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时。
16.2.3整数指数幂。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负整数指数幂=(a≠0,n是正整数).
2.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3.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2.难点: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 p23思考提出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2. p24观察是为了引出同底数的幂的乘法:,这条性质适用于m,n是任意整数的结论,说明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具有延续性。其它的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在整数范围里也都适用。
3. p24例9计算是应用推广后的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教师不要因为这部分知识已经讲过,就认为学生已经掌握,要注意学生计算时的问题,及时矫正,以达到学生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的教学目的。
4. p25例10判断下列等式是否正确?是为了类比负数的引入后使减法转化为加法,而得到负指数幂的引入可以使除法转化为乘法这个结论,从而使分式的运算与整式的运算统一起来。
5.p25最后一段是介绍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用科学计算法表示小于1的数,运用了负整数指数幂的知识。 用科学计数法不仅可以表示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表示一个负数。
6.p26思考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用负整数指数幂来表示小于1的数,从而归纳出:对于一个小于1的数,如果小数点后至第一个非0数字前有几个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这个数时,10的指数就是负几。
7.p26例11是一个介绍纳米的应用题,使学生做过这道题后对纳米有一个新的认识。更主要的是应用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四、课堂引入。
1.回忆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同底数的幂的乘法: (m,n是正整数);
2)幂的乘方: (m,n是正整数);
3)积的乘方: (n是正整数);
4)同底数的幂的除法: (a≠0,m,n是正整数,m>n);
5)商的乘方: (n是正整数);
2.回忆0指数幂的规定,即当a≠0时,.
3.你还记得1纳米=10-9米,即1纳米=米吗?
4.计算当a≠0时, =再假设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a≠0,m,n是正整数,m>n)中的m>n这个条件去掉,那么==.于是得到=(a≠0),就规定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当n是正整数时, =a≠0).
五、例题讲解。
p24)例9.计算。
分析] 是应用推广后的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与用正整数。
指数幂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一样,但计算结果有负指数幂时,要写成分式形式。
p25)例10. 判断下列等式是否正确?
分析] 类比负数的引入后使减法转化为加法,而得到负指数幂的引入可以使除法转化为乘法这个结论,从而使分式的运算与整式的运算统一起来,然后再判断下列等式是否正确。
p26)例11.
分析] 是一个介绍纳米的应用题,是应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
六、随堂练习。1.填空。
2.计算。1) (x3y-2)2 (2)x2y-2 ·(x-2y)33)(3x2y-2) 2 ÷(x-2y)3
七、课后练习。
1.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2.计算。
八、答案:
六、1.(1)-4 (2)4 (3)1 (4)1(5) (6)
七、1.(1) 4×10-5 (2) 3.4×10-2 (3)4.5×10-7 (4)3.009×10-3
课后反思:一课时。
16.3分式方程(一)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 和产生增根的原因。
2.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会检。
验一个数是不是原方程的增根。
二、重点、难点。
1.重点: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
原方程的增根。
2.难点: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
原方程的增根。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 p31思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引出解分式方程的解法以及产生增根的原因。
2.p32的归纳明确地总结了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做法。
3.p33思考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分式方程去分母后得到的整式方程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而有的分式方程去分母后得到的整式方程的解就不是原方程的解,引出分析产生增根的原因,及p33的归纳出检验增根的方法。
4. p34讨论提出p33的归纳出检验增根的方法的理论根据是什么?
5. 教材p38习题第2题是含有字母系数的分式方程,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以点拨一下解题的思路与解数字系数的方程相似,只是在系数化1时,要考虑字母系数不为0,才能除以这个系数。 这种方程的解必须验根。
四、课堂引入。
1.回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且解方程。
2.提出本章引言的问题:
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
分析:设江水的流速为v千米/时,根据“两次航行所用时间相同”这一等量关系,得到方程。
像这样分母中含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五、例题讲解。
p34)例1.解方程。
分析]找对最简公分母x(x-3),方程两边同乘x(x-3),把分式方程转化。
为整式方程,整式方程的解必须验根。
这道题还有解法二:利用比例的性质“内项积等于外项积”,这样做也比较简便。
p34)例2.解方程。
分析]找对最简公分母(x-1)(x+2),方程两边同乘(x-1)(x+2)时,学生容易把整数1漏乘最简公分母(x-1)(x+2),整式方程的解必须验根。
六、随堂练习。解方程。
七、课后练习。
1.解方程
2.x为何值时,代数式的值等于2?
