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导学案。
学习目标:1.查阅有关安塞腰鼓的资料,了解其特有的文化内涵。
2、查阅工具书,掌握生字词。
3、熟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初步体会安塞腰鼓的魅力。
4、初步赏析,感知语言。
5、感受陕北人民坚强不屈、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熟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初步体会安塞腰鼓的魅力。
2.初步赏析,感知语言。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
学法指导:1、查阅有关安塞腰鼓的资料,了解其特有的文化内涵。
2、学习方法:自由朗读、小组合作**。
资料连接:作者简介:刘成章,当代诗人、散文家,陕西人。
他在中学时代就开始了文学创作,八十年代是他创作的一个高峰。他的第一篇散文《转九曲》获得了散文优秀作品—等奖。《安塞腰鼓》获鲁迅文学奖,被选人《中国当代散文精华》。
刘成章在创作时,特意写下三个大字“勿忘我”,他认为只有写出属于“我”的东西,才有生命力,才有益于散文的繁荣和发展。刘成章的五部散文集都体现了这一特点。下面就让我们来阅读这篇散文,感受它的灵性、真情与个性。
安塞腰鼓简介: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的“绝活儿”,它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等浑然一体、不可分割。另外一点也颇有意味:
它的人、鼓合一的,没有乐器能够像它这样要求人和乐器的结合必须达到这样的高度。人的表演和乐器的“表演”完整地糅合在一起,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所以成功的表演是人借鼓势、鼓借人威,酣畅淋漓,精、气、神无阻无碍一脉贯通。
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至几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2024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学习过程:一、预习完成:
1.查阅有关安塞腰鼓的资料,了解其特有的文化内涵。
2、查阅工具书,掌握生字词。
1)羁绊磅礴。
颤栗烧灼瞳仁( )
戛然晦暗冗杂( )
亢奋蓦然恬静( )
2)解词:磅礴淋漓:
恬静亢奋:二、学习新课:
1、 有感情朗读课文,完成:
1)自由朗读课文,并勾画震撼你的句子。
2)小组内交流。通过朗读课文,说一说你对安塞腰鼓的感受,用的安塞腰鼓”的句式表达。
温馨提示:可以填词、短语、句子,也可以用原文的词句。)
2、再次朗读,你发现安塞腰鼓的美了吗?请“我发现了美,你看(听) ”的句式来表达你找到的美。
例:我发现了蓄势待发的后生美,你看他们身后是一片高梁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梁。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梁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
3、请仿照给出的例句格式,完成句子。
例句: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仿句:好一个好一个。
使人想起。使人想起。
使人想起。三、作业:
1、熟读课文,思考课文是如何写安塞腰鼓的美及《安塞腰鼓》的主题。
2、完成课堂练习册第一课时的第一题积累运用。
3、建议课下阅读贾平凹的《秦腔》。
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课文14安塞腰鼓苏教版
安塞腰鼓 导学案。教学目标 1 反复朗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气势。2 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3 理解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4 理解西北高原人民生命中奔放的力量,理解阳刚之美。教学重点 1 朗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气势。2 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教学难点 1 ...
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课文14安塞腰鼓苏教版 3
安塞腰鼓 导学案。教学目标 1 反复朗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气势。2 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3 理解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4 理解西北高原人民生命中奔放的力量,理解阳刚之美。教学重点 1 朗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气势。2 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教学难点 1 ...
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课文12姥姥的剪纸苏教版
六年级语文导案。年级设计时间学习内容。六。学科。语文。课型总课时。讲授30授课教师授课时间。姬丽丽。12 姥姥的剪纸 二 1 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2 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感受姥姥剪纸技艺之 神 体会祖孙情深。3 初步感受文章民俗语言的特点 领悟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