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渔歌子》教学实录

发布 2023-02-08 22:30:28 阅读 1996

《渔歌子》教学设计。

一、导入。这节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画,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课件)是呀,在这样的美景中,听着悠扬的古曲来垂钓,真是一种享受。一根钓竿,一根丝线,就牵出了一份垂钓情。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唐代著名词人张志和的《渔歌子》。

(课件)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渔歌子》是词牌名,就是渔人唱的小曲子,子在这里读三声。了解了词牌名我们再来读课题。(评价:铿锵有力)二、反复吟诵,读出词的味道(一)正确、流利地读好词。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这首词,做到:正确、流利。(课件)个别读;齐读。

2.这里有一组词语比较难读,你来读一读。(指定学生)(1)生读词语。

2)观察字形猜一猜,“箬笠”是用什么做的呢?“蓑衣”呢?(评价:是呀,中国的汉字就是这么奇妙!通过字形或偏旁我们就可以推测它的意思。)

3)那“箬笠”是什么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评价:借助注释可以帮我们更好地理解难懂的词语。)板书:借助注释那你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什么是“蓑衣”吗?总结:今后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学习古诗词。

4)在生活中你见过“箬笠”和“蓑衣”吗?

这节课,老师为你们带来了“箬笠”和“蓑衣”的**,一起来看看吧!简单地说,箬笠、蓑衣就是生活中我们用来遮风挡雨的工具。

3、理解了这组词语我们再来读,相信你们能更好的读懂这首词。(课件)(二)读出节奏感。

1.孩子们,词又叫长短句,在这里,你觉得哪句是短句?(生:青箬笠,绿蓑衣)(课件)

师:同意吗?其他的都是——长句。在这里老师要给大家提个醒:在读短句的时候我们要读得轻快一些,我们来试一试。自然而然,长句就要读得舒缓一些。

谁来试一试?让我们一起来读。(课件)

2.同学们,古诗词是讲究韵律的,古人在吟诵古诗词时喜欢打着节拍来诵读。这节课,让我们来学习学习古人吧!

古人呀,不仅喜欢这样打节拍,还喜欢踏歌。就是用脚来踏节拍。跟我来。

3.手舞足蹈起来吧!评价过渡:同学们表现的真棒!正是词的这种韵律美,才能给我们美的享受。(板书:美)三、读懂词意(一)自然风光之美。

1.过渡:诗词不仅有韵律美,还有画面美呢!(课件)如果让你给这首词配画,你打算画上哪些景物呢?生:西塞山、白鹭。

师:如果你能用上恰当的形容词,那景色就更美了。生:风光秀丽的西塞山。

师:加上恰当的形容词,就比刚才美多了。师:你还能画?你还想画?

总结:作者将景物的颜色、姿态并没有一一为我们呈现出来,依然让我们感受到自然风光的美。(板书)

2.想象画面: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让我们跟随词人,漫步在西塞山脚下,徜徉在流水两岸。课件)师配乐诵读《渔歌子》,生想象画面。3.孩子,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

评价:真有意境啊!这画面里不仅有静还有动呢?这画面色彩真丰富!这画面可真美!)

总结:同学们,我们想象着画面就把词中这27个字丰富了起来,想象画面也是学习古诗词的好方法。

4怪不得他的好友颜真卿这样评价他:词中有画,画中有词。(课件)让我们想象着面画再来读这首词。(课件)5.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你有怎样的感受呢?(二)生活情趣之美。

1.过渡:张志和和你们一样也有这样的感受,你认为哪个词最能表达他的这种感受呢?(课件)(不须归)(课件)

师:“不须归”是什么意思?仅仅是指不想回家吗?

评价:同学们都谈出了自己的见解,要想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借助背景资料。

课前,大家已经搜集到了资料,谁来读读你搜集到的资料。这是老师搜集的资料,谁来给大家读一下!

出示资料:张志和博学多才,诗、词、书、画样样精通,深得皇帝器重,在京城做官,可后来,因事得罪朝廷,被降官。他干脆辞官回家,整日泛舟垂钓,漫游于山水之间,自称“烟波钓徒”。

从此再也不愿意踏进官场。

师:借助资料我们知道这里的“不须归”除了指不回家之外,还指(生:)不回朝廷。

评价:借助背景,我们读出了作者的那份“不须归”的情怀。(课件)

2.师:他的大哥张松龄担心弟弟在外面受苦,特地写了一首词叫《和答弟志和渔夫歌》劝弟弟回家。(课件)师:下面,我来当哥哥,你们就是张志和。

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生:(齐读)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指生)志和啊,志和,你为什么时候不回家啊?

生:我想追寻自由自在的生活;我被这里的美景陶醉了;我不想再回到官场了)

评价:你们都是志和的知己啊。

3.师:让我们像志和那样,独坐着,任清风拂面,任花香扑鼻,一起读——[**响起]

课件)创设情境:西塞山前,当他欣赏美景时,斜风细雨不须归当他在吟诵作词时,生:斜风细雨不须归当他在品茶抚琴时,生:斜风细雨不须归。

当他在静静垂钓时,即使斜风细雨,他也(生:不须归)总结:他就这样不回家,一直徜徉在自然风光中,享受自然,享受生活。

正是有了这种美的生活情趣,(板书:生活情趣)他才“不须归”啊!总结:

我们借助注释、想象画面、联系背景,就读懂了这首词,体会到自然风光美,生活情趣美。(三)内心和谐之美。

1.过渡:张志和在山水之间就这样的悠然自得、乐而不归!几十年后柳宗元,也写下过这样一首诗垂钓诗。《江雪》(课件)齐读江雪。

2.小组合作:自学《江雪》。(课件)

想一想:1.《江雪》又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诗人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3.完成导学案上的**。3.小组汇报。

过渡:《渔歌子》《江雪》同样都是江边垂钓,但垂钓者内心情感的不同,他们对垂钓就有着不同的体验。让我们对比着读一读吧。

过渡:一时的不如意,难免会像柳宗元一样孤独寂寞,但是他在被贬期间并没有一直消沉下去,而是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千古佳作。(课件)

无论是柳宗元还是张志和,他们都在自然风光中修炼自己的心性,追求内心的和谐。

课件)陶渊明追寻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白却独自惆怅: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范成大享受着: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辛弃疾却渴盼着: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ppt)孩子们,我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们要读圣贤书,充实自己的思想。这是学习的意义,这也是语文的魅力所在。

四、拓展升华,感受深远传统文化。

泱泱中华五千华历史,诗词歌赋、学术流派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希望同学们都能铭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板书设计:借助注释自然风光。

想象画面生活情趣美。

联系背景内心和谐。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渔歌子》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 渔歌子 教案。教材分析 这首词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2课 古诗词三首 中的一首,作者是唐代诗人 画家张志和。词中描绘了一片画意诗情。色彩明丽,画面清新,加上斜风细雨,显得宁静而美好。全诗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学...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渔歌子说课稿

渔歌子 教学设计说明。吴海燕。一 说教材。本课所在单元是第六单元第23课 古诗词三首 中的一首词。课所在单元的主题是 走进田园,热爱乡村 依据课程标准,本单元课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读文,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洋溢着泥土气息的乡村生活,产生向往之情 同时引导学生在读中抓景物特点,体会乡村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渔歌子

渔歌子 教学设计。当阳市东门小学张亚玲。教学目标。1认识六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渔歌子 3体会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这首词所描写的意境,并注意古词的语言的丰富意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