八、答案:六、(1)x=18 (2)原方程无解 (3)x=1 (4)x=
七、1. (1) x=3 (2) x=3 (3)原方程无解 (4)x=1 2. x=
课后反思:一课时。
16.3分式方程(二)
一、教学目标:
1.会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2.会列出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利用分式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列分式方程表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的p35例3不同于旧教材的应用题有两点:(1)是一道工程问题应用题,它的问题是甲乙两个施工队哪一个队的施工速度快?这与过去直接问甲队单独干多少天完成或乙队单独干多少天完成有所不同,需要学生根据题意,寻找未知数,然后根据题意找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求得方程的解除了要检验外,还要比较甲乙两个施工队哪一个队的施工速度快,才能完成解题的全过程(2)教材的分析是填空的形式,为学生分析题意、设未知数搭好了平台,有助于学生找出题目中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p36例4是一道行程问题的应用题也与旧教材的这类题有所不同(1)本题中涉及到的列车平均提速v千米/时,提速前行驶的路程为s千米,
完成。 用字母表示已知数(量)在过去的例题里并不多见,题目的难度也增加了;(2)例题中的分析用填空的形式提示学生用已知量v、s和未知数x,表示提速前列车行驶s千米所用的时间,提速后列车的平均速度设为未知数x千米/时,以及提速后列车行驶(x+50)千米所用的时间。
这两道例题都设置了带有**性的分析,应注意鼓励学生积极**,当学生在**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启发诱导,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在克服困难后体会如何**,教师不要替代他们思考,不要过早给出答案。
教材中为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解题搭建了一些提示的平台,给了设未知数、解题思路和解题格式,但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还是要独立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教师还要给学生一些问题,让学生发挥他们的才能,找到解题的思路,能够独立地完成任务。特别是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清晰,教师就放手让学生做,以提高学生分析问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例题讲解。
p35例3分析:本题是一道工程问题应用题,基本关系是: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题没有具体的工作量,工作量虚拟为1,工作的时间单位为“月”.
等量关系是:甲队单独做的工作量+两队共同做的工作量=1
p36例4分析:是一道行程问题的应用题, 基本关系是:速度=.这题用字母表示已知数(量).等量关系是:提速前所用的时间=提速后所用的时间。
五、随堂练习。
1. 学校要举行跳绳比赛,同学们都积极练习。甲同学跳180个所用的时间,乙同学可以跳240个;又已知甲每分钟比乙少跳5个,求每人每分钟各跳多少个。
2. 一项工程要在限期内完成。如果第一组单独做,恰好按规定日期完成;如果第二组单独做,需要超过规定日期4天才能完成,如果两组合作3天后,剩下的工程由第二组单独做,正好在规定日期内完成,问规定日期是多少天?
3. 甲、乙两地相距19千米,某人从甲地去乙地,先步行7千米,然后改骑自行车,共用了2小时到达乙地,已知这个人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4倍,求步行的速度和骑自行车的速度。
六、课后练习。
1.某学校学生进行急行军训练,预计行60千米的路程在下午5时到达,后来由于把速度加快,结果于下午4时到达,求原计划行军的速度。
2.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完成一项工程,乙队先单独做1天后,再由两队合作2天就完成了全部工程,已知甲队单独完成工程所需的天数是乙队单独完成所需天数的,求甲、乙两队单独完成各需多少天?
八年级数学分式章集体备课
初二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一 活动时间 二 活动地点 三 活动内容 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 分式 集体备课。四 主备人 五 参加人员 六 活动过程 分式导学案。第1课时分式的概念。一 学习目标。1 使学生经历分式概念的形成过程,了解分式 整式 有理式的概念以及它们区别与联系 2 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分式典型例题
分式的知识点及典型例题分析。1 分式的定义 例 下列式子中 a2b 中分式的个数为a 2 b 3 c 4 d 5 练习题 1 下列式子中,是分式的有。分式的知识点及典型例题分析。1 分式的定义 例 下列式子中 a2b 中分式的个数为a 2 b 3 c 4 d 5 练习题 1 下列式子中,是分式的有。...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分式教案
1.长方形的面积为10cm,长为7cm。宽应为 cm 长方形的面积为s,长为a,宽应为 2 把体积为200cm的水倒入底面积为 33cm的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为 cm 把体积为v的水倒入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为 请观察式子和 有什么特点?请大家观察式子和 有什么特点?他们与分数有什么相...