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发布 2023-02-19 16:47:28 阅读 6630

第21课 《论语》六则单元程序导学案。

第1课时。学习目标】

1、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知古今汉语的异同。

2、 积累文言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3、 了解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

教学重难点】

加强朗读并识记重点词语意思。

知识链接】一、关于《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及其再传**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与它们并称的还有“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二、关于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春秋战国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而真正能获得别人以“子”相称的,一般是两种人:

要么在社会上公信力较高的,如“老师”;要么就是较有道德的贵族;孔子、老子属于前者。而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学名人。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为“亚圣”。

学习过程】一、诵读课文,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学法: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记忆生字)

不亦说乎( )不亦乐乎( )不愠( )罔( )殆( )

敏而好学( )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

二、读课文,理解识记重点词语的意义:

1、常见文言虚词:(带※号字用法意义比较多,现阶段我们只需掌握几个最常见最简单的。请同学们在课文中做好相应的笔记。)

而——读音:( 用法意义。

之——读音:( 用法意义。

以——读音:( 何以谓之。

是以谓之:

2、识记重点实词的意思:

学而时习之:时习——

人不知而不愠:愠——

不亦君子乎:君子——

可以为师矣:为——

敏而好学:敏好——

诲人不倦:诲——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从——

默而识之:默识——

不亦说乎:说——

温故而知新:故新——

学而不思而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殆——

不耻下问:耻学而不厌:厌——

三、课堂检测:

点学生口头检测字词意思。

第2课时。学习目标】

1、翻译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学习本文,掌握一些正确有学习态度和方法。

3、积累成语。

教学重点】 翻译课文。

教学难点】 积累正确有学习态度和方法。

学习过程】一、翻译课文,注意下列重点句子的翻译。

学法指导:先把每个词的意思翻译过来,然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联词成句。注意把重点词语的意思翻译正确。)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二、和同学交流一下你从每一则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第一则: 第二则:

第三则: 第四则:

第五则: 第六则:

三、本文选自《论语》中的六则都是谈学习,请摘选出其中的重要句子:

1、前三则主要涉及学习方法:

2、后三则主要涉及学习态度:

3、 谈个人修养的语句是:

三、本文言简意赅,很多已经凝固为成语,试着把它们找出来。

四、拓展延伸:

把你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拿出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五、学后反思:

六、课堂检测:

1、点同学口头翻译课文。

2、说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解释。

3、实战演练:

1 )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

面对着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大连。”

2)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3)玲玲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觉得其他同学的许多想法对自己很有启发,这使她对孔子说的体会更深了。

4)文中论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5是以谓之“文”也。

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蝉和贝壳 导学案。审定隐珠街道办事处中心中学郭加春编写隐珠街道办事处中心中学郭加春。教学目标 1 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 自然流畅的风格。2 了解先抑后扬和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3 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教学重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课文的细...

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教师寄语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执笔 刘晓玲审核 语文组授课人 授课时间 班级 小组 姓名 编号 课题 黄河颂 课型 文言文课时 学习目标 1 理解生字词,能结合语境理解词语。2 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感知诗的内涵,合作 诗歌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感情,并能从写作方法上理解本诗。教学过程 独...

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学习目标。1 学习在生动的描写中寄寓丰富的感情的写法 运用摘记的方法分类摘抄文中含感情的句子。2 熟悉课文内容,深入 文章主旨,感受作者的情感。3 了解课文 乐 和 苦中带涩 的思想感情的内涵,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憧憬美好未来。一 诗中柳。1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 寒食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