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语文。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
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
课时: 145课时。
设计者:史莹刘春霞翟玉娥乔遂枝/龙湖镇小乔完全小学。
背景分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在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过程中,激发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在激发儿童学习兴趣的同时,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和良好习惯。语文课程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学习目标。一)识字与写字。
1)能准确认读299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00个。
3)能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要求写字姿势正确,字体写得正确、工整、整洁。
二)阅读。1)继续练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做到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练习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4)凭借语言文字归纳课文大意,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体会标点符号的不同作用。
三)习作。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留心周围的事物,勤于书面表达。
2)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3)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4)练习相互交流,评改习作,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五)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复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听到、看到的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六)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教师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内容安排。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40篇。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课程具体安排如下:
学期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备注 :课文54课时。
古诗词及课文背诵 8课时。
综合性学习10课时。
口语交际8课时。
习作14课时。
每单元复习检测各3课时 24课时。
期末复习17课时。
机动时间10课时。
实施建议。一)课程资源的开发。
1.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学习书本的目的就是为了理论联系实际,我根据学生学习的条件,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如利用工具书、网络、主题队会、**课件等进行语文学习。
2.挖掘自然风光、风俗民情等资源进行语文学习。在学习“走遍千山万水”、“大自然的启示”和“田园生活”这三单元时,我采用了联系自身实际,让学生谈谈自己眼中的自然景象,并鼓励他们找资料交流。
二)教学实施。
1.习惯培养。
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读书有选择、读书做记号等习惯培养的同时,继续坚持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爱惜学习用品,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背诵和课外阅读的习惯,激发儿童背诵的兴趣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把文字和想象想结合。抓好学生默读、查字典主动识字、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和的培养。
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把良好习惯的培养落实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落实到学生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
2.识字与写字。
1)生字表中共有200个生字要求会写,299个生字要求会读。
针对四年级学生特点,评价方式为:①书法竞赛。姿势要正确,字体要规范,端正,整洁,分四个等级:
优秀、良好、合格、需改进。②随堂练习。能够独立的识字,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和词典。
随着课时的进展分别将生字放置在语境中辨析。如组成不同的词,正确运用在不同的句中。小组竞赛,以“对”和“多”者胜出。
③单元、期中、期末纸笔测试,百分制评价。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记忆方法并在课堂上与全班同学分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完成识字任务。在课堂上安排适量时间指导学生完成课本上的描红和书写,课下可以培养他们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以确保写字教学的效率。
2)本册要求读写记的词语。
小组合作对所积累的全部词语进行分类记忆(小组自定分类标准,如按词义分、按词性分、按一般词语和成语分等),小组向全班展示交流。以小组分工是否合理,是否人人积极参与,归类是否合理等作为评价依据,然后通过听写或卷子考查记忆情况。
3.阅读。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
1)朗读。小组与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结对竞赛,要求对每篇课文都尽可能做到正确流利、声情并茂地朗读。同伴互赛,促进学生学习的高效率、学习的积极性。
2)默读和略读。教师提供语段篇章,从学生默读和略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给予指导性评价。能够复述文章主要内容并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3)课外阅读。重点评价学生在内容概括、文意把握、写法领悟等方面的领悟,能够在课外读物中积累语言材料运用到口语交际和作文中去。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小组互评等方式。
4)古诗文诵读。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主要评价学生记诵积累过程中是否独立思考、是否主动表达、表达是否清晰等。师生共同评价,特别关注后进生。
根据课文特点,合理选择阅读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生动、有趣、多样化,师生互动,让表演走进中段孩子的课堂,男女分开读,找学生分角色朗读,加上表演复述课文等,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课堂中,精心设计提问,使之突出重点,抓住难点,解决难点,富于启发性,运用恰当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我的方法是“读、画、圈、写”,在教学时,恰当安排好“读、讲、练”的关系,在初读感知阶段,要留有充分时间让学生通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同时可以结合初读,使学生弄清生字字音,感知字形,初步理解字义。
在精读理解阶段,要通过指导、点拔和精当的讲解,引导学生画出重点句子,圈出重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情境意义,理解课文内容。最后把课文出成填空题,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在积累运用阶段,要结合熟读、背诵、复述,使学生储备语言材料,实现常用评语、句式等的转换迁移,把积累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去。
4.习作。1)乐于书面表达,能够和他人分享习作的乐趣。
2)能够观察周围世界,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通过日记、周记或者小练笔来训练。
3)能够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可以让学生尝试在生活中的实用性,比如给家人写一封信,留一张便条。
4)学习修改习作。刚开始可以指导学生修改,慢慢放开手让学生相互修改,在修改的过程中纠正病句、错误的标点符号和错别字等现象,并且取长补短,直观的学习其他同学的写作优点。
引导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习作中,按“习作、练笔、相结合”的方法,适时安排“小练笔”。让学生模仿课文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进行局部仿写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打好学生习作起步阶段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中段习作,强调作文的创新意识,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人事物,激发他们大胆想象,展开联想甚至幻想,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习作指导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地运用教材,创造条件使学生无拘无束地放开来写,注重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利用不同环境定下写作内容,鼓励学生写日记,把在平日里观察到的和经历过的及时记录下来,为今后的习作积累素材。
5.口语交际。
1)用普通话交谈。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组织自己的语言,与人交流,阐述自己的观点。
2)能够正确简短转述别人说的话,把握住主要内容。
3)能够清楚的讲述自己的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故事的时候力求具体生动。
能用口语交际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要在听与说的双向互动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两种方法:一种是师生共同商量,选定一个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一种是自由组合,分别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讨论,然后再全班汇报、评议。
6.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共同讨论,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精品文档。茶业口镇中法山小学邵光芹。一 背景分析。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本年级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但是,孩子们基础知识的不牢固,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上课时忙着各说各的,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协作精神差,集体观念...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 郑州航空港区第十五小学。课程名称 小学语文。课程类型 基础型课程。课程材料 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修订的四年级下册语文。设计者 高金玲 适用年级 四年级。授课时间 115课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83课时 课文 1 23课每课2 3课时 56课时。综合性学习7个每个3 4课时 25 课时...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程纲要。学校名称 课程类型 基础型课程。设计教师 教学教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设计日期 使用年级 四年级下学期。授课时间 104课时。内容分析。1.教材特点 本册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一 专题组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