短文结合起来阅读,在对比中深化对课文的理解。这两篇短文都擅于细致入微地描写事物,品读欣赏课文的时候,要注意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以及其中表达的情感。

同时,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可以在课外搜集小思和席慕蓉的其他作品,进一步了解她们的写作风格和思想感情。

【训练提升】

一、基础巩固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颤( )动聒( )聒完结( )

贝壳( )痕迹( )短暂( )

2.下面句子中横线处所填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今年,蝉鸣得早,杜鹃花还没零落,就听见的蝉声了。

(2)这是一起突发事件,却了四个月之久。

(3)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 。

(4)这是一件做工非常的工艺品。

a.连续断续灵巧精致

b.持续断续精致灵巧

c.断续持续精致细致

d.持续连续细致精巧

3.文学常识填空。

(1)《蝉》的作者是 。

(2)《贝壳》的作者是 ,台湾著名的家、 家。有诗集《 》散文集《 》等。

4.下列关于《短文两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都是从细小处引发对生命的联想。

b.都是宣扬积极乐观的生命观。

c.对细小事物蝉和贝壳描写得都非常细腻。

d.都用了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蝉和贝壳 导学案。审定隐珠街道办事处中心中学郭加春编写隐珠街道办事处中心中学郭加春。教学目标 1 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 自然流畅的风格。2 了解先抑后扬和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3 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教学重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课文的细...

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教师寄语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执笔 刘晓玲审核 语文组授课人 授课时间 班级 小组 姓名 编号 课题 黄河颂 课型 文言文课时 学习目标 1 理解生字词,能结合语境理解词语。2 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感知诗的内涵,合作 诗歌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感情,并能从写作方法上理解本诗。教学过程 独...

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学习目标。1 学习在生动的描写中寄寓丰富的感情的写法 运用摘记的方法分类摘抄文中含感情的句子。2 熟悉课文内容,深入 文章主旨,感受作者的情感。3 了解课文 乐 和 苦中带涩 的思想感情的内涵,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憧憬美好未来。一 诗中柳。1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 寒食